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佳木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代著名爱国词人_________写的一首吟咏_________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2.《花之歌》采用第_________人称的方式,分别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花还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它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充分表现了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操。

    3.《七律·长征》的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家,还是一位_________。这首诗对__________________作了生动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______精神。

  • 2、按要求填写词语。

    (1)写出描写场面的四字词语,如: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英雄形象的四字词语,如:坚强不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想象有关的四字词语,如: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诗句、名言点播台。

    (1)白居易用 , 这两句诗来赞美小草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莎士比亚的名言   告诉我们,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如果拥有各种美德,那么精神就会流芳千古。

     

  • 4、填空。

    (1)“时间”是有形的,古文中说:“日初出大如______,及日中则如______。”朱自清说:“太阳他有脚啊,______地挪移了,我也______跟着旋转。”“时间”往往也和鼓励联系在一起,陶渊明曾说过:“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认识了骑着鹅去旅行的小人儿______(人名)、经历了五次历险的调皮男孩______(人名),而作家笛福为我们展现了一位______(四字词语)的鲁滨逊。

    (3)“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______ 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学弈》一文采用______的手法写了两位学棋者的不同表现:“其一人____________;一人______,一心以为有______,思______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_____。”这个故事告诫我们______

  • 5、积累诗句。

    1.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

    4.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___,表现了石灰的_________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由______代词人_____所写的一首词。“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是词题。

    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________, 它的意思与“_______”相同。

    3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8、课外阅读我能行。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1】对“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两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2】对“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抒发了彻底打垮敌人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B.凭借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两小儿辫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运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翻译”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类画阅读。

    失小赔大

    1图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   )(      )(      )

    2从图中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件事的起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事的结果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句中写时间,为什么不直说钟敲了十一下,而是说钟“敲了十下,十一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快乐阅读。

    【材料一】民法典诞生

    2020年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材料二】“画”说民法典

    在租期内突然被通知房子卖了,必须立刻搬家

    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合同编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总则编

    【1】阅读材料一,写出两条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冰租了一套房子,租期到2022年10月。2022年3月的时候房东突然过来说房子已经卖掉了,让小冰赶快搬家。结合材料,小冰(             

    A.需要按照房东的要求立即搬家。

    B.不可以拒绝房东的一切要求,需搬家。

    C.可以根据合同继续居住,不必搬家。

    D.不需要搬家,但要支付双倍租金。

    【3】阅读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民法典自通过之日起实施。( )

    (2)7周岁的轩轩痴迷网络游戏,偷偷用父亲的银行卡充值5万元买游戏装备。他的父亲知晓后很生气,可以要求退款。( )

  • 13、阅读理解。

    和童年告别的时候,我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它在我的不知不觉中,悄悄地离开了我。

    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毽子、跳绳……我就忘记了自己已是20多岁的人。

    和他们在一起,我难忘啊!我幸福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诵读优美的古诗、散文,讲述孙悟空游太空的故事;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漫步,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姓高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松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画面,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我的饥俄就是“好奇症”呀!

    因为“饥饿”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开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小飞机;知道洋姓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样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知道了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上月宫去取桂花酒,到海里龙宮找龙王借宝剑……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我拆开收音机打了我两巴掌,隔壁李奶奶说这孩子长大了会闹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发作”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有趣、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七彩的童心把我带回到五十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歌唱!在舞蹈!它在我的心中不停地“折腾”着!

    【1】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 。这篇散文,看起来很乱,但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 ,接着写现在 ,再回忆 ,最后抒写自己的童心在跳动。

    【3】给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4】文中画“ ”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你一定有过像作者一样的“好奇症”,请举个例子写一写事情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练习。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 佛)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漂 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 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渠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 啼)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1】用“/”删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短文从( )( )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 )的特点。

    【3】读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①作者写庐山瀑布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句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来当一次广告设计师,为黄果树瀑布设计一句精彩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牛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富丽堂皇。  织女不喜欢。(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文题:《啊   这事儿》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写标点符号:可以是“?”,可以是“!”。2. 写作一篇叙事性的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