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下面的例句,加上标点后使意思表达效果不一样。
例: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1)我同意他不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女排打败了塞尔维亚女排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
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否定——(______) 赞扬——(______) 承认——(______)
骄傲——(______) 固执——(______) 幼稚——(______)
4、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六月六,( )。
(2)( ),割谷喂老牛。
(3)人也是一样,要( ),赶热天,( )地用力地长。
(4)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 )。望着望着又( )起来。( )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 )留到明天吧。
(5)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 )雨帽,又( )袖子,把雨衣( )得( )响。
5、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盛开”的意思,让语言更有趣味。
花园里,清丽的桃花欣然怒放,热情的杜鹃花____________,娇艳的海棠_____________,到处花香醉人。
6、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
【6】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从诗的前两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姓名),诗句“日暮客愁新”中“客”是_____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_____”,时间是“_____”。(用原文回答)
【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愁思的五言绝句。
B.一二两句直接抒发日暮无归的惆怅。
C.三四两句由近观到远眺,寓情于景。
D.统领全诗的是一个“愁”字。
9、课内阅读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 暄)染,不用墨线(勾 钩)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又叫人____,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把文中的划横线部分的词语补充完整。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去。
【3】用横线划出描写羊群的比喻句。
【4】这个片段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文章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面对大自然时_______的心情。
10、阅读下文,完成第习题。
外婆的蚕宝宝
①那年的夏天,囡囡4岁。妈妈要回城里,只好把囡囡托给外婆。
②囡囡不肯午睡。外婆坐在床边,一边给囡囡打扇子,一边轻声唱扇子歌:“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囡囡睡着了。
③外婆养蚕,囡囡帮忙喂桑叶。外婆说,新蚕很娇气,只吃芽尖的第二片叶子。以后,新蚕长大了,可以吃第三片,第四片……等吃到最后一片叶子,就可以吐丝了。
④囡囡早上醒来时,外婆已经采完桑叶回家了。
⑤蚕宝宝吃饱了就睡觉,头眠,二眠,三眠,每睡完一觉就胖一圈。三眠之后就是老蚕。老蚕吃起桑叶来,沙沙沙,像下雨一样。这是养蚕人最辛苦的时候。外婆每天夜里要起来好几次。
⑥快到端午了,老蚕不再进食,身体变得透明。外婆说,囡囡你看,蚕宝宝肚子鼓鼓的,都是要吐的丝。
⑦卖茧子那天,外婆天不亮就起床,去镇上的茧站。中午,外婆回来了,笑眯眯的。囡囡____过去,在外婆的布口袋里乱掏。掏出一盒彩色蜡笔,一个好看的本子,还有一件花衣裳。
⑧梅雨天到了,外婆在灶前烧饭。囡囡在门里望着廊下的泥地,水花溅起,远处的稻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幽绿。仿佛连日脚都变慢了。
⑨外婆病倒了。囡囡跑去外婆床边。外婆摸着囡囡的头说;“外婆死了,囡囡就看不到外婆了。”囡囡睁大眼睛:“什么是死呀?”
⑩外婆笑了:“人死了,就像蚕宝宝吐完了丝,躲在茧子里面,蚕宝宝咬啊咬,等咬开茧一个口,蚕宝宝就飞走了。人也会飞走的。”
⑪“外婆不要飞走。”
⑫“乖囡。外婆会在天上看囡囡。”
⑬囡囡每天早上跑去看外婆:“外婆外婆,你死了没有呀?”外婆摇摇头:“还没有呢。”满脸的褶子堆出一个笑脸,“外婆舍不得离开囡囡呀。”
⑭外婆一天天瘦下去。到后来,外婆说不出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囡囡。六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
⑮那天家里来了好多人,有人一进门就放声大哭。囡囡想找外婆,怎么都挤不进去,急得团团转。这时,囡囡被一双手抱了起来,回头一看,妈妈满脸的泪水:“囡囡,妈妈没有妈妈了。”
⑯外婆埋在村后的桑树林里。囡囡每天早上醒来,自己穿好衣服,梳好辫子,登登登跑到桑树林,看外婆有没有飞走。囡囡绕着坟转了两圈,地上没有洞。外婆还在,囡囡放心了。
⑰一个礼拜过去了。两个礼拜过去了。囡囡天天来。“外婆,你怎么还没有飞走呀。我知道你舍不得我,我也……我也舍不得你呀。”囡囡的眼泪掉下来。
⑱妈妈要带囡囡去城里。囡囡跑去桑树林:“外婆,我要走啦,这下你可以放心地飞啦。”囡囡跪在外婆坟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你在天上能看见囡囡吗?囡囡戴两个蝴蝶结。”
⑲囡囡在家里睡午觉。她朝右侧卧,右手轻拍着自己的左肋,唱道:“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囡囡唱不下去了。“外婆你看见了吗?囡囡很乖……囡囡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囡囡好想你。”
⑳囡囡有了新发现。原来侧卧的时候,左眼流出的泪,会流到右眼里的。
【1】第⑦段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扑
B.跑
C.跳
D.迎
【2】第⑭段画线句外在形象上写出了外婆____的样子,同时也赞美了外婆____的精神。
【3】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外婆 | 囡囡 |
外婆抚育囡囡,养育蚕宝宝 | (1)____ |
(2)____ | 囡囡天天看望外婆,怕外婆飞走 |
外婆去世了,像蚕吐完丝飞走了 | (3)____ |
【4】对第⑳段划线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达了囡囡对外婆的真挚怀念。
B.表现了囡囡对外婆的强烈感情。
C.突显了外婆在囡囡心中的地位。
D.增强了外婆对囡囡的深刻影响。
【5】读了文章,可以看出囡囡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11、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1】从省略号中可以体会到( )
A.时间过得很快
B.时间一点点儿过去,桑娜内心十分焦急
C.钟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D.桑娜此时是忙碌的
【2】选文对桑娜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3】从选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桑娜和渔夫有____的品质。
【4】对“没什么可抱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孩子们是桑娜唯一的牵挂,孩子们的健康让她满足。
B.桑娜已经适应了这样贫穷的生活,说明了她适应生活的能力强。
C.生活虽然贫穷,但桑娜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D.桑娜有一颗爱心,无论对谁,都会全心全意地付出。
【5】现在,桑娜内心牵挂的是什么?
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陨石
①在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公园里,有一座吸引中外游客的小事——落星亭。亭旁有一块异乎寻常的石头,它质地坚硬,灰白相间,石面布满沟痕,有规律地呈斜线状分布。游人们常常围在它的周围,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这块貌不惊人的石头,为什么会引起人们那么大的兴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②事情得从很久以前说起。秋天的一个傍晚,暮色笼罩着古运河畔的常州城。突然,城内外的居民听到天空中传来一声巨响,如同雷鸣。抬头一看,东南的天际有一颗象月光一样大的星星,发出夺目的火光。一会儿,这星星移到了西南,贬眼的工夫又听见一声巨响,这颗燃烧着的流星划着一道闪亮的线,从天上坠落下来,落到了常州附近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立刻火光冲天,星星坠落时减起的火始,把许家篱笆都烧毁了。远近几十里的人都聚到许家,围着被吓得目瞪口呆的许家老小问长问短。大家看见星星落下的地方,有一个很深的洞。往洞里看,里面还有微微的亮光。不一会儿,亮光慢慢地暗下去了,但还有一股热气。过了一些时候,有些大胆的人把洞挖开,挖了1米多深,找到一块石头。它的颜色和重量都跟生铁块差不多。
③原来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在靠近地球时,它受到地球巨大引力的吸引,就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大气层。当它同大气发生摩擦时,就很快燃烧发光、气化,并且发出巨响。这颗流星个子较大,没有在摩擦燃烧时烧尽,剩下了这块石头坠落在常州。
④这是一块铁质石,含铁量在80%以上。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可以直接触摸的,并且能在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的地球外天体。通过对质石的分析测定,我们可以(推算 推测)出它的年龄,(推算 推测)它形成后的经历。不速之客——陨石,真是宇宙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味!
【1】联系上下文,圈出第④自然段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2】陨石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完成陨石的资料卡。
陨石
坠落地点:___________市
外表特点:_________________
属性:是一块_________陨石
形成过程(简要填写):________________
科学价值:陨石是人们了解宇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速”有“邀请”的意思。“不速之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说这颗陨石是“不速之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通下面的古文,对照本文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
梦溪笔谈·陨石
(宋·沈括)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注释:①治平元年:指公元1064年,治平是北宋时期宋英宗赵曙的年号。
②日禺:日落。
(1)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赫然——_____________ 视——__________ 发其窍——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中【 】部分内容,不超出下列格子。
(3)文中划线的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具体描介绍了这块陨石的外形特点。
13、快乐阅读,我能行: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更远更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注音。
血脉(xuè xiě) 曲径(qū qǔ) 负荷(hè hé) 弹簧(tán dàn)
【2】照样子,写词语。
窸窸窣窣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若隐若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 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 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 ,又悔恨,比挨 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
【2】从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一丝不苟____ 对号入座____
【3】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鲁迅先生____、____、____的描写。从表面上看这句话是伯父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批评“我”____。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____的性格特点。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
15、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12分)
(1)它们怎么逃得那么快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爱吃甜食。(扩句)
(4)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缩句)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联合国将每年的 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如果让我给学校刚建成的漂亮的花圃设计一个标语,提醒大家要爱护花草,我会这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花儿开了。
(2)荷塘里的荷花都打着朵。
(3)绵绵的春雨还在下着,滋润着的麦苗。
(4)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到来。
18、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①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②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也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19、渔夫对安娜说:“你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
有人认为丰富的知识是财富,有人认为纯真的友情是财富,也有人认为善良的美德是财富。其实,挫折、勤奋、诚信、开心、包容……都是财富。请围绕“财富”这个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所选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
要求: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题目自拟,结构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