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被广为流传,“锺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友情令人感动。正是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不少名言和诗句,如杜牧《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们欣赏了江南风景的优美;在《浪淘沙》(其一)中,我们领略了黄河“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气势;当我们看到水绕农田、青山连绵的田园风光时,会自然而然地吟诵起:“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3)“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___。”曾经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走出迷茫。我还从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懂得了爱国的真正含义。
(4)《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把句子中画“______”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
(1)陈老师在学术界是品德高尚,声望很高的老教授,他的建议在学术界里举足轻重。(____________)
(2)他慢慢走出房间,寂静的空气中仿佛还回荡着他含蓄深远,耐人寻味的话语。(____________)
(3)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声和狂风的怒吼感到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____________)
(4)我的老师是一位态度温和,容易接近的人。(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勾_____( )_____( )
蒙_____( )_____( )
4、比一比,再组词。
①遭( ) ②熄( ) ③伸( ) ④涯( )
⑤糟( ) ⑥媳( ) ⑦呻( ) ⑧崖(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有序 ____乎____以 迥然__________ __________凛凛
________有词 ____高一____ 别____心____ _____满____足
(1)仿照画”一”的词语再写两个“ABCC”式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
(2)表示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的词语是_____;表示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的词语是_____。
(3)你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已经_____了,而且你房间里的各种物品摆放得_____,一点儿也不乱,这是很大的进步。
6、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①,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②漫道③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注释:①烈:凛冽。②雄关:指娄山关。③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1】(提取信息)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理解字词)联系上下文,“马蹄声碎”的“碎”的意思是( )
A.不完整。 B.说话唠叨。 C.杂乱。 D.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零块。
【3】(提取信息)为了渲染红军急速而又坚毅地向娄山关前进的英勇姿态,作者写到的景物有 、 、 、 、 、 和 。
【4】(品词析句)用自己的话说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悲伤 B.壮烈 C.消沉 D.欢快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dot##潋滟 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晴方好 ______
A.正。 B.方向;方面。
(3)雨亦奇 ______
A.奇怪。 B.奇妙。
(4)总相宜 ______
A.合适。 B.应当。
【2】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描写西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能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8、古诗理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本诗的诗歌体裁是____________
【2】诗人描绘了一场______雨,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
B.第二句“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片急雨打入船中的状态。
C.第三句“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度之大,将大雨吹得无影无踪
D.全诗写雨不在雨,全为一个“醉”字,人因酒而醉,诗因醉而做。
9、读句段,回答问题。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用了五个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引文、列举等的省略
B.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3】五个省略号表现出了桑娜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刻,正在考试的你心情是______的,请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你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语段,回答问题。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
【1】单项选择题。
(1)文中画“ ”的句子为什么强调门是被“踢”开的?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踢”表现出当时的“我”愤怒的情绪和对老师粗鲁的态度。
B.“踢”更能体现“我”内心的浮躁和张扬。
C.“踢”衬托出语文老师的大气与宽容,写出了语文老师在“我”心目中高贵与美丽的形象。
(2)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得到夸奖之后,开始学会卖弄所谓的“才气”,作文写得臃肿、夸张,此时,才气是害人的。
B.“我”以前的作文受到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赞赏,被认为有才气,其实老师们的夸奖是害了“我”。
C.“我”自认为很有才气,瞧不起身边的人,给同学们带来了伤害。
【2】文中曹文轩深情回忆了关于他的语文老师的哪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张最后一段中画曲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明亮,表现了“我”得到语文老师的教导后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GBO-5)报告中有这样一幅统计图。
(图一)
(图二)
【1】从图一中,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二中,你读出人类十年来“生物多样性目标”完成情况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一直出现的人物。我虽然经常流畅地背着他的诗歌、杂文,可并不喜欢,嫌它们太沉闷。我甚至认为他是一个被时代夸大的人物。
一直到后来,有一位导演想改编鲁迅的小说并拍摄成影片,邀请我做策划。我欣然应允,并因此第一次去买了鲁迅的书:一本精装的《鲁迅小说集》。读了第一篇《狂人日记》,我吓了一跳;等读完《孔乙己》,我告诉导演,你不配改编鲁迅的小说,我也不配做这个策
划。因为他及他的小说,应该被所有人尊敬。于是在30多岁以后我才与鲁迅的小说亲近,我才发现,那个小时候熟悉而不能理解的人物,变得熟悉而伟大。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他是这样一种人: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在形容他时都可以用“我们的鲁迅”来开头……
【1】作者对鲁迅的认识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___”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过去和现在,还包括未来
B.鲁迅伟大的精神力量感召着我们所有的人,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可以说鲁迅是“我们的”
C.每个人都读过鲁迅的文章,因此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可以说鲁迅是“我们的”
13、阅读文回答问题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阅读短文,说说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________和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① ;
② ;
③ 。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讽刺和否定
D. 表示突出强调
【5】针对这种现象,你想对广大农民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秋之神韵》下,完成下列各题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 ,冬天的特点是____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少先队员们都在注视和倾听辅导员的讲话。
修改病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
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反问句
4、“我们不能无谓地死亡,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5、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21、写作。
生活中,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帮助或帮助过别人?哪次“帮助”令你印象深刻?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表达连贯,抒发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