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2、写出同音字。
(1)jiāo ( )水 ( )石 ( )点
(2)mó ( )拜 ( )擦 描( )
(3)héng 权( ) ( )心 ( )竖
3、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他闰月生,五行缺土,所以叫闰土”,“五行”包括_______;小李五音不全,唱不好歌,“五音”又包括_______。
2.这学期,我们欣赏了古人笔下“野旷天低树,________”的空旷与悠远;体会了辛弃疾“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的喜悦;领略了“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美景;感悟了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的沧桑。
4、“幽雅”一词指______而雅致,“优雅”则指优美雅致。结合语境选择“优雅”或“幽雅”填空。
(1)淡淡的______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2)一阵微风吹过,梨花跳起了舞,像一位______的舞蹈家。
5、课文在线
1.《匆匆》的作者是_________,江苏扬州人,_______、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欧游杂记》《你我》等。
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课文选取的精彩片段写的是鲁滨逊初到岛上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思考。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的____________的生活;后半部分是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理性思考。
6、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7、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词中的“玉盘”指的是______,你积累的哪首古诗词中也用了这个比喻?请写下来:__________, ________。
9、课内现代文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
【2】用“ ”画出这一段中整体描写五个战士的语句,用“﹏﹏﹏”画出具体描写每个战士的语句。
【3】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上。
对五个战士整体的描写是_______(A.点 B.面)的描写,对每个战士具体的描写是_______(A.点 B.面)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A.突出了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的特点。B.不仅写出了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10、课外欣赏。
长城行 杨菁菁
在我幼稚的童年时代,我就常常坐在奶奶的膝上,倾听着奶奶给我讲龙的故乡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青青牧草,讲到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从鄂(è)尔多斯的千里戈壁,到塔克拉玛干的万里平沙;从那滔滔滚滚的黄河浪,到万里奔腾的长江水。奶奶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奶奶已经给我播下了对故乡向往的种子。终于,经不住我的再三请求,爸爸答应了我。
飞机徐徐地降在北京的首都机场,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沃土,那连绵起伏的群山,还有那热爱自由、追求和平的龙的传人。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我就让爸爸带我登上日思夜想的长城。这一条盘旋在群山之上、横贯东西的巨龙。在它的脚下,有野花的芬芳,有小鸟的欢唱;伫(zhù)立在这高高的城垣(yuán)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之下,一条随着群山伸展、跌宕起伏、横卧在华夏土地上的巨龙,正展开翅膀,朝着美好的明天,美好的未来飞去!虽然几千年来,这古老的长城饱经风吹雨打和连绵的战火的摧残,但它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站在这世界上最长、最坚固、最深厚的城垣上,手扶着冰冷的城砖,我眼前似乎出现了浓浓的硝烟,听到了隆隆的炮声……透过缭绕的烟雾,我似乎看到了一群群英勇的士兵,他们正在和来犯者厮杀。为了保卫自己亲爱的国家,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永久的和平……我从遐思中醒来,心里不禁赞叹:古代的长城,曾是战火纷飞的战场,而今日的长城,却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游览胜地。
俗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长城最陡的一段,爸爸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我骑在一头毛茸茸的大骆驼上,眼睛望着远方,在眺望着这迷人的江山。我珍爱它,它记载着我一生之中第一次登上长城的经历。现在,我把这张相片装在镜框里,每当看到它时,我就想起第一次登上长城的情形,而长城和伟大祖国的形象,已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极目远望:
跌宕起伏:
2.文章表达我领悟。
(1)短文第四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联想的表达方式,请你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并作出简要标注。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也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从 到 ;从 到 ;从
到 。
3.短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我”(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听故事思祖国、
和 的过程,表现了“我” 的思想感情。
4.此番“长城行”寄予了作者美好的遐想,令他魂牵梦绕。如果若干年后作者再次回到祖国故土,来到黄河又会用什么语言来记录和赞美它的“黄河行”呢?请你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
11、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然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嘀嗒,嘀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常 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汇 会)成了满满一盆水。望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周总理小时(后 候)学习很(怒努)力,他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写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向 像)往(常 长)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知识在于积累”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有小水滴的精神,我们的知识一定会更加丰富。
【1】用“\”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画去。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
(2)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
【3】把第1自然段中“一下子明白了”换成一个成语是: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今天的这件事”指________。
【5】“小水滴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
《海底两万里》节选
珊瑚是一群聚集在易碎的和石质伪珊瑚树上的微生物的总体。这些珊瑚虫有一种独特的繁殖力,像枝芽滋生一样,它们有自己本身的生命,同时又有共同的生命,所以这种情形好像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主义。我知道最近关于这种奇怪的植虫动物的研究结果,照生物学家的很正确的观察,珊瑚虫在分支繁殖中就起矿化作用。对我来说,去参观大自然种植在海底下的一处石质森林,实在是最有兴趣不过的了。
尼摩船长走入一条长廊般的黑暗过道,从这条倾斜的过道,我们到了一百米深的地方。我们的蛇形玻璃管中的光线,照在这些天然的凹凸不平的拱形建筑物上面,照在像水晶烛台一般安排着的、火星点缀起来的下垂花瓣上,时时发生魔术般迷人的力量。在珊瑚的丛枝中间,我又看到一样新奇古怪的珊瑚树,海虱形珊瑚,节肢蝶形珊瑚,又有些团聚成堆的珊瑚。有的是青,有的是红,真的像是铺在石灰地上的海藻。这些珊瑚堆,生物学家经过长久的讨论之后,才明确地把它们列入植物中。
【1】《海底两万里》是一本_______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2】选文中“我”看到的珊瑚生活在_________,它们的形状有__________形、___________形,还有些________。
【3】请用“______”画出表达“我”心情的一句话。
【4】请结合选文,提出两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
【3】用线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
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结(节选)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第①段划直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拟人 比喻 B.拟人 排比 C.比喻 排比 D.比喻 夸张
【2】第①②段描写丁香的角度是( )
A.形状 香味 B.形状 声音 C.色彩 香味 D.色彩 形状
【3】第④段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是( )
A.欣赏古诗,赞美古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B.为了说明丁香不适合在雨中欣赏。
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芭蕉的形象,用丁香反衬芭蕉在雨中更加美丽,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D.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4】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香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B.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C.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D.作者以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映衬出丁香的雪白、甜香。
【5】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尼尔斯使劲地把马丁拖到湖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逃不出我的手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19、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命题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亲人的关爱、老师的教诲、朋友的鼓励,也有陌生人的帮助、奉献和付出。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请以“我想说声谢谢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本题同时考查卷面书写,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2)半命题作文
请展开合理想象,以“我梦见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本题同时考查卷面书写,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