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丹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将成语补充完整,并在“____”上再写两个成语。

    ________   重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两件事情,写得详细的是_______,写得简略的是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判断句子类型。

    (1)我的诊所里再不要见到这样的胆小鬼!_____________

    (2)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____________

    (3)《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____________

  •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倚________   憧________

    ________   椅________   撞________

    ________   微________   漆________

    ________   徽________   膝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韩翃《寒食》)

    2._____,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_______。(《迢迢牵牛星》)

    3.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匆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

    1补全诗句。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代诗人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的意思是__促织就是__。作者看到___,料想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

  • 7、读下列杜甫的两首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②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③抵:值,相当。④浑:简直。⑤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_______”,他与李白合称“______”。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山河在(陷落)

    B.花锦官城(沉重)

    C.看红湿处(明白,了解)

    D.白头更短(用手指轻轻地抓)

    【3】任选一首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______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现在多用这两句诗来赞美_______的人,像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写这两首诗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春夜喜雨》为“喜”,《春望》为“悲”。

    B.《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色。

    C.《春望》这首诗将家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内涵上较《春夜喜雨》更广阔。

    D.《春夜喜雨》中,诗人借助对春雨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春望》中,诗人则通过对国都萧瑟春景的描写 ,抒发自己对家乡春天美景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树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选段是按照(   )写的。

    A.时间顺序 B.地点顺序 C.空间顺序

    2赏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   )

    A.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食物

    B.风筝、空竹、口琴等

    C.麦芽糖与江米糖

    5这个片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_____________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决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决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短语或词语。

    被老板炒了鱿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与文中画线部分相互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小男孩想看到女孩   ,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 ,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  

    2)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的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自己  

    5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八儿。

    【3】句子“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中的“跌”可以换成“__________”等字,但无疑“跌”这个字用得最生动。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跌”字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是对腊八粥的________________(正面   侧面)描写,都体现了腊八粥的_____________

    【5】“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从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划线部分是作者提出的三个追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二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狱中联欢》节选

    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沉重的脚镣,撞击得丁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看啊,还有什么比得上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1把加横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轻视,不放在眼里。  _____________

    2)尽情地唱歌跳舞。   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重——____________         鲜明——____________

    4伴奏短文中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看啊,还有什么比的上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啊!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自己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差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您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再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1给带点的字注音。

    之乐:_____   粗制______

    2把文中划“ ”的句子改为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应是:_____

    4老板请老木匠再建一座房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木匠给自己建造的房子之所以是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生活是自己创造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分别时,我想说声

    提示与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叙述的对象可以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辛勤培育了自己六年的老师;文中叙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获得了真诚帮助后的谢意,也可以是因为某件事的愧疚……内容真实,表达流畅,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