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炊(____) 魅(____) 拆(____) 凑(____)
吹(____) 魁(____) 折(____) 揍(____)
2、填空。
1.读了《浪淘沙》这首诗,我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不贰过。
3.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5.众皆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___,水迸,________________。
3、想到我们明天就要毕业,不禁想起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些诗句,如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观赏了“黄果树瀑布”,自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并组词。
果____(____)____(____) 唐____(____)____(____)
秀____(____)____(____)
5、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中“我”的心情是随着__________的推移而变化的。文章写了__________的经历。一开始他___________,后来因为___________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____________。文章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苦。
6、课外阅读。
咏煤炭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爝火③然回春浩浩④,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⑤元赖⑥生成力,铁石⑦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⑧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世界开辟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指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火:小火矩。④浩浩:广大的样子。⑤鼎:烹饪工具。⑥元赖:依赖。⑦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埋藏地下变成的。 ⑧苍生:百姓。
【1】读一读诗句和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石犹存死后心”中的“心”指的是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在托物言志,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的心愿和志向。
【3】于谦是一身浩然正气的父母官,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是不畏强敌的民族英雄,曾击退入侵的外敌。他就是“混沌”中的_______,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出来,如煤炭“_________意最深”。于谦也曾被贪官陷害至下狱论死罪,但他始终不肯低头折节,最终被诬杀;而受他护佑的百姓们永远铭记他的功绩,纪念他。他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石灰吟》中的名句赞颂他)
7、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
。
,
。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看似平淡,其实很妙,请赏析开字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用___、___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___、___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9、阅读《腊八粥》节选,完成后面练习。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立时——(______) 合拢——(____)
【2】当我读到画横线的句子时,我会想到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
【3】本文作者沈从文先生,我还知道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腊八粥真让人难忘,我也能照着第一句的样子写写我喜爱的一种食物。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我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所填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中说“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4】读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_________”的意思。“我的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1、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旺盛——(________) 独创——(________)
【2】有些桃花心木树苗为什么会枯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树人认为什么样的树苗才能长成百年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树人不按规律来给树苗浇水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我们需要信仰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确,当近代的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浴血奋战于御敌的沙场;为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功名利禄,默默无闻于辉煌后的平凡。他们的人生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信仰。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这里是否遵守规则,首先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偏向于急功近利,只从眼前的算计出发,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无数的这种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道德的缺失,其实来源于我们思想深处的问题——片面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无私或博大的爱心。
而人类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爱心,恰恰都超出了个人狭隘的理智,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因为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了狭隘理智的信仰!
有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当看到云南某边远乡村没有小学,那里的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他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信仰( ),信仰( ),信仰( )。因此,我们需要信仰。
【1】选文谈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短语填入文中恰当的括号里。
A.会使世界充满爱的温暖 B.会使人生更有意义
C.会使人心胸坦荡
【3】读选文第9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从哪个角度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有了信仰就会超越狭隘的理智,具有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3、
正值春光大好的时候,我因重感冒住进了医院。其实,重感冒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病,但是,一想到住院,心里就十分不痛快。一天清晨,阳光正好,我走出病房,来到了住院部楼前的草地上。
那是一片翠色欲滴的草地,草地的四周错落有致地安放着几个长凳,供来往走累了的人歇脚,草地上三五成堆地坐满了人。我是个天生不爱热闹的人,所以往草地上的边缘走去。在一个长凳上,我望见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七八岁光景,赤裸着上身,衣服都放在了长凳上,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像一座雕塑。
我主观臆断,他一定是被家长骂了,所以才赌气跑到这里,做出这么傻得可爱的事情?要知道,此时虽然是暮春,但是,天气仍有些许寒冷,孩子这样做,确实令人想不通。
我带着疑问上前搭讪:“孩子,赶紧穿上衣服吧,小心冻着。”“不,我不穿!我不怕冷。”男孩斩钉截铁地说。“那就是小伙伴欺负你了?”我小心地迂回着探问。“也不是,我的人缘可好了,他们都挺喜欢我。”男孩一脸兴奋。
“是不是妈妈批评你了?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啊!”我继续问道。
“不是,妈妈从来不批评我。”男孩一脸委屈,“爸爸不要妈妈了,妈妈病了,我陪着妈妈看病,医生说,妈妈太消极了,要多留心身边阳光的事物。”孩子说着,几乎要掉下泪来。
“那你也没有必要光着上身站在这里啊?”我仍对孩子的异常举动感到不解。”
“因为我想让自己多吸收点阳光,让妈妈看到我,就像看到太阳一样,能够尽快好起来。”男孩说着,几颗豆大的泪珠终于掉了下来。
我不禁一怔,这才发现男孩站立的长凳旁,正是阳光最好的地方,阳光下,男孩的影子镀上了一层金辉,被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我的心灵深处……
我坚信,有男孩这样一盏小小的太阳在身边,再忧郁的妈妈也能尽快走出悲伤。
【1】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主观臆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医生说的“阳光的事物”指什么?小男孩以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语意未尽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盏小小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畜养”的“畜”读(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
A.chù B.xù C.饲养 D.指家养的兽类
【2】选文讲的两件事情是(____)和(____)。
A.流落荒岛 B.建屋定居 C.救“星期五” D.养牧种植
【3】选文中鲁滨逊解决了________的问题。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下面括号里打“√”。
A.意志坚强( ) B.聪明能干( ) C.不怕困难( ) D.得过且过( )
【5】从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没有____,他希望获得援救,这种生存的勇气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示。
【6】读选文第3自然段,为了在荒岛上生存,鲁滨逊做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0、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选题:生活中,同学们由于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或远大的理想,有的同学想遨游太空,有的同学想快快长大,还有的同学想变成一朵白云……请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连贯,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四百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