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津津( )( ) ( )高望( ) ( )( )深长
( )( )安席 ( )作( )受 ( )( )可亲
心( )肉( ) 流( )忘( )
1.无法安然入睡。( )
2.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
2、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在鲁迅的眼中,“路”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在他看来”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3、看拼音,写词语。
1.爷爷正在用táo guàn( )给新栽的兰花yāng miáo( )浇水。我一会儿追hú dié( ),一会儿捉qīng tíng( ),玩得不亦乐乎。
2.恐龙是luǎn shēng( )的,其中雷龙是个páng rán dà wù( )。
3.狐狸不但jiǎo huá( ),而且很贪吃。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然后再用这组关联词造句。
他这歌声,(______)是听惯夜莺叫的人,(____)分不出跟真的叫声有什么两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婆娑______________ 孤芳____________ 斩钉____________
粉______碎 _______ ____________一发 ____________倒海
(1)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_________________
(2)把自己比做仅有的花朵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1)好雨知时节 A. hǎo ( ) B. hào( )
(2)花重锦官城 A. chòng ( ) B. zhóng( )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从诗的前两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少年闰土》选段,做题。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解释下列字词。
素:________ 单:_________ 如许:_________ 希奇:_________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来概括。
【3】下列对选段中“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
②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
③对闰土生活的妒忌之情。( )
④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不满。( )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③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穷人》节选,有删改
【1】用“________”画出选段中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②中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段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桑娜当时复杂的心理。
【4】选段③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细致描写了渔夫的形象。
【5】“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句中“熬过去”能换成“活下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觉 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大地(增加 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_________是最早的报春使者,_________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冲岸的树木。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_________是塘边河岸,_________丘陵山地,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故意 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在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上画“×”。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3)按要求填空。
第2自然段是_________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4)找出第6自然段中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用“_________”画出来。
(5)文中画“”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___。
(6)辨析中心思想,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本文通过记叙垂柳的特点和用途:
A.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B.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
C.赞美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龟
一天傍晚, 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 我和7 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 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 当时, 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洋海龟孵卵的巢穴。
小海龟孵出后可长至330 磅。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 然后拼命地爬向大海, 否则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黄昏时, 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 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 作一番侦察, 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了一个很大的, 碗形的巢穴。一只小海龟正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约有半英寸。当我的伙伴们聚过来时, 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瑟瑟的声响, 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
“别做声, 注意看。 ”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的脑袋时, 我们那位年轻的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的开口处, 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 企图把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伙伴们一个个紧张得连呼吸声都加重了。“你们干吗无动于衷?”一个人喊道.
向导用手压住自己的嘴唇, 说:“这是自然之道。”
“我不能坐在这儿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一位和善的洛杉矶人提出了抗议。
“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我替那位向导辩护道:“我们不应该干预它们。”
“既然你们不干, 那就看我的吧!”另一个人打算去帮助小海龟。
我们的____________ 把那只反舌鸟给惊跑了。那位向导极不情愿地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出来, 帮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 然后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每个人都____________ 了。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急忙忙地奔向安全的大海, 无数的幼龟由于收到一个错误的安全信号, 都从巢穴中涌了出来, 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
我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龟们不仅由于错误的信号而大量的涌出洞穴, 而且它们这种疯狂的冲突为时过早。黄昏时仍有余光, 因此, 它们无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刹那间, 空中就布满了惊喜万分的军舰鸟、海鹅和海鸥。一对秃鹰瞪大着眼睛降落在海滩上。越来越多的反舌鸟急切地追逐着它们那在海滩上拼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 上帝!”我听到身后一个人____________ 的叫道, “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 抓住一顶垒球帽, 把小海龟装在帽子里, 费力地走进海水里, 将小海龟放掉, 然后拼命地挥动手中的帽子, 驱赶那一群一群的海鸟。
屠杀过后, 空中满是刽子手饱餐后的庆贺声. 那两只秃鹰静静地立在海滩上, 希望再能逮住一只落伍的小海龟作为食物. 此时, 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冲击着空荡荡的白色沙滩。
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____________了。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A.惊呆 B.沉默 C. 争吵 D.懊悔
【2】小海龟为什么“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用括号在文中画出对这一现象作出完整解释的一句话。
【3】作者在描写“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时, 恰当地使用了六个表示动作的词,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请用8个字作答)
【4】文中所指“空中的捕食者”是_________五种鸟
【5】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拼命”地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括的一项, 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小海龟生活在海里, 出世后必然回归大海。
B.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小海龟不拼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小海龟为了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6】文中“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
【7】文中加点词语“费力”“拼命”用得好, 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8】阅读本文最后一句话:“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这些人“沉思”的是什么?根据文章中心, 选择理解最深刻、最准确的一项, 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如果我们不惊跑那只反舌鸟, 就不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 是我们杀害了这些可爱的小海龟。
B.这位向导把小海龟从洞中拉出来, 实际上是帮助海鸟把更多的小海龟引出巢穴, 导致了这场悲剧。
C.做事情要三思而行, 鲁莽相助, 往往适得其反。
D.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违背它, 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1】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_______》,这是他的一篇描写______的文章。在梦里,“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如诗如幻一般。
【2】品读画“___”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倒影”一词表现了相对______(静止 灵动)的景物;“荡漾”则表现了______(静态 动态)之美。这优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______,那河水就像醇醇的米酒,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3】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结合下面给出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好的故事”象征意义的理解。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艰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写的《北京的春节》一文。“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让你想起前文中还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春节期间的高潮。
【2】文中画“﹏﹏﹏”的部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3】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你是怎样过春节或元宵节的?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分)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6、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20、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21、习作百花园
同学们,我们的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从下面几个字中任意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写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要记住给你的习作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可以以你选择的一个字做题目,也可以另外定一个题目。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50字左右。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哟!
心 戏 长 变 美 苦 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