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当你看到一个农家小院被主人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前有一块块排列整齐的花木土地时,你会想到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当你站在望湖楼上,看到风吹散西湖上的黑云时,你会想起苏轼的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看到九曲黄河夹带着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时,你会想到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让我想起了诸葛亮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拼死阻挡日寇,我想起了李纲的名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_____,空气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使我总想________,表示我满心的______。在天底下,_______,而并不_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又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丁香结》一文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______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能做的是采取_______的心态去对待。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祖宗疆土,_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李纲)
(2)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辛弃疾)
(4)《书湖阴先生壁》中通过对景致的描写,烘托了庭院主人的勤劳和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狼牙山五壮士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方向,让我想起了曹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6)周恩来为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万古流芳。(填诸葛亮的名句)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人们常说要多吃五谷杂粮,这里的“五谷”是指稻、麦、____、菽、________。
(2)语文是一首诗,诗中有“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的奇异,有“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妙趣;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气势,也有“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清新;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的离愁别绪,也有“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语文还诠释了古人“捐躯赴国难,________”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的民族精神。
5、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________
②我想,灰惊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________
③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唱歌。________
④大鹏鸟一下子就飞出了九万里。________
⑤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理想
穆旦
一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
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
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
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
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
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
那么打开吧,生命在呼喊:
让一个精灵从邪恶的远方
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够,
因为他在地面看见了天堂。
二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的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1】从诗中找出一句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句子,用“______”标出。
【2】“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以第2节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8、先补全诗句,再作答。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景从_____写到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选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有明显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观赏姥姥剪纸,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表达出这种情感?用“________”画出来。
【3】文中用“刁难”“耍赖”等贬义词来描写“我”,是否恰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捂住双眼的姥姥,摸着剪的窗花形象生动、无可挑剔,这说明了什么?姥姥如此高超的本领是如何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鉴赏
胡杨赞
①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三千年”: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
②自然界长寿的树种有很多。比如银杏,树龄可达千余年;又比如柏树,长过千年也不成问题。不知为什么,我却独钟情于胡杨。
③也许是由于胡杨的“眼泪”吧?据说千百年来胡杨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有人要把它锯断,它就从被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
④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长相吧?有人说它长得不好看,有人甚至说它“惨不忍喘”。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它的叶色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⑤更或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吧?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它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
⑥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一个弓腰驼背的胡杨,一个“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
⑦胡杨在生物学上属于杨柳科的杨属,在全属一百多个品种中,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但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它的树干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更有它流出的“眼泪”,叫做“胡杨碱”的,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⑧你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方去,一定可以看到胡杨。再向西,你到印度西北部、中亚、非洲北部等地方去,也一定可以看到胡杨。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成长。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
【1】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胡杨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
B.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都可以看到胡杨。
C.胡杨在生物学上属于杨柳科的柳属,在全属一百多个品种中,胡杨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
D.胡杨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边缘常呈现锯齿状。
【2】关于以下句子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树的弯曲之状。
B.“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一句用排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的赞颂之情。
C.“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一句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对胡杨的喜爱。
D.“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写了胡杨的眼泪。
【3】胡杨的“限泪”叫做_____,它流“眼泪”是因为:_____,“眼泪”对人类的作用有:_______
【4】本文第④⑤⑦自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胡杨:______、______、_______,我独钟情于胡杨是因为:____________
11、阅读
车水马龙
东汉时,皇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皇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1】皇太后为什么拒绝皇帝给娘家亲戚封官赐爵( )
A.因为皇太后嫌弃皇帝所赐官职太小。
B.因为皇太后娘家的亲戚们拒绝入朝为官。
C.因为皇太后娘家的亲戚们就只会把持权利,吃喝玩乐。
【2】你认为皇太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
A.目光短浅
B.深明大义
C.大义灭亲
【3】下列与“车水马龙”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门可罗雀
B.人烟稀少
C.门庭若市
12、中国魂
①精卫填海,何等的( );愚公移山,何等的( );后羿射日,何等的( );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 )!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涵着人定胜天的哲理。
②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 )那“王师北定中原日, ”的胸怀与悲怆,不必喟叹( )那“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 不能淫, 不能移, 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④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 民族魂 鲁迅先生就说过 自古以来 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苦干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
⑤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1.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入短文第①自然段的括号里。
执著 勇敢 坚毅 睿智
2.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人名,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诗句。
3.补全短文第③自然段的名言,这是[孔子 孟子](用“?”选择)的名句,说的正是中国人的“骨气”。
4.为短文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5.这些诗句都是英雄们留下的,请补充完整。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2)先天下之忧而忧, 。
6.第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再写出一个。
13、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拱桥
①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②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腰背总是那样弓着,像一座拱桥。
③我认识他时,他的背已经很弯很弯了,人也老了。他是我们小学校的校长。其实校长、老师也就他一个人。他脸上满是皱纹,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要是男生有谁违反了纪律,他就会抓住你的手,在他的下巴上来回蹭几下,让你刺痒难忍。由此,我们对他的下巴充满了畏惧。
④我那时很调皮,有一次挨了他的扎,便对同学说:“校长的下巴真吓人。”没想到这话让校长听见了,他弓着背,像一座拱桥,郑重地看着我说:“你真的怕我的下巴?那怕就别捣乱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去做调皮的事了。
⑤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一座真的拱桥。
⑥我们学校三面倚山,一面临沟,学生上学放学都要过沟。那条沟四五丈宽,冬天干涸,夏天水大。沟上没有桥,一到夏天,水流很急,齐腰深的水就成了孩子们难以逾越的鸿沟。
⑦记得那年夏天,洪水把我们隔在对岸。校长便在水里蹚来蹚去,把十几个孩子背过去。我是大学生了,不好意思让他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这时,校长垂着弯背,哗啦啦蹚水过来了。他浑身湿淋淋的,喘着粗气拉风箱。
⑧“来。”他蹲下来,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⑨“不!”我紧咬着牙,“我自己能过。”
⑩雨越下越大,脚下的水流如同奔跑的野兽,似乎要把一切吞入口中,看上去让人心惊肉跳。而他依然弓着背,一动不动,静待我伏到他的背上。雨水、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来吧,孩子,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雨中,我看到了他坚定的眼神。
⑪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我的身体被托了起来,他晃晃悠悠的还支撑得住吗?水越来越深了,他能吃得消吗?我紧紧地趴在他的背上,与那面脊背紧紧贴在一起。
⑫临上岸时,他晃了晃,我并没有掉下“拱桥”。“这不过来了?”他说。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而他却没有站住,瘫倒在地上。“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爸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
⑬歇了一会儿,我们拥着他走向教室……
⑭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退休了。许多年过去,我走过了很多桥,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
(1)短文记叙了“我”和老校长之间的两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写下来。
第一件事:_____
第二件事:_____
(2)短文第⑥至⑩段,有些句子描写了水流,但是作用各不相同。联系上下文内容,我们会感受到,第⑥段中的描写,其作用是_____;⑩段中的描写,其作用是_____。
(3)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心理描写。你从中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这对于表现老校长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
(4)读读文章的结尾,为什么作者说“忘不了那座拱桥”?写写你的理解。
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 )——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她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比喻的手法写的,把母爱比作________。
【2】把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3】第6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缩句)
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③手指有姿态。(扩句,最少扩两处)
④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改为比喻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21、 习作梦想谷。(请另附纸)
感动源于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动源于对真善美的爱,感动源于亲情,感动源于人之初性本善。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采集感动,一次流泪、一次脸热心跳、一次让自己顿时升华的天光云影,培养自己健康的精神,健全的人格,让它来滋养自己的感动。
自拟题目。叙写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或一个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