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兰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正楷字,做到笔画规范、格式正确、行款整齐。

    qīnɡ chūn shì yǒu xiàn de ,zhì huì shì wú qiónɡ de ,chèn duǎn zàn de qīnɡ chūn ,qù xué xí wú qiónɡ de zhì hu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看拼音,写词语。

    cǎi hóng   jū shù   dān bó   zhào y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

    cēn cī   lè qù   hún zhuó   fú 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

    chóu yuàn   huǎng rán

    _____ _______

  • 3、想一想,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

    3.周总理“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 4、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1)下面句子是对桑娜的什么描写?填在括号里。

    ①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_______

    ②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_______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_______

    从这些描写桑娜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桑娜对丈夫的_____和对邻居的_____

    (2)关注小说情节。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_______的善良。

    (3)“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两句话是_______描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__________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 5、回答问题。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从这句话中的斩钉截铁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1935年春天,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近。

    【注释】六盘山:指的是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接处的六盘山山脉,海拔3500米,山势险峻,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征服的最后一座高山。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屈指:弯着指头计算。

    长缨:这里指的是人民军队和工农红军武装力量。

    【1】“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___,“苍龙”指的是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画面。

    _________

    【3】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毛主席表达出了_________

  • 7、古诗文阅读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这首诗运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最后一句中的“笑”字用得好吗?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意思与“_____”相同。

    【2】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3】画“﹏﹏﹏”的句子,是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资料,完成题目。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的面部化妆,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绘画艺术。京剧人物分“生”“旦”“净”“丑”四大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是女性正面角色,有“青衣”“老旦”“花旦”“刀马旦”等区别。“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花脸”就是“净”一类的人物。“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有“文丑”“武丑”“小丑”“老丑”等区分。

    【1】这段话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分辨京剧人物类别,选择填空。

    A.生B.旦C.净D.丑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请写一段话,力求通过“……”“?”等标点符号的使用写出你当时的内心活动。(选择一个情景)

    等待 迟到 回答问题 弄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孤零零的云 孤零零的村庄 孤零零的小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现代文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

    2用“  ”画出这一段中整体描写五个战士的语句,用“﹏﹏﹏”画出具体描写每个战士的语句。

    3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上。

    对五个战士整体的描写是_______(A.点  B.面)的描写,对每个战士具体的描写是_______(A.点  B.面)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A.突出了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的特点。B.不仅写出了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 11、阅读训练

    材料一: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一柄钢又,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材料二: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色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材料三:

    材料一、二都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材料一是作者回忆中的画面请用小标题写出闰土当时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一,我们感受到少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读材料二,我们感受到中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最后一句写出了“猹”的灵活。

    B.材料一、二对闰土的描写都只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

    C.材料一中划横线部分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晚海边瓜地的静谧。

    D.材料三是材料一、二的写作背景介绍。

    【4】请结合材料一、二,写一写你分别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尽量写出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①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②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选段中三个“一声不吭”,第一个表现了______,第二个表现了______,第三个表现了______

    【2】选段中句①是对“我”的______描写,从中能感受到“我”______的心情。句②表面是写天色______,实际上是写“我”的心情越来越______。由此可知,句①是通过( )来表达情感,句②是通过( )来表达情感。(填序号)

    A.具体的事例              B.内心独白              C.把心情融入对景物的具体描写中

    【3】下列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没有拉着母亲马上走,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敬畏之情。

    B.母亲的做法是源于无休止的家务活,而不是有意拖延时间。

    C.本段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我”的心情。

    D.选段结尾“我”看似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实则处在崩溃的边缘。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 穿)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 伸)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弯,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 漫)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崇敬)。

    【1】用“√”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第二自然段有三句话。先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_,最后写天上的风筝。王小明同学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写刘老师放飞风筝,应该把第三句话调整到第一句,表达效果会更好。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读一读,想一想,你认为哪句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原因。

    ①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

    ②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

    ____句表达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14、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品代号

    具体参数

    YT3

    MT3

    能效等级

    一级

    二级

    容积(L)

    60

    80

    加热功率(W)

    3000

    3000

    最高温度(℃)

    75

    70

    产品特色

    极速加热,Wi-Fi智能控制

    安全预警,音乐功能,液晶屏控

    【1】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购买代号为___________的热水器较合适。小予家共有五口人,用水量较大,她选择代号为__________的热水器更合适。

    【2】小予说:“相比之下,MT3型热水器加热速度更快。”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款产品加热功率相同

    B.MT3型产品使用更费电

    C.YT3型产品出水温度更高

    D.YT3型产品更受欢迎

    【4】综合比较这两款产品的参数,结合你家实际,你更喜欢哪一款?请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上面两款产品中选择一款,为其写一句广告语。

    商品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把”字的句子和带“被” 字的句子。

    例:他打碎了花瓶。

    他把花瓶打碎了。花瓶被他打碎了。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

  • 17、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9、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鱼儿在池塘游着,荷花随风摆动。(采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扩句)

       

    (2)晴朗的夜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改为字句:

    2.奶奶带着微笑。奶奶掩不住她的疲劳。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3.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书面表达

    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场景,曾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温暖。“有你,真好”是一句发自肺腑的回味。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1.通过具体事例围绕中心意思来写;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