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句子的意思,用“严”组成四个词语,再分别填到句子中。
( ) ( ) ( ) ( )
(1)老师对我们在学习上要求格外( )。
(2)爸爸的表情( ),虽然他未说一句话,我已经感到一种震慑的力量。。
(3)面对藏独分子,我们一定要给予( )的打击。
(4)李大钊说:“现在形势这样(),我怎能离开呢?”
2、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jié máo zhěn tou méng lóng xiāo sǎ
( ) ( ) ( ) ( )
cháng yáng míng chán máo diàn fēi hóng
( ) ( ) ( ) ( )
3、填空。
(1)我们学习了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的知识,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徵、_________、这五音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相当于哆do、来re、咪mi、索suo、拉la。
(2)本学期的课文中,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月光曲》,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鲁迅忆起儿时伙伴闰土,印象最深的是“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____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____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老舍面对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_________,既_________,又_________,既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作者)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爱国: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__”是爱国:鲁迅面对黑暗的社会,发出的“惟有___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也是爱国。
4、运用所学的词语填空。
猎豹( )着向小鹿( )而来,( )。受伤的小鹿痛苦地( )着,并( )地拼命奔跑。小鹿似乎都已经听到了猎豹的( ),它快要绝望了。
5、词语充值。
(_____)目(_____)睁 兴高(_____)烈 和(_____)可亲
高(____)流(____) 天(____)之(____)余(____)缭(____)
轻(____)曼(____) 巧(____)天(____) 画(____)点(____)
妙(____)生(____) 栩栩(____)(____)
6、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用斜线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2】读前两句诗,说说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①,寂寞开无主②,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
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
A. 雄奇阔达 B. 苍凉悲壮 C. 落寞凄清 D. 清新飘逸
【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
A. 高洁 B. 卑微 C. 畏惧风雪 D. 不畏酷暑
【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B. 拟人 C. 对偶 D. 夸张
【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经典诵读,感悟人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不精不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喜雨》
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诗》
诚者,天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
9、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开国大典(节选)
材料一: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样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骑兵一个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材料二:
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面积由最初的十一万平方米,扩展成今天的四十万平方米,可容纳五十万人举行集会。下图即为“天安门广场示意图”。
材料三:
国庆70周年阅兵展现中国军队“硬”实力
(1)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各种明星武器装备惊艳亮相,既体现了中国军队“硬”实力,也展现了中国保卫和平的决心。
(一)
(2)数据显示,此次阅兵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40%为首次亮相。
(3)对比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此次国庆阅兵有40余型300多台新装备为首次参阅。具备射程远、威力大等特点的YJ-18/18A导弹;可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的轰-6N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能适应南方水网、高原山区等地形的15式轻型坦克……这些首次亮相的装备均受到外界“强势围观”。
(4)火箭军某基地司令员赵秋领点评说,新装首秀,是中国军队实施科技兴军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些新装备都是中国自主研发,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国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二)
(5)此次参阅的武器装备涵盖了诸军兵种的主战装备,展示了现役国产主战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6)从陆上作战模块的99A坦克到无人作战模块的攻击-2无人机,从防空反导模块的红旗-9B远程地空导弹到海上作战模块的YJ-18/18A导弹……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参阅武器装备数量之多,类型之全、规模之大均创造历史之最。
(三)
(7)当天上午,由火箭军和海军7个装备方队、百余台型号不同的“大国重器”混编成战略打击模块通过天安门广场。据东风-26核常兼备导弹方队政委董祥林介绍,东风-26型导弹已是第3次参加阅兵,前两次并没有其他军种参与。与海军某型导弹混编后,可实现火力打击梯次衔接、精准度高、覆盖面广。如此配置,发挥出了诸军兵种联合火力打击的效能。
(8)除战略打击模块以外,这次阅兵的空中梯队也强调联合作战理念。空中梯队组成力量从陆海空三军28个旅团级单位抽选34型飞机参阅,机型数量为历史之最。12个空中梯队有11个梯队为混合编队,梯队衔接紧密,各军种、各机型间联合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凸显。
(9)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实现了整体跨越,包括航母、两栖攻击舰、大型驱逐舰、新一代战斗机、大型运输机等“大国重器”实现零的突破,基本建成要素齐全、功能完整的联合作战武器装备体系。
(四)
(10)在当天的阅兵场上,备受关注的东风-41核导弹方队作为最后一个装备方队“压轴登场”。首次公开亮相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是中国战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是战略制衡、战略慑控、战略决胜的重要力量。
(11)分析指出,16枚东风-41新型战略核导弹亮相,成为这次阅兵的焦点,也彰显了中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
(12)除东风-41之外,此次阅兵中出现的东风-17、巨浪-2等武器,以及再次现身的东风-26、东风-5B、东风-31AG等导弹同样备受关注。巨浪奔腾,东风浩荡。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从常规导弹到核导弹,一型型莫定国家战略安全基石的国之重器,已成为中国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坚强盾牌。
【1】写出以上三个材料的关联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了解建国70周年庆典时我国展现的军事实力,你应该怎样阅读上面的三个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场面,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4】关于材料一,下面表述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写海军和骑兵突出的是服装颜色,写步兵、炮兵、装甲兵,主要突出队形特点。
B.选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对各个兵种的描写是“点”的描写。
C.选文中对毛主席和人民群众观看空军表演的描写是“面”的描写。
D.“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是“面”的描写。
E.选文中“点”的描写突出了各兵种的特点、场面的庄严和人民群众热情、激动的心情。
【5】从修辞方法角度体会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中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材料二中的“天安门广场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二中的内容对你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中各部分的内容: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材料三中加粗词语。
如此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流砥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材料三中的第(3)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材料三第(12)段中“巨浪奔腾,东风浩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的人
——纪念鲁迅先生有感
有的人( )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 )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 );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呵,我多伟大!”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高度赞扬了鲁迅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用流浪线画出写渔夫神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写渔夫语言的句子。
【2】渔夫觉得是个问题,联系全文,说一说这个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这个句子中的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要抚养两个孩子,这会加重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4】渔夫最终的决定是__________,这反映了渔夫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2、买米
①那天上午11点多,妻来电话:“快没米了,下班时买点回来,记牢,可别又忘了!”
②哪能再忘掉呢?唉!在妻眼里,我快成为一个不诚实不守信的人了。为了不劳烦妻第四次嘱咐我同一件事,也为了证明我的诚信,我用圆珠笔在左掌心写下“买米”两字。
③我觉得冷,紧了紧外衣,走到窗前,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
④我匆匆下楼,快速走向停车棚。偌大的停车棚里只剩下我那辆破自行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⑤或许是速度太快吧,本来温柔细腻的毛毛雨竟似长了棱角,扎在我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微痛,又极不舒服。
⑥到商城附近一家米店,我喊一声买米啦。一中年男子应声而至。我说:“给我称三十斤本地米吧!”“好!”店主边说边装好一袋米放在磅秤上,手持一个大铝勺,将袋里的米舀进舀出,反复三四次,才说:“三十斤整,九毛四一斤,收您二十八块!”未了补一句:“老板,看一下秤,不少您一两。”我递上一张百元大钞:“不看了,快将袋口捆好。”店主麻利地将米袋绑在我的自行车上,然后递给我一叠零钱:“老板,数一数,七十二,不少您一分!”雨渐大,我无暇细数便将零钱塞进衣袋,然后一头扎进风雨之中。
⑦吃完午饭后,整理物品时,竟发现米店老板找我的钱多了十块。我对妻说:“卖米的多找我十块钱,他上午生意白做了,我看还是还给人家吧!”说着就要往外走。妻说:“急啥?现在雨大,你下午上班时再还也不迟啊!”我想想也是,于是就去午睡。然而,我躺在床上老想着十块钱的事,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后干脆起床,跟妻说一声我去了,便下了楼。
⑧不久便来到米店,不知何故,我发现米店老板的神情惊讶之中夹杂着些许紧张。我说:“老板,你搞错了!”他有点结巴:“什……什么?”我说:“你找了我八十二,多了十块,还给你。”我将十块钱递过去,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当我准备离去时,米店老板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钱,轻声说:“给您!”我一愣,推回他的手:“不用谢,我要是要你两块钱,又何必送回十块呢?”可是米店老板固执得很,坚持要我收下,如此推来推去五六次,我终于忍不住,火了:“我说了不要就不要嘛!”店主涨红了脸,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来:“不是这个意思,是我——我上午称米时少了您的秤!”说完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⑨原来如此。
⑩离去的路上,我的心情甚是舒畅。看看雨不大,干脆关了雨伞,任雨飘落在我的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
【1】“老板,你搞错了”的意思是_______,但是米店老板却误以为_________。
【2】第⑦段中“辗转反侧”的意思是_________。
【3】当“我”再次去米店,老板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紧张→复杂→________
【4】短文画“ ”部分的作用是( )。
A.突出店主之前是有意装腔作势,以掩饰缺斤短两
B.将店主舀米的动作描述具体
C.体现出店主卖米的动作十分娴熟
【5】读了短文,故事中的“我”和店老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概括一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⑨段“原来如此”所解释的内容,与选项( )不相关。
A.老板惊讶的神情之中夹杂着紧张
B.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
C.米店老板固执得很,坚持要我收下
D.老板,数一数,七十二块,不少您一分
【7】第⑤段和第⑩段都写到了雨,但“我”的心情截然不同。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暖
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处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一模样的手套。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那两副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取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晖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冻疮。”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饶有兴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缘无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 对标题“暖”理解最全面的一项是( )。
A.“暖”指的是“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的气温 。
B.“暖”指的是因感受到人与人的关爱而觉得温暖。
C.“暖”一方面指天气温和,另一方面是指因感受到人与人的关爱而觉得温暖。
【3】与第②自然段中“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相照应的是哪一句?请用“ ”画出来。
【4】你赞赏安娜帮助别人的做法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2】选文中快速生长的生物都有什么?试着列举一下。(至少列出五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A.通过花的形状,说明了花生长的速度不快。
B.“昨天”“今天”“明天”是虚指,突出了花迅速成长的特点。
C.“昨天”“今天”“明天”是实指,突出了花的生长速度快。
【4】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选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19、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 唱白脸 | 花架子 | 对台戏 |
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本准备礼物。(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边饺子里浸透着浓浓的母爱。(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边饺子里,有深深的母爱。花边饺子里,有我们对妈妈的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没有忘记心中那个秘密使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微笑,诚信,梦想……”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请你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它是怎么影响你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