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填空。
(1)“戚”字共___笔,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
(2)“缘”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___画,“缘”字有四种解释:①缘故 ②因为 ③缘分 ④边;不解之缘的“缘”字应取___种解释。
2、积累天地。
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
2.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五彩是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我们要做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因为“惟有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5.站在奔腾不息的黄河边,我立即想到了刘禹锡《浪淘沙》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夜晚,与农民伯伯坐在田边,听着蛙鸣,谈着丰收,我又想到了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与运用。
1.朋友就要离别了,你一定是思绪万千,这时你可以运用哪句古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殉国家之急”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于谦的爱国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行清泪为思亲”也令我们荡气回肠。
4、挑三捡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与“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非得去当诗人不可!”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A.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去当诗人。
B.有哪条法律规定他非得去当诗人吗?
C.有法律规定他得去当诗人。
D.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他不去当诗人!
5、看拼音写词语。
yì rán chǎn píng è liè
( ) ( ) ( )
ní jiāng chà dào rě rén jī xiào
( ) ( ) ( )
6、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你能从诗句中提炼出三个成语来概括石灰制造的过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石灰来表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④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填空。
【2】诗中运用了 、 、 等修辞手法。
【3】诗词中“暖”字暗示了_______;“寒”字暗示了______________。
【4】诗中第②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 。
8、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由______代词人_____所写的一首词。“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是词题。
【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________, 它的意思与“_______”相同。
【3】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9、阅读课文《鲁滨逊漂流记》片段,回答问题。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jǐ jī)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jǐn jìn)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抄在横线上。_________
【2】请写出选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鲁滨逊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传真机。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习题。
(1)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请你联系课文来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一个最明显的表达方法是: 。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②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第②段主要介绍了故宫的_________和建筑风格。
【2】结合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六百年的历史。_____
(2)故宫有四座城门:南边神武门,北边午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_____
【3】片段中多处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这样表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4】片段最后一句说明了故宫的建筑有____、_____、______的风格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____________之情。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人恰当的词是( )
A. 无字的歌谣 B. 优雅的小曲 C. 山雨的余韵
【2】(2)文段描写的是哪个时段的山雨?请选一选。( )
A. 雨来时 B. 雨中 C. 雨后
【3】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 )
A. 山雨的声音 B. 山雨的色彩 C. 山雨的形态
【4】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 ,运用了 的手法来表达对山雨 之情。
【5】作者把 、 、 想象成“琴键”,把 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把此时的雨声想象成 。
【6】仿照画线句子想象写词填空。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______的丝线,编织出一块又一块_____的锦缎,每一块锦缎都张扬着生命的活力。
13、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皮鞋匠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是__________,想象到的事物是___________。
【4】选文中,第②③句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5】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得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1】第③节中加点字“参差”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第②节中的划线句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描绘了丁香的特点。
【3】第③节中的划线句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其变成比喻句)
(3)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语境,填写与“说”有关的词语但不要出现“说”字。
伯牙内心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9、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20、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21、 习作梦想谷。(请另附纸)
感动源于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动源于对真善美的爱,感动源于亲情,感动源于人之初性本善。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采集感动,一次流泪、一次脸热心跳、一次让自己顿时升华的天光云影,培养自己健康的精神,健全的人格,让它来滋养自己的感动。
自拟题目。叙写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或一个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