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长期在某一种自然条件或者一种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______)
2.短促而频繁地振动。(______)
3.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______)
4.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高望重 专心(_________)志 语重心(_________) (_________)扬顿挫
见微知(_________) (_________)囵吞枣 舍本逐(_________) 司空见(_________)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4、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吟咏陆游《示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让我们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吟诵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和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又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景色的秀美;古诗作品中也不乏充满哲理的诗句,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当局者迷,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他飞奔回客店__花了一夜工夫__把刚才弹的曲子__月光曲__记录了下来__
6、读古诗完,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还(huán hái)来就菊花。
【1】在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古诗补充完整,并用“√”标出“还”字的正确读音。
【3】诗中“鸡黍”“桑麻”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
A.美味的鸡腿 B.丰盛的酒菜
C.桑树和芝麻 D.泛指农事。
【4】读古诗,我们仿佛能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它作品《________》。
【2】请用“﹏﹏﹏”画出本诗的中心句。
【3】画“ ”的诗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
【4】你还知道其他的爱国志士吗?请列举两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胧月: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独:_________________
【2】六(1)班同学就这首诗在学习群里展开了讨论,请你指出错误的说法,并说明依据。
我觉得第_____位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狼牙山五壮土》片段,按要求做题。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依次补充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 遥望 热情
B.屹立 眺望 激动
C.屹立 遥望 激动
D.屹立 俯视 激动
【2】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小标题的一项是( )
A.英勇跳崖
B.引上绝路
C.痛击敌人
D.接受任务
【3】在□中补充正确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4】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位壮士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①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担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③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是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汪汪的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 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④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⑤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
【1】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
兴奋的是________;担忧的是________。
【2】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他要告诫“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草会开花?请列举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日。
捡到金子之后
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①,哪怕很小。
这天,牧童又上山了。
望着人迹罕见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到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
“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它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乞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②。”牧童自豪地说。
【1】作者围绕"金子"这一线索精心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请你在括号中填写相关情节。
希望得到金子--(_____________)---金子带来的厄运--(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开头和结尾两处加点的“金子”的含义。
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饰店老板接到了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和"瞟"等词语描写他.这些词语写出了首饰店老板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士留下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与前文相应,请将前文中与之照应的话摘抄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牧童从开始"抱"这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在地下,他先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 狂舞在你面前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声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烁的瞳人儿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 爆出 一场多么壮阔 多么豪放 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
(1)多读两遍,再来加上标点。
(2)在描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时,用了许多比喻句,如把“斜背响鼓的后生”比作 ,把“急促的鼓点”比作 ,把“飞扬的流苏”比作 ,把“蹦跳的脚步”比作 ,把“闪烁的瞳人儿”比作 ,把“强健的风姿”比作 。
(3)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气势恢宏,增强了文章感人的力量。请你来仿照文中的排比句来写一写。
(4)请你来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
13、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诗云:“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作者表面上描写的是陷于孤独困境中的杏花,实际上是通过对杏花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决心,体现作者在同一处境(严寒风雪)下的情感精神与理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是赞美杏花的美丽,用杏花那迷人的身姿隐喻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美好憧憬。而“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表面上描写的是杏花被东风吹落,却毫无畏惧的事实,实际上是意在表达诗人面对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短短二十八个字,融景、感触、抱负于一体,蓄意深切,意蕴深长,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1)《北陂杏花》是通过写( ),反映了贬居江宁之后的心境下对于虚静的审美理想的追求,表明( )与人生操守。
(2)全诗共四句,前两句( ),对杏花的赞赏;后两句( )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
14、张学良与张大千的“书画奇缘”
青年时的张学良与张大千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张学良是叱咤风云、统率三军的少帅,张大千则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有趣的是,这两位身世经历、禀赋才能截然不同的文武奇才,也有一段颇为有趣的书画奇缘。
20世纪20年代后期,张大千的国画在北平(即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已颇有声名。当时他的画并不出类拔萃,但他仿石涛(清初著名画家)的画作已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令当时上海、北平等地的许多自称“目中有神”的著名鉴赏家相继上当。
当时张学良耗巨资从各处搜罗了不少石涛的作品,其中有很多便是张大千的仿作。后来,社会上盛传大半石涛“真迹”乃是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张学良也为自己大上其当而感到震惊。但他并未大怒,反而极想结识一下这位比自己大两岁、能把假画模仿得天衣无缝的“假石涛”。
20世纪30年代初期,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调北平任国民军海陆空副司令。翌年,张大千北游故都,客居长安客栈。张学良听说后,便柬邀张大千吃一顿便饭。友人告诉张大千,恐怕是“鸿门宴”,担心张学良要算假石涛画的那笔账。张大千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临行前嘱告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托人打听关照了。
与张大千同时赴宴的还有北平书画界的名流。张学良对张大千颇有礼贤下士的谦恭之风,张大千这才消除了顾虑。酒席之间,张学良谈笑风生,不问“石涛”,才令张大千放下了心里的“石头”。但张学良也点了张大千一下,他曾拍着张大千的肩头对其他客人以介绍的语气说:“这位便是仿石涛的专家、鼎鼎大名的张大千,我的收藏中就有好多是他的杰作。”这就是张大千与张学良第一次带有戏剧性的相识情景。从此,他们交上了朋友。
后来,张大千曾以石涛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潭》赠给张学良,画中题了一首借景寓意、颂扬张学良雄才大略的诗。诗中写道:“天绅亭望天垂绅,智如亭见智慧水。风卷泉水九叠飞,如龙各自从潭起。”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学良为什么想结识一下“假石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大千为什么对张学良的邀请有顾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张学良对张大千的敬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张学良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出几句关于友谊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被”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16、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改为“把”字句:
(2)几个唯一的听众在倾听我的弹奏。
修改病句:
(3)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善待它。
改为反问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9、爱心是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构成一组排比句)
20、(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
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被”字句)
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
21、习作风景线。(请另附纸)(30分)
在我们的成长中,心中常会为有伟大的祖国而骄傲,也会因有越来越美丽的家乡而欣喜,还会为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一群人)而感动……请你以“ ,我为你自豪”为题,写一习作。要求: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