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兰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积累与背诵。

    1.写两个表示内心不安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穷人》的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等。

    3.写出《回乡偶书》中抒写诗人久客伤老之情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3、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4、读下面的句段,注意它们的表达方式,完成填空。

    河水是我们的________,也是你们的________。你们应该像________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________

     

  • 5、我就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夺天_____ 

    _____走龙_____   _____笔生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如生   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精神。

    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_____________;夕阳鲜红,艳若_________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_________、绿草如_________等。

    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喜悦 B.壮烈 C.悲凉 D.哀怨

  • 7、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的资料,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为什么?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齐安城楼

    【唐】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1】请说说你对第2句中“寒”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还知道杜牧有哪些有关数字的诗句?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信息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赤壁鱼糕是湖北传统菜肴。其历史由来十分有趣:相传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因受伤而体虚,小乔精心用鲜鱼烹制了鱼糕为周瑜调养身体,营养又美味的鱼糕让周瑜很快恢复了元气。此后,随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鱼糕逐渐成为赤壁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材料二:赤壁鱼糕制作方法较为讲究、复杂,首先是选取肥大青鱼或草鱼去刺、漂洗,加以适量猪板油或白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姜等调料,拌匀后入笼蒸熟,即可食用,若切片搭配上肉九、猪肚、腰花、黑木耳、黄花等烹制菜品,更是佳肴一绝。

    材料三:清淳自然、皮黄肉白的赤壁鱼糕,不油不腻,酥软醇香。鱼糕深受百姓欢迎,被称为吉祥菜,有“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的寓意。赤壁有“无糕不成席”的传统,可见其文化底蕴深厚,而今鱼糕已成为赤壁乃至鄂南大地招待重要宾朋必备的一道风味美食。

    【1】关于三则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因为小乔为周瑜制作了营养又美味的鱼糕,所以鱼糕才成为赤壁人餐桌上一道美食。

    B.赤壁鱼糕的制作非常之简单,选用的材料只能是赤壁产的大青鱼,这样才显得贵重。

    C.鱼糕是道美味佳肴,有着不油不腻、酥软醇香的特点,是赤壁一带待客必备的美食。

    D.赤壁鱼糕是传统美食,是一道吉祥菜。寓意是吃了赤壁鱼糕的人能够步步高升。

    【2】老师布置了“制作鱼糕”的综合实践学习,乐乐同学应(       

    A.认真细致阅读材料二

    B.快速浏览材料二

    C.逐字逐句阅读所有材料

    【3】三则材料分别从几方面介绍了赤壁鱼糕,请照样子用四字短语进行简要概括。

    材料一:历史由来       材料二:_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__

  •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感冒颗粒

    【成份】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6克*10袋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克,一岁至三岁一次6-12克,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包装】10袋/盒

    【有效期】36个月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王军今年十七岁,感觉胃疼,可以选择服用小儿感冒颗粒。 _______

    (2)明明今年六岁了,对薄荷过敏,在患风热感冒后,可以在家服用小儿多感冒颗粒。________

    (3)小丽是一个九岁儿童,淋雨着凉头疼、发冷,流鼻涕、咳嗽,奶奶要给她吃小儿感冒颗粒,妈妈制止了奶奶,因为这种药不对症。 ________

    (4)在服用小儿感冒颗粒时,不可以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________

    (5)小儿感冒颗粒是针对儿童的药物,如需服用,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________

  • 11、读文段,完成练习。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屯活。

    A  

    B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

    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C

    若干年后,鲁滨逊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   )   忠实——(   )

    2.读短文,从A、B、C三处可以看出鲁滨遇到了许多困难,请分别简要地概括出来。

      A:  

      B:  

      C:  

    3.面对孤岛上的这么多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了,由此说明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12、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状:形状、样子。④ 乌:乌鸦。⑤文首:头上有花纹。⑥喙(huì):嘴。⑦其鸣自洨(xià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⑧少女:小女儿。 ⑨衔:叼着。 ⑩堙(yān):填塞,堵塞。】

    【1】抄写文言文中描写精卫鸟样子的语句___,精卫鸟原来叫____

    【2】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

    【3】读了这则文言文,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运用。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第一自然段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事物,表现它们在夏天里的变化,描写它们的“生长”。

    【3】这两段话中,作者三处运用了俗语和农谚。读一读,品一品,这些俗语和农谚能不能去掉?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 14、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林海音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zhā   )辫子,换

    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 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jiā   jiá)袄(是在夏天!),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 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āi ái)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

    (选自《城南旧事》)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夹袄     )的眉头     )的油鞋

    3   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4你认为作者的爸爸为什么不许小孩子乘车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去上学时,爸爸是怎么做的?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改成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练习。

    1.大家都被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2.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教室里一片欢腾。(改为比喻句)

    3.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执著地研究着。   (改为夸张句)

    4.杨利伟自豪地说:“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改为转述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儿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子。(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过去的时代,仁人志士用笔作战。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表达家国情。请按照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 (谁)让我感动

    内容要求: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了太多太多感动中国的人物,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人。他(她/他们/她们)是谁?有什么特点?做过哪件事或哪些事让你感动呢?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一件或几件事例来写,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