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链接
1.朱熹在《春日》中赞美春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描写欢乐场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李磊暑假期间去乡下的“农家乐”玩了一次,他深深地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对主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今后还会再来农庄游玩。(填孟浩然的诗句)
4.《穷人》的作者是____,他是俄国的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等。
5.古往今来有许多人用诗句来表达爱国之情,诸葛亮践行了“_____,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曹植歌颂了“____,视死忽如归”的牺牲精神;作为军人的李纲,立下了“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陆游则“_____”,不管何时仍心系国家,在《示儿》中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的诗句。
2、找一首你喜欢的毛泽东的诗词,认真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穿越历史的长空,总有一些声音在耳畔回响。“共产党万岁!”这是嘉兴南湖的游船上háo mài( )的誓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g fǔ( )今天成立了!”这是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习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典上的殷殷嘱托。“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中华少年在建党百年庆典上的kāng kǎi( )献词……这些声音定格了一个个值得铭记的shùn jiān( ),这些声音总让我们热血fèi téng( ),激情澎湃。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 ),( )著名音乐家,有( )、( )之称。课文写了他( )。
5、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惊异——(____) 企盼——(_____) 急速——(_______)
反义词:热闹——(____) 怀疑——(____) 急速——(_____)
6、课内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7、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与理解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
【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悔奉献诉忠诚
李思源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黄维松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他坚定政治理想, 立足本职工作,自觉做弘扬延安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实践者。
转业到地方工作近二十年,黄维松始终秉承“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对他来说,为老百姓多做一件实事,都是快乐的,有意义的。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也发出了警报,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养,可他却总顾念局里人少事多,有时病了,坚持早上到医院打针,打完就跑来上班,没有耽误过一件工作。即便临近退休,他始终和其他在职干部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始终奋战在项目审计现场第一线,重大项目调度第一线,为建设美丽硚口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 也是黄维松践行的准则。作为一名革命老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信仰,他用实际行动影响、鼓舞着一代审计人,在奉献中寻找人生最大的快乐,实现人生最高的价值。
(选自《审计月刊》2018 年第 9 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忠诚——( ) 滋养——( ) 鼓励——( )
【2】什么是延安精神?从文中找出答案,用“ ”画出来。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共产党员黄维松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高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找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仿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朋友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一两次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果然( ) 舍弃( )
【2】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4】亚历山大用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断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驼背上的母爱
浩瀚无比的沙漠中,一支由八匹骆驼组成的运货队正艰难地
跋涉着。骆驼队中有匹雌性骆驼,它的身边紧紧依偎着一匹疲弱不堪的小骆驼。
终于,小骆驼忍受不住日晒和酷暑,倒了下去,它用依恋悲哀的目光,深情地望了妈妈一眼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妈妈停下脚步,泪水盈眶,发出阵阵哀鸣,它一次又一次地舔着自己的小宝贝。最后,它索性卧下身来陪着自己的孩子。
要上路了,赶驼人过来拉它,撵它,甚至用鞭子抽它,可是驼妈妈死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
最后,赶驼人终于明白了,他温和地对驼妈妈说:“别伤心了,来,你将你的孩子驮上吧,咱们带上它走!”他取来一只大布袋,当着驼妈妈的面,将小骆驼的尸体装进袋里,然后放在驼妈妈的背上。
太阳还是像团火球一样灼热异常,沙漠还是像火焰山一样滚烫,可是驼妈妈的步子很坚定,一点儿也不摇晃。它知道它驮的是自己的孩子,它要将孩子带出沙漠,带到它常住的地方。//
然而,酷热的天气很快使小骆驼的尸体腐烂了,一阵又一阵的尸臭散发开来,使同队的人和其他骆驼难以忍受。更可怕的是,它极有可能使人和骆驼群染上致命的瘟疫。
整个骆驼群中,唯有驼妈妈似乎一无所知,它背负着自己的孩子,依旧迈着沉稳的步子前行。
赶驼人不得不施计了一一这实在是出于无奈。他用一只同样颜色的布袋装了一袋与小骆驼尸体分量差不多的沙子,趁守在袋子边上的驼妈妈熟睡休息的机会,手脚利索地掉了包,然后又将小骆驼的尸体迅速掩埋了。
第二天一早,赶驼人喂好了水和粮食后,又将“小骆驼的尸体袋”放上了驼妈妈的脊背。于是,驼队又启程了。//
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赶驼人卸下了骆驼背上的货。他走到驼妈妈的身旁。他理解它的心情,领它来到道路边,卸下了那个所谓的“尸体”,然后开始挖起坑来。
掩理了小骆驼后,驼妈妈悲伤地鸣叫着,守了整整一夜,然后才肯离去。
以后,每当驼妈妈路过这里时,它总要离开大路,走到这座草儿青青的“坟墓”边,哀鸣着站一会儿,舔舔坟上的青草,然后才肯离开——在驼妈妈的意识中,这里,永远躺着它可爱的孩子。//
【1】文章围绕“驼背上的母爱”这个中心意思,写了三部分内容(已经用“//”标识),请分别概括。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身边紧紧依偎着一匹瘦弱不堪的小骆驼”中“瘦弱不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写小骆驼瘦弱不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还是像团火球一样灼热异常,沙漠还是像火焰山一样滚烫”,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此处的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最能体现本文的主题的一项是( )。
A.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D.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2、 一只手套
①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这家小百货商店里( )没有一个顾客,( )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独自陶醉了。//
②这时,店门上(厚重 繁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③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
④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pián biàn)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⑤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 请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⑥母亲固执地说 不 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 她见店主不肯降价 又试探着问 姑娘 我钱不够 能不能给一半的钱 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⑦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⑧“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母亲解释道。
⑨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的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吹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个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⑩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刹(chà shà)那,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⑪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 )赔了钱,( )感到十分欣慰。//
【1】用“√”选择括号中最合适的词语或读音。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文中第⑥自然段中的句子加上标点。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店主与这对母子交流的过程中,态度发生了变化。请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陡然一惊
【6】请你简要概括2至10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列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体会人物内心。(2+2分)
(1)“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母亲解释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女店主的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片段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忐忑不安:
(2) 文中的“这样做”指的是什么?(用“ ”在原文中画出来)(2分)
(3) 这个片段选自《 》一课,作者是 。(1分)
(4) 文中描写桑娜的 矛盾。文中“ ”最能说明这个矛盾。(1分)
(5) 从“ ”说明桑娜决心已定,为救人之难,愿承受一顿打。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3分)
14、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且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请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或者个人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
_____
(3)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伤写一个感叹句)
_____
(4)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安全和事故就有了保障。(修改病句)
_____
(5)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熙样子,写句子)
春雨中的竹笋,昨天 _____,今天 _____,明天 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都……
19、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要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筑青藏铁路困难很多。我国成功修筑了青藏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人们常常感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也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三命更加精彩。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这一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作文,做到叙事具体,情感真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