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译《勉谕儿辈》中的句子。
①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1.例:苍苍茫茫(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例:可歌可泣 (ABA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例:沉甸甸(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例:开心开心(ABA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照样子写词语。
1.千里迢迢 含情脉脉______________ 2.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
3.妙不可言 势不可当______________ 4.伸头缩颈 摇头晃脑______________
4、佳句赏析。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5、写出反义词
陡峭——________ 沸腾——________
模糊——________ 隐藏——________
6、阅读诗词,完成下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首联中的“岱宗”是泰山的别名。 B.颔联“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绵长。
C.颈联描写归鸟,交代了时已薄暮。 D.尾联描写了诗人登上山巅之所见。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 ,清风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茅店社林边, 。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
别枝:_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
【4】用“___”画出词中描写农民丰收喜悦的句子,并解释其意思。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天地本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护天阙高且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苍松怪石图题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诗。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2】形容口才好的成语还有: 、 、 、
【3】“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指的是什么?它蕴含了谭千秋怎样的精神?
【4】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③(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写皮鞋匠听着琴声引发联想的句子是______(填序号)
【3】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脑海里浮现出三幅奇丽的画面,请你各取一个名字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这段课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回忆整篇课文说说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段文字没有一个“穷”字,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穷”?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这段文字,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桑娜的勤劳?
____________________
(5)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欢乐岛。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走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并写在下面。
①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
②绝路:____________
【3】找出能表明五位壮士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的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腊八粥
①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③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庙煮来供佛的——— 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④ 我的母亲是 1930 年 1月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 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 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⑤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⑥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
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⑦ 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979年2月3日凌晨
【1】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的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横线
【2】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 ____ 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请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并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
(2)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 1976 年 1 月 8 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
【4】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 ⑤ 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 ( )
A. 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 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 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5】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 、 和 三件事串连在一起
15、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到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改为 “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20、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请你从风土人情、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等方面向游客介绍一下美丽的大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