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内外知识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__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诗词之韵:“________,还来就菊花。”是诗人孟浩然的美好预约;“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是诗人王安石想象山水有情,与湖阴先生早已缔结的深厚情谊;“_________,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豪言壮志;“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写出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 险恶(wù è)
归宿(sù xiù) 不禁(jīn jìn)
3、填空。
(1)鲁迅,原名( ),浙江( )人。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 )》,散文集《( )》,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 )的重要参与者,中国( )的奠基人。
(2)《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主要情节:相识一相处一分离。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 )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3)课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依次介绍了( )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重点回忆了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新鲜事指:雪地捕鸟、( )、看瓜刺猹、( )。其中,“( )”这件事叙述得最详细。
4、根据所学填空。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李纲)
(2)漫游书海,诗词的魅力让我沉醉: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仿佛看到了绿树红花的江南美景;刘禹锡的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让我仿佛看到了从天际边滚滚而来的蜿蜒的黄河;而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体会到稻子丰收,蛙鸣悦耳的夏夜风光。
(3)“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出自课文《少年闰土》,文章选自_____写的短篇小说《_____》,句中的“希奇”事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A技高一____ B_____空心思 C别出心_____ D威风________
E弄巧成____ F____台楼阁 G井然有_____ H怒气________
(1)与“独具一格”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形容想尽办法的词语是________。(填序号)
(2)再写两个与词语F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本来有意露一手,慌乱间反倒____________,把盐当糖撒了。看着妈妈那____________的脸,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选词填空,填序号)
(4)用词语A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把诗句、题目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饮酒》 孟浩然
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 《入若耶溪》 王维
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王籍
7、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____。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之情。
A.喜爱秋天 B.热爱祖国 C.热爱大自然 D.思念家乡和亲人
【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最能概括青松特点的是( )。
A.挺且直 B.高洁、挺直 C.高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
A.坚强、勇敢、不畏艰难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
B.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希望的精神品质
3.《青松》和《苍松怪石图题诗》都描写了青松的品格,《青松》中赞美松树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松怪石图题诗》中赞美松树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都表现了作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精神。
9、阅读《看不见的爱》一文,完成文后习题。
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八九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地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⑵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胶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⑶我走上前去,对他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⑷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⑸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谢谢,不用!”她停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⑺我怔住了。
⑻半晌,我才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⑼“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⑽“呵……”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⑾“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⑿我沉默了。
⒀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⒁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⒂他只知道大致方位啊!
⒃夜风轻轻袭来,蟋蟀在草丛中吟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啪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没有什么区别。
⒄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⒅我想,“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向回走去。
⒆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2、14小节)写了母亲的“微笑”,一处(5小节)“笑了笑”,同样是笑,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两处“微笑”表达出母亲____________;一处“笑了笑”,表达出母亲_________。
【3】仔细阅读⑶~⑿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怔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位盲孩子最终成功地用弹弓射碎了玻璃瓶,你知道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吗?请快速通读全文,着重阅读⑾、⒀、⒁、⒃、⒄自然段,写出三条。
① ;
② ;
③ 。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请用三、四句话写下来,要求至少用上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吻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阿尼帕妈妈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在文中词语的近义词。
困难——( ) 团圆——( )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说话断断续续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来
自( )个民族,现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人。
4. 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
5.读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最想对她老人家说:
11、课外阅读。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新年音乐会如期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沉浸(qìn jìn)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精湛(zhàn shèn)的演奏中。
最后一曲是保留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响起,一些观众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的节奏鼓起掌来。这样一来,另外一些观众难免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把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惹恼了。要知道,欣赏交响乐是绝对不能影响演奏的,即使因演奏精彩而鼓掌,也得在一曲完毕后。这是规则。
专注于指挥的卡拉扬听到了身后的掌声,那一刻,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转过身,挥挥手里的指挥棒,眨眨眼,示意观众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鼓掌。
观众悬着的心放下了。顿时,台上台下,掌声和音乐水乳交融。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框 眶)。
从此,每年的新年音乐会,到了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便以掌声和乐团(融 溶)为一体。这也成为音乐会最值得期待和最受欢迎的时刻。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有时候,打破貌似牢不可破的规则,反而收获了更多的惊喜。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音节和汉字。
2.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激动( ) 期待( )
(2)反义词:精彩( ) 欢迎( )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情不自禁”的词义:
(2)用“情不自禁”造句:
4.专注于指挥的卡拉扬听到了身后的掌声,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用浪纹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谈一谈,你对“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这句话的理解。
12、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坚持
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4年来未登上拳台的拳王阿里此时体重已超过正常人的体重二十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已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他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在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都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只有出的气了。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カ气,不如说在比毅力,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他知道此时只有在精神上压倒对方,オ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残存着体力。
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他将此信息传达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手臂,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较量______ 当即______ 不寒而栗______ 抱憾终身_______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杰出的人物一批批涌现——(__________)
②后悔遗憾一辈子——(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照样子补写句子。
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毅力才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拳王阿里至关重要的一场比赛,可全文竟没有一句双方对打的描述,这是因为,本文的主题是赞颂阿里___________,所以不需要记叙_____________。
13、文学类文本阅读。
微笑的可乐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 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灰飞烟灭: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画线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第④段,“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这一句中“一座山”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从“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阅读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yù)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 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火热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专心致志:
身体力行:
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填空。
(1)陆游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 诗人。
(2)陆游做诗的诀窍,用一句诗概括就是 。
4.细读此文,说说主要内容。
5.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16、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圆月。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希奇的事,让我羡慕。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写一句话,用上一个或者两个分号。
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①地球是无私的,他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女孩被奶奶抱起来,搂在怀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1.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中,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2.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③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在45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