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一背,填一填。
(1)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__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吟诵古诗文。
(1)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写节日的名句:如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写春节的;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中秋节的。
(2)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师说》里的“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无须不懂装懂;《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3)春花秋月能引发诗人无限的情思,不是吗?春花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有“________________”。
3、填写近义词
辩解——______ 援助——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
4、古诗名句填空。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
(5)少壮不努力,_____。
5、给下列成语填上适当的近义词
日(_______)月(_______) (_______)心(________)胆
(_______)盔(________)甲 (_______)规(________)矩
(_______)文(________)字 尔(________)我(_______)
穷(_______)极(________) 龙(________)虎(_______)
众(_______)亲(_______) (_______)井(________)乡
轻(_______)淡(________) (_______)喻(________)晓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罗裙: 。
②乱入: 。
③始觉: 。
【2】怎样理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诗的含义?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7、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藏戏(节选)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一无所获 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 自得其乐)、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藏戏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背景。
【3】选文中画“ ”的句子前后之间是什么关系?( )
A.总分 B.因果 C.递进 D.转折
【4】结合选文,说一说为什么一出藏戏可以演他个三五天?请分点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的地区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除了选文中的藏戏,还有安徽的____________,四川的____________,陕西的____________,还有被称为“国粹”的____________等。这些剧种使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gōng gìng)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 全村妇女, 打糕, 炮火, 硝(xiāo qiào)烟, 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yūn hūn)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yí yì),我们怎么能忘怀?
【1】我会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把下列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原到文中的横线上。
送到 冒着 穿过 带着 顶着
【3】这段话写了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4】联系课文说一说“雪中送炭”在这里具体指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雪中送炭”之类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节选)
魏巍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右嘴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②地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
③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生平第一次吃了蜂蜜。
④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地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⑤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蔡老师不会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而是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⑥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哪!”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⑦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⑧“你要去干什么?”
⑨“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⑩“不是放暑假了么?”
⑪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⑫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接近——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模模糊糊——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狡猾”一词有如下意思:①诡诈,不可信;②聪明、机灵。在“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个句子中,“狡猾”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请你用它的另一个意思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一共回忆了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个经典事列:①老师假装发怒;②______;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______;⑤______;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⑦_______。其中写得简略的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写得详细的事例是________。(填序号)
【5】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并完成练习。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喜得快要发疯了”强调了(欢喜)的程度。
(1)“我们见了蔡老师不会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
“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强调了______的程度。
(2)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焦急 安静 馋 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学即将毕业,师恩难忘,请结合你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谈一谈你对选文最后“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故乡情思腊八粥(节选)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些美好的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的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伯母煮的腊八粥我吃过,三婶熬的我也喝过,感觉都不如母亲做的好吃。母亲的手艺巧,精心挑选搭配的各种杂粮豆经过充分的熬煮,再加上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盛在瓷碗里的腊八粥,各种( )的豆粒儿珠圆玉润,在( )的稠液中莹莹地透着亮光,煞是好看。“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袅袅地舞动着升散开来的热气里弥漫着( )、香喷喷的味道,不等入口,感觉已甜到了心里。在那钻进鼻腔的香味不断地诱惑之下,美美地吃上一口,细细咂一咂,慢慢品一品,那感觉简直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可吃着母亲做的腊八粥,心里却是暖的,不要说营养全面,单是那入口难忘的滋味,就足够让人念想三生啦!
现在城里人叫的商店里卖的碗粥和罐装的八宝粥,不知是不是源于我们的腊八粥,有时买来当便餐,比现熬煮省事多了,可吃起来( )的,总吃不出当年的香甜滋味。
母亲说,喝了腊八粥,用粥堵着嘴,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腊八一过,就算开始过年了。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天天数着算着离大年还有几天,这日子里温馨醇厚的意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腊八粥的甜香,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开来……
【1】把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A.胀鼓鼓 B.甜腻腻 C.黏糊糊 D.甜丝丝
【2】短文中形容豆粒儿饱胀、晶莹剔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___________的特点。
【4】第2自然段在短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短文最后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D.表示语意未尽,引入思索。
【6】短文写了腊八粥的来历、妈妈煮的腊八粥最好吃、商店卖的八宝粥吃不出当年的味道等内容,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其他的则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读者认为第4自然段与短文主题联系不大,属于次要内容,可以去掉,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母 鸡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jīng kǒng(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zhōng hòu( )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jǐng jiè( )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qī cǎn ( ),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词语
【2】查字典。“负”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它在字典里有这些解释:(1)背;(2)依仗;(3)遭受;(4)担负;(5)失败。
在“负责”一词中应选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惊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颤颤巍巍: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如怨如诉: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5】本文以“我”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我” __母鸡,因为它___、___、__。后来“我”__母鸡,因为它__、___ 、__。
【6】由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你想到了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在孤独和绝望中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②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③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坷垃]亦作"坷拉"。东北、河南、河北方言,就是泥土块(土坷垃)的意思,结在一起的泥干后就成为坷垃。③[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 →悚然一惊→(______)→(______)→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划横线的句子中,先写蚊子的声音不大,后又写蚊子的声音“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这样矛盾吗?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五段运用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这段文字在全文的内容与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苦吗?我们常常忽略了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现在,让我们把那极为珍贵的东西找回来吧!请以“爱”为主题,用一两件事写写爸爸或妈妈对你付出的爱。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表达真情实感。③用具体事例来讲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