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代替句子中划线部分的意思。
囫囵____枣 别出____裁 张____李戴
____经风霜 聚精会____ 惟妙惟____
1.有的同学读书总是不加分析,笼统地接受。______
2.从旧社会过来的很多老人都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______
3.我们读书时,千万不能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______
2、看拼音写汉字。
狂wàng_______ 保zhàng_______ 坚rèn_______
zēng______恨 kuì______败 yì______制
3、名句积累
《增广贤文》:______,胜读十年书。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
《淮南子》:______,不必法古;苟周于事,______。
4、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课外书名 | 情节 | 人物 | 性格特点 |
《_______》 | 有一次阿廖沙出于好奇,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大病一场。 | 外祖父 | _______ |
《_______》 | 雨来为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经受了鬼子的严刑拷打,最后脱险。 | 雨来 | 勇敢、机智 |
《_______》 | 洛佩蒂为了救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自己却被车子轧伤。 | 洛佩蒂 | 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通过写夏天来临时,各种____和____迅速生长的变化,极好地呈现了夏天这一季节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2.《盼》一文围绕“盼”字,真实地再现了“我”急切盼望_______,盼望______,盼望能够穿上妈妈送给自己的雨衣在雨中去上学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急于______的心情。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释】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呼唤。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庭院中。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____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____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幽静。 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____
7、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_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_)
③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①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③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④垂两足,桂树何团团⑤。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⑤团团:圆圆的样子。
【1】这首诗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____”的____代诗人李白,他与____合称“大李杜”。还有一位被称为“诗鬼”的诗人,他是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和“____”,十分稚气可爱,语言简朴,比喻风趣。
【3】写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的意思。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
9、课外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前。我便问老爷爷:“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他看了我一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拖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读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像一片片红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团团火焰,映红了幽静的山野,她默默地点缀着大自然,散发出阵阵芬芳。那么美好,那么可爱。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国走向胜利的象征吗?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根据积累,解释下列词语。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容笑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作者展开联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作者为什么爱杜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杜鹃花寄托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第一届冬奥会于924年在法国夏慕尼举办,当时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94名运动员参加4个项目的角逐。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因此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到2009年1月为止,现代冬奥会的项目包括14种项目: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越野滑雪、滑板滑雪、北欧两项、现代冬季两项(滑雪+射击)、雪橇、雪车、速度滑冰、短跑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
材料二:
材料三:北京冬奥会会微名称“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2019年9月17日晚7时25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精彩亮相,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也象征着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 )
②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
③现代冬奥会的项目包括14种,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两大类。( )
【2】从材料二中得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_________年在_________举行。
【3】阅读材料二、三,我知道了冬奥会吉祥物叫做“冰墩墩”,是以_________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象征着运动员_________的身体、顽强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_________、_________是冬奥会的特点。
【4】按要求写一写。
作为一名非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小学生,你会做点什么呢?(至少1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为了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请阅读下面短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场,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个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出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参加这次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都记住了1952年10月12日这个日子。
【1】文中加点的两个“才”字表达的意思不同,联系上下文思考,第一个“才”突出了____,第二个“才”突出了_____
【2】快速默读文本,请你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要概括全文主要内容____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1952年10月12日这个日子,你认为这样写的是为了_____
【4】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邱少云这个英雄形象,你觉得需要再去搜索哪方面的资料来帮助你理解?
(1)____
(2)____
【5】文中从“我”视角来写出了邱少云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找不到”“千斤巨石一般”等描写让你感受到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
【6】读完文本,你最想和邱少云说的一句话是:___;你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_____
12、课内品析。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短文出自课文《山中访友》,作者__________。通过默读短文,我知道这段话把 比作“朋友”,描写了 的情景。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还有可能跟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模仿课文写法,续写一两句话。
13、阅读《草原》选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为什么选文中说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请分别写在横线上。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既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请你也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自己看到的某处景色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材料一)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jué chá( )他去得匆匆了,仲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______。(选自朱自清《匆匆》)
(材料二)小学毕业后,这个暑假应该如何度过?下面是一位小学毕业生制作的署假学习日计划表。
时间 | 内容 |
7: 30 | 起床、洗漱、吃早餐 |
8: 30 | 晨读 |
9: 30 | 阅读、写作业 |
10: 30 | 看教育类电视、做家务 |
11: 30 | 画画 |
12: 30 | 吃午餐、午睡 |
14: 30 | 阅读、写作业 |
15: 30 | 弹琴、做家务 |
16: 30 | 打乒乓球、跑步 |
18: 30 | 吃晚餐、做家务 |
19: 30 | 阅读 |
21: 30 | 睡觉 |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材料一)中的词语和句子。
【2】时间的流逝看不见,摸不着,作家朱自清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表达真实的情感?
______________
【3】请模仿(材料一)中最后一句话,用上(材料二)表格中的某三项内容,写一句也包含分号的句子,描写暑假时间的流逝。
______________
【4】某班同学见到(材料二)后引发辩论,有人赞同这份暑假计划表,有人反对。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5、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6、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下划线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本准备礼物。(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边饺子里浸透着浓浓的母爱。(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边饺子里,有深深的母爱。花边饺子里,有我们对妈妈的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没有忘记心中那个秘密使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老人很小心地来到湖边的围栏旁。(缩句)
(2)尽管困难有多大,我们还能克服。(改病句)
(3)海洋里的鱼非常多。(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难道你不知道吗?(改为陈述句)
(5)柳树长出了嫩芽。(改为拟人句)
19、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甜、暖、悔……)。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中的故事。
要求:(1)可以用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题;(2)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