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固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wū jǐ_____  mù lí_____

    bō li_____  diān bǒ_____

    dà míng dǐng dǐng________

    quán héng_____  zhuàn xiě_____

    shuāi lǎo_____  píng yōng_____

    shān rán lèi xià________

  • 2、查字典填空。

    “缀”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拙”在书写时,第6画是____

  • 3、品评名言警句。

    1.以下名言警句耐人寻味,请填写句中所缺部分。

    (1)____________好比串门儿——______________的串门儿。

    (2)以_____________为宗,不以_____________为本。

    (3)惟有__________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才有真进步。

    2.从上面的名言警句中选择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含义;再联系自己的积累(现实生活中的见闻经历、课内外阅读中的认知收获)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

  • 4、先细心读题,再认真听短文两遍,完成练习。

    1.根据材料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日0时23分许,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_________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神舟十三号在太空停靠时间是3个月。( )

    (2)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

    3.听过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井然有____ 神秘莫____ ____流离

    ____立鸡群 ____牵梦绕 ____跳如雷

    1)王母娘娘得知织女嫁给牛郎,气得_________

    2)霍金在不断探索_________的宇宙。

    3)身材高大的他走在人群中,就如_________一般,非常显眼。

    4)麋鹿终于结束了_________的生活,回归了故土。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主要描写红军长征途中攻打娄山关战斗的情景。词可分为________两阕。上阕主要写战斗的残酷激烈,从词中的“________”可以看出。下阕主要写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和胜利后娄山关的壮美景色,词中“________”写了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2】写出词中的拟人句: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词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_。

    【4】你读过的毛泽东的诗词还有:________。

  •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的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5】理解第五、六两句,选择正确答案。

    (1)“暖”字暗示了红军战士( )后的心情。

    A.强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2)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6】从诗中我们知道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 8、补充诗文,完成练习。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       , 

           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把诗文补充完整

    2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刘邦统一国家后的____和希望有________为国家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精彩回放。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固: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2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

    3怎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怎样的死是轻于鸿毛的?请举例说明。

    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

    轻于鸿毛:___________________

  • 10、短文阅读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

    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①(hé  huo)?”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②(制造 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③(羡慕 爱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④(sā  sǎ)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以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给短文命题,可以是《__》;以短文给我们的启发命题,可以是《__》。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依次写下来。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______        羞涩——(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心安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其中的关键句,你觉得这段话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这时候,我看到阿尼帕妈妈有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

    来自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哈萨克民歌:“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呀我的母亲,有母亲的人永远不会老,母亲啊母亲,我们想念您……” 阿尼帕妈妈在歌声中,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1977年10月,北疆的深秋寒风刺骨。一天,阿尼帕妈妈在街边看到一个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的回族小姑娘,她心疼地把这个“野孩子”带回家,给她吃了一盘拌面,又给她洗澡,把她头上的脓血一点点地擦掉。以后,阿尼帕妈妈每天都带着这个小姑娘去医院换药。两个月后,小姑娘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我终于有头发了!”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自   个民族,现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人。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百感交集:  

    (2)饱经沧桑: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

    (1)“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是说阿尼帕妈妈收养邻居的

    孩子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

    (2)文中的两处省略号都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

    (3)文章通过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   )

    (4)“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用的是夸张的方法。( )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汽车自诞生伊始,就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了人类改变自然、改变社会的步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但汽车的产生对人类的影响是多元的。比如,传统燃油汽车在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种种问题:制造汽车时需要(消费  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除了使用钢铁外,现代的汽车还需要使用能耗很高的铝材和难以回收的塑料;汽车行驶时需要大量石油来驱动内燃机;在各类事故中,汽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导致人类死伤数最多;大量的汽车造成交通拥挤,车辆的停放也日益压缩人们的生活空间;同时,由汽车带来的噪音污染和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材料二)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动力由电机输出,同时电力来源于充电。它技术简单、成熟,充完电就可以行驶,目前续航里程已超过300公里。其保养费用低,行驶时没有尾气排放。缺点是充电桩少、充电不便。

    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用发动机和电机这两个能量转换器以及两套能量储存系统来驱动车辆。它续航里程长,还可以随时加油,且油耗低。但两套系统也使其价格和维护保养费用偏高。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汽车。其运行过程中排出物是水,且可通过加注燃料来保证续航。但目前氢燃料存储和运输成本过高,能加注氢燃料的点太少,(限定  限制)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材料一中,传统燃油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问题有很多,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各类事故中,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导致人类死伤数最多。

    B.汽车造成交通拥挤。

    C.汽车带来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D.汽车让人类变得懒惰。

    3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4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伯伯住在南五环,每天上下班50多公里,需要购置一辆汽车代步。某汽车销售人员向他推荐纯电动汽车,但李伯伯有些顾虑,请你告诉李伯伯纯电动汽车的好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短文

                                                           静静地等待

           西藏在我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一次,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这里的天湛蓝湛蓝,洁净如洗,脚下的雪域高原是一片圣洁的土地。

           我们的向导是位名叫扎达嘎仁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劲。他二十多岁,开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一路上,他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时不时为我们哼唱一段韵味十足的藏族小曲。透过车窗,圣洁的雪上女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洁白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艳丽的色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魔幻般的梦境。

           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不由得大喊 出什么事啦 嘘 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 示意我别出声 然后,伸手指向公路一侧。只见一群群藏羚羊从远处赶来,聚集到公路旁边,大约有四五百只。扎达嘎仁向我们介绍,这些藏羚羊大部分都有身孕,它们是想穿过公路,到藏北一个叫色林错的地方去。那里水草丰美,适合它们产崽、哺乳。我们静静地等待着。

           这时,一只头羊试探着向公路上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步。它警惕地抬起头环顾四周,还朝我们的车子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它才放心地穿过公路。其余藏羚羊看到首领安全通过,纷纷向公路对面走过去。有趣的是,它们穿过公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就是小的走在前面,大的走在后面,有条不紊,绝不争先恐后。四十多分钟后,最后一只藏羚羊才从容地穿过公路。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扎达嘎仁不无自豪地说:“这几年藏羚羊、野驴等一些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遇到它们穿越公路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呢!”他的嘴角上分明带着得意的微笑。

           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静静地等待是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

    【1】给第三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魂牵梦绕:__________________

    有条不紊: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节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了西藏的美丽与圣洁。

    B.为后文表现高原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品质作铺垫。

    C.说明了藏羚羊生活的环境优美。

    【4】看到藏羚羊穿越公路的有趣场面,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文题“静静地等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练习。

    商鞅立木

    商鞅是我国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年轻时,为了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他来到了秦国。年轻的秦孝公是一位(昏庸无能   励精图治)的君王。为了振兴秦国,他颁布了“招贤令”。

    商鞅一到秦国,立即得到秦孝公的接见。秦孝公听商鞅谈论富国强兵之道,一连几天不知疲倦。秦孝公非常赞同他的变法主张,于是任命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商鞅心想:要变法成功,就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在全国上下树立起诚实、守信的风尚。怎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呢?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秦国国都雍城的南门外有一个大市场,市场上店铺林立,十分繁华。这一天,9点多钟,商鞅命令两个差役把一根两丈来长、碗口粗细的圆木竖在市场最繁华的地段,赶集的群众不知搞的是什么名堂,都围上来观看。一位官员对围观的人群说:“大家听着,左庶长有令,把这根木头扛到城北门口者,赏金10两!”围观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扛一根木头赏金10两,真是稀奇事;有的说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儿,肯定是耍人玩的;有的说不知道这位新来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是没人去碰这根木头。商鞅听了汇报后宣布赏金增到50两。市场上的人都惊呆了。

    正在这时,忽然从南边走来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步跨到守候着木头的差役面前,说一声:“闪开了,我来扛!”他扛起木头大步流星地朝北门走去,嘴里还嘟囔道:“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他身后的人群(汇   会)成了一条长龙。北门的城楼上站着一位威严的官员,他就是新任的左庶长——商鞅。商鞅在城楼上已经多时了,想不到悬赏让人扛一根木头,也这么颇费周折,可见官府平日的言而无信,已经在百姓中产生了多么坏的影响。他越发觉得,今天的做法有意义极了。他见小伙子将木头扛来了,脸上不禁露出(欣然   不悦)之色,立即捧出一个木盒,大声宣布道:“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手捧着50两黄金,笑逐颜开地走开了。商鞅站在城楼上对大家说:“你们都看到了吧,本左庶长说话是算数的。如今,我受国君之命,实行新法,为的是让秦国富强起来。今后,凡按法令办事者,都有重奖;违抗法令者都会受罚。”说完,命人将制定的新法令公布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这件事,传遍了全国。大家都说新左庶长言必信,行必果,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因此,对新法的执行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1】联系上下文,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2】文中的“笑逐颜开”还可以换成哪些成语?请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是没人去碰这根木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商鞅为什么是个出色的改革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言必信,行必果”中,“言”是说话的意思,“信”是守信的意思。在这篇文章中,“言”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把“说”换个词语表达,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字句: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字句: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台北问路,发现记者是从大陆来的。

    马上显露出惊喜的表情。(用关联词语来连接)。

     

    (2)学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怎能不爱科学呢?(改为陈述句)

     

    (3)人类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我们怎能不保护地球呢?

    (改为感叹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补充句子、古诗句。

    (1)一棵粗的大树立在道路两旁,好似

    (2)春天里的小雨像  

    (3)秋天一到,  

    (4)香山的红叶 ! 

    (5)天门中断楚江开,

    (6)九曲黄河万里沙,

    (7) ,一览众山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