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詹天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他主持修筑的____________铁路干线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
(2)季羡林先生在《怀念母亲》一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驱者的热血__________________,神州才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句子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_______,显示出的颜色是____。
2.“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的意思是_。
3、看拼音写词语
jīnɡ kǒnɡ wàn zhuànɡ xiāo shēnɡ nì jì nónɡ zhuānɡ dàn mǒ fù yú wán kànɡ
( ) ( ) ( ) ( )
ɡē sònɡ yín sònɡ jiǔ xiāo yún wài miè shì ɡuānɡ jié xuàn lì qiǎo wú shénɡ xī
( ) ( ) ( ) ( ) ( ) ( )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__________)
2.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__________)
3.指心里七上八下心神不定。(__________)
5、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 咏梅》)
6、读古诗完,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还(huán hái)来就菊花。
【1】在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古诗补充完整,并用“√”标出“还”字的正确读音。
【3】诗中“鸡黍”“桑麻”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
A.美味的鸡腿 B.丰盛的酒菜
C.桑树和芝麻 D.泛指农事。
【4】读古诗,我们仿佛能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①吟: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等闲:________________ ④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千锤万凿,(____)烈火焚身,(____)粉骨碎身,我(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使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5】前两句诗将“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进行对比,衬托了石灰的_______;后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的追求。
9、课外阅读。
让爱有释放的地方
①到邻近城市出一趟短差,乘最早的一趟火车。车上都是早起到钢厂上班的工人,好多人都坐在座位上昏昏地睡着。一个男的来回在车厢里遛着,形迹可疑,我有点担心。
②旁边一个女孩把包放在桌上,坐在座位上睡着。那个男的又过来了,我便假装眯着眼,看他有什么动作。男人走近了女孩,我的心立刻揪了起来,他直接拿走了女孩放在桌子上的包。我看他膀大腰圆的,自己这单薄的身体恐怕吃不消,只好看着他出了这节车厢……
③我急忙叫醒了女孩,急切地对她说:“妹子,快醒醒,你的包被那个男的拿走了,赶紧找乘警。”女孩睁开眼,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那个男人,说了句“没事”就又睡了,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我有些纳闷又有些气愤,反正不是我的东西,丢就丢吧!
④一个小时后,车要到站了,女孩醒来梳妆。我很奇怪为什么她的包丢了不着急。就在这时,那个男人手里拿着包回来了,直接对女孩说:“以后睡觉时守着包,下次我可不替你看了。”女孩笑着对他说:“嗯,大哥,谢谢。”男人丢下了包……看来,我是虚惊一场,他们应该认识。
⑤男的走了,女孩坐到我对面,笑着对我说:“大哥,他不是小偷,他精神有问题。”“什么?”我有点不相信。“他也是我们钢厂的。10年前的一天,他老母亲病重,大家借钱给他为老母亲治病。那天早上,他带着借来的6万块钱坐车回家,可他由于太累,坐在车上睡着了。他醒来时发现钱被人偷了,一股急火,精神就出了问题。从此,他就在这趟车上天天给大家看包,只要谁睡着了包放在外面,他都会提走,车快到站时再发给大家,东西从来没少过。长期以来,我们也形成了默契,总会有人把包放在桌上……我们也想让他的爱有释放的地方。”
⑥听了女孩的话,我的心潮突然一阵翻涌,感动得快要落泪。这个男人虽然精神出了问题,但却占领了精神世界的高地,而那些懂他的人们,也在他精神的世界里,撒播着爱的种子。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的内心不断变化起伏着。请将“我”的心理变化叙述完整。
(1)_________
(2)看男子拿走了女孩的包,“我”着急却不敢阻拦。
(3)_________
(4)看到男子把包还给女孩,“我”认为他们相互认识。
(5)得知了真相,“我”感动不已。
【2】文中画线句分别对女孩的______和______进行了刻画,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
【3】第3自然段中“我有些纳闷又有些气愤”,“我”纳闷的是______,气愤的是______。
【4】文中第______自然段交代了男子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
【5】与精神失常的男子的做法形成默契的是乘车的人们。人们的做法是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10、读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在这位著名画家的笔下,这样的一[幅 副]画面渐渐清晰起来:天空是chún jìng( )的蓝色,远处是wēi wēi( )的群山,近处是rú yīn( )的草地,清晨的一lǚ lǚ(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撒 洒]下来,长椅上[坐 座]着一个少年,他正看着yuè pǔ( )吹[奏 凑]一首动听的曲子,连那些小动物都被吸引了,仿佛táo zuì( )在优美的乐曲声中。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 ]”里选择正确的字,用“○”圈出来。
11、课外阅读。
山雨
①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②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③沙啦啦,沙啦啦……
④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⑤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⑥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⑦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⑧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⑨丁——冬——丁——冬……
⑩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
A.雨中——雨后——雨来
B.雨来——雨中——雨后
C.雨后——雨中——雨来
D.雨来——雨后——雨中
【2】第⑤段描写了雨至山林时的声音特点,作者将___联想成___,将___想象成___。
【3】第⑥段画线句子中的两个“流进”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和第⑨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____和____。
A.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停顿
【5】这篇短文从___和___的感官角度展现出了山雨所带来的___和___,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______之情。
12、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回答问题。
(一)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倒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
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她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二)
一年暑假,我去外婆家玩,外婆伸手给我摘下一颗似圣女果那样的小果子。它并不诱人,软软的外壳青上发紫,好像刚被打了一顿,却依然露出了“白白的牙齿”。我一尝,啊,真好吃。
我问外婆:“这是什么?真妙,味道棒极了。”外婆告诉我:“这是无花果。”我看那无花果树,它不像杨树那样高大挺拔,也不像桂花那样香飘十里,更不像梅花那样美丽多姿。它默默无闻地生长着,从不炫耀自己,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奉献出了自己的爱。
(三)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这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1】品读这组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物
| 物的特点
| 想到的人
| 人的品质特征
|
|
|
|
|
|
|
|
|
|
|
|
|
【2】这组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各种事物都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美,善于观察的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踢鬼的故事
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在故乡绍兴教书。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六晚上才回家。
有一天下午,因为在学校处理一些事情,鲁迅回家时天已经黑了。为了赶时间,他就抄小路走,这条小路比走大路近得多。但是,走小路要经过一片坟地,那里灌木、杂草丛生,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大树,树上栖息着几窝乌鸦,显得阴森森的。平时很少有人走,晚上就更没有人了。
天不算太黑,月光透过云层照着远近的荒草乱石。地上的野猫,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一两声难听的叫声。鲁迅急急地走着,快到那一片坟地了。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座坟前立起一个白影,而且慢慢地高起来。鲁迅以为看花了眼,又仔细地朝那里看去,白影忽然又缩下去了,而且时而大,时而小。鲁迅是学医的,不相信有什么鬼魂,但眼前的怪影也不免使他有些紧张,心里扑扑地跳。他壮大胆子,继续朝前走。
离那个影子已经很近。再走几步就可以从旁边过去了。忽然白影移动起来,转到一座坟后缩了下去。鲁迅越发生疑了:看来这个“鬼”怕我,躲起来了。你越躲,我偏要看看。于是他大步赶过去。
“什么人!你在干什么!”说着,鲁迅飞起一脚,朝那个缩作一团的东西踢过去,只听“哎哟”一声,白影叫了起来,站起来逃走了,身上掉下来一块白布。原来这是个盗墓的。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
【3】你能说一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当代神农氏(节选)
1987年3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
20世纪60年代初,饥饿,像阴天蒙蒙的雨雾,笼罩在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中华大地上。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他脑海里突然萌发出一个惊人的念头: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开始了前无古人的科学实验。中华大地正在孕育着一个当代的“神农氏”。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这时水稻扬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他找啊,找啊!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十多天过去了,雄性不育植株无影无踪。连续十几天烈日烤晒,袁隆平的皮肤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最后,他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把这株稻子取名为“野败”。国际上叫它“WA”。袁隆平,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从那以后,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日落黄昏;不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命运,总是朝敢于向他挑战的人微笑。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1975年,袁隆平科研小组培育的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郁郁葱葱的杂交稻,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从1976年到1989年,累计推广杂交稻7.6亿多亩,增产稻谷2亿吨。在当今的中国,有60%的水稻产量,源于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世界震惊了!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结出了丰硕之果,它们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最高的增产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199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占全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短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馥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按 顺序,讲述了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试验经历了三个过程。分别是:
【3】“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部分,简短又独立成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你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补充资料,结合选文内容想一想,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为“当代神农氏”?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神农氏——我们的祖先炎帝将各种树木花草挨个挨个地亲自品尝,选出了人们可以吃的高粱、谷子、豆子和稻谷等五谷杂粮。后来他又发明了耒、耜,让更多的人学会耕种。神农氏的子孙,从此得以生存延续。 |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例句,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写几句话,写出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弟弟摆弄新玩具 小海在观察蝴蝶 小珠在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鱼儿在池塘游着,荷花随风摆动。(采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扩句)
(2)晴朗的夜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缩句)
18、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 我被聘为北大生物副教授一职。(改病句)
(2)农业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十分巨大。(改病句)
(3)我被其他孩子“选”成了班长。(改为反问句)
(4)人类被很多疾病困扰。(改为感叹句)
21、习作。
在中华汉字中,读音为zhì的有不少,如至、志、秩、制、质、治、智、稚……请选择其中一个你感受最深的zhì字,写一篇作文。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2)可以写现实生活,也可以写想象世界;(3)重点部分写具体;(4)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5)书工整,字数400以上,写完后读一读,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对错误的或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保持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