1、课文回顾。
(1)《匆匆》一文是一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通过描述________,告诉我们应该________
(2)《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和田维吾尔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那里特有的乡村风情以及他们________的精神风貌。
2、照样子,写一写。
(1)例:风和日丽
含有“风”字的成语:___、___、___。
(2)例:狐假虎威
含有动物名的成语:___、___、___。
(3)例: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小鱼游到了大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最终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讲述了两个______的不同观点和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也无法作出科学的______,体现了两个小孩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的态度。
4、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1)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 ______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2)我国知道5月的第二个星期是母亲节,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注重孝敬父母的民族。古代诗人也曾经写过不少表达对父母感恩的诗,请你选择你熟悉的一句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他却很谦虚地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他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教育我们要讲究学习方法
(5)劝人不要因为“坏处小就去做,好处小就不去做”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文化积累将前言补充完整。
本次活动以“探究老舍的语言特色”为主题,分析老舍“亲切精练”“京味十足”的语言特色,使我们对老舍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感受和认知。
老舍,原名_____,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称号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语言上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内容上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
除过本次活动中编排的文章,同学们还可以阅读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______》,话剧《______》《龙须沟》等,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知识,感受老舍语言风格的独特魅力。
6、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_____”起,到“____”终。以“____”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抒发了______的感情。
【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书法家王羲(xī)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称为“书圣”。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现在书店里还摆着他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的印帖,那是古今书法的典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出身在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里,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他曾经临摹过好些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还专门学习过汉朝的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而且经过刻苦钻研,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磨字体的间架结构、笔画和气势,一有空就在自己的衣服上用手写字。天长日久,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他到永嘉去做官,总在池边苦心练字。每次练字后,就在池塘里洗砚刷笔,把一池水全变成了黑色,人们称之为“墨池”。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第三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告诉我们,王羲之书法艺术获得成功有两点原因:
第一:
第二:
2.文中表现王羲之为独创自己的书法艺术而刻苦钻研的例子是哪几个?打“√”表示。
①临摹别的书法家的字帖。( )
②在衣服上写字,写破了衣服。( )
③专门学习张芝的草书。( )
④长期练字,洗砚刷笔,把池水变成了黑色。( )
3.选择正确的说法打“√”。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最后一句的关系是:
①总起分述( ) ②先分后总( )
③首尾呼应( ) ④并列关系( )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①肯定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
②赞扬王羲之刻苦钻研书法艺术的精神。( )
③介绍王羲之的“墨池”的来历。( )
④宣传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 )
5.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王羲之出身在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里,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
对加点部分的理解是:
②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
这句话去掉“没有不”以后,应改写为:
。只有这样才不会改变原句的意思。
10、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 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 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 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 伤嗟叹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 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 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 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是干一百万年,也休 想把大海填平。”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 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 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人们 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 “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
【1】精卫以前叫什么?为什么变成了一只鸟?(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___________同志而做的演讲。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___________。
【4】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限时检测
讨债
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10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母亲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也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上,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方法吗?
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10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10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她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方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她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10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10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 “不,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已经好了,家里好过多了。”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双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10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安心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题目“讨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那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是通过哪几件具体的事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穷不能穷孩子”中两个“穷”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母亲讨债时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一句中爸欲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我”对母亲评价变化的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 ___________________
契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感谢自卑
①我曾经是个很自卑的人,即使到现在,我觉得很多地方不如别人。
②我长到10岁才从外婆家被接到城里上学。插班之后,我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乡下,我去山坡上玩,去摘山里的果子,和周围的小伙伴们打雪仗,我玩得野性而自由。但回到城里之后,我的衣服和鞋子会被他们笑话……自卑的情绪如雨后的雾气一般绵延开来。我不再和别人交流,不再说话,成绩不断地下降,我只盼望时间能搭载上火箭,载着我飞离这个地方。
③后来我勉强考上一所三流中学。那时,我仍然自卑,那些同学整天在说自己吃的什么品牌的外国巧克力,穿的什么品牌的衣服,而我仍然寡言,只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像极了一只独自织茧的蚕。A后来的一天,老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我写的日记。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我写的日记,那是一段关于冬天的描写,她那似是无意的夸奖让我很温暖;美术老师让我给班里的板报画插图。B之后,我开始努力,我从班里的第四十多名蹿到前三名,那年中考,我们学校上一中,分数最高的人,是我。
④升入重点一中,我仍然自卑。别人都休息后,我打开手电筒学习,我每天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来到黑乎乎的教室,点上蜡烛学习。到期末的时候,我的成绩是班里最好的。可我仍然自卑,觉得好多地方不如别人,所以我读完了校园图书馆里所有的世界名著,在高二下半年,拿起笔写了一篇青涩的小说,两个月之后,我手上的用稿通知让所有同学都几乎不敢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我没有停步,当样报纷至沓来的时候,我仍然保持沉默。C
⑤上了大学,我仍然自卑。觉得好多地方不如别人。那天,我看到了对邓亚萍的访问,她说:“我不如别人,我自卑,所以,我不停地努力……什么都不用解释,用胜利说明一切!”
⑥我一阵哽咽,多少年来,我不也是如此?D
⑦感谢我的自卑,它让我越挫越勇,让我永远觉得不如别人,让我不敢停步,让我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坚强!
【1】下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到ABCD中的哪一处最合适?理由是什么?
虽然我仍然寡言,但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原来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应放在___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列句子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自卑的情绪如雨后的雾气一般绵延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班里的第四十多名蹿到前三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仍然自卑”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21、习作
写人离不开叙事,要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或者品质,往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写出他的特点或品质。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