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拼音写出下面句子中的字词。
1.“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天河基地着陆,这次的精准着陆将帮助中国揭开月球背面的秘密,也为我们探索shànɡ(____)未开发的其他星球打下了基础。
2.小弟弟被地上的一根ɡùn(____)棒绊倒了,pā(____)在地上哭泣,我连忙把他抱起来。
3.由于天气干zào(____),姐姐的脸上长了几个小ɡē dɑ(____)(____),她的心情十分jǔ sànɡ(____)(____)。
2、写出下面的惯用语。
(1)足智多谋的人叫做 ( )。
(2)接待宾客的人叫做 ( )。
(3)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叫做 ( )。
3、查字典填空。
“胜”是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_画。“胜”再字典中的意思有:
A.赢,跟“负”“败”相对
B.打败(对方)
C.超过
D.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E.担任,能承受。
“风景名胜”中的“胜”应选____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高________重 ________乐道 ________风________号
一________独________ 和蔼________ 世外________
恍然________ 美不________
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一句话:________
5、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正直是 。(迈哈福兹)
最伟大的见解是 。(戈尔丁)
人是为了 才活着的。(肖洛霍夫)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 ,迎来 。(阿斯图里亚斯)
6、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的资料,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为什么?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九曲:___________ 簸:_______
【2】写出了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的两句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下列诗句中,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D.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阅读理解。
暖雨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
这是一个阴霾的日子。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起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种复苏的暖意。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
街上烟雨蒙蒙,我看到行人打着伞,湿漉漉的马儿从眼前走过.房檐上响着单调的滴水声。
我一直紧绷的身子舒展了。我感到说不出的快慰。走到庭院里一看,雨点洒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郊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 )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沙石和泥土的面容。
蔫黄的竹林,干枯的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树木,无论是干和枝,全被雨水濡湿了。它们好像刚刚睁开眼睛,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
流水潺潺,鸟雀欢唱,这声音听起来多么舒心!雨下着,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桑树根都能( )到的透雨哩!
冰雪消融,道路泥泞。在冬天悄悄逝去的日子里,嫩枝慢慢( )出了幼芽。穿过树梢,我( )着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
入夜,我独自享受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摘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好像刚刚睁开眼睛,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可知,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准确概括作者对暖雨的心理感受的词语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片段阅读
故乡(节选)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闫土哥,——你来了?……”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⑥“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背景资料:此文写于1921年,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统治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选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2】文中第②自然段描写闰土,主要运用了____描写,对比少年闰土,你从中体会到了____。
【3】文中第⑤自然段中“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闰土“欢喜”的是_________,“凄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末的背景资料,理解“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cén cénɡ)而泪潸潸(shān sù )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时,便从( )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时,他又从( )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划去文中带点字不正确的拼音。(2分)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头涔涔:_______ ________
茫茫然:_______ ________
轻轻松松:_______ ________
(3)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动作敏捷,非常快! ( )
②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 ( )
(4)根据课文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5)文中划横线部分的句子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6)时间本来是无形的,但是作者把它通过有形的事物把它展示给了我们,你能仿照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在来描写时间吗?
(7)这段话选自 的散文《 》。
(8)用横线画出语段中第一自然段的比喻句,说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刷子李(冯骥才)
①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③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④那一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有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⑤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⑥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⑦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⑧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看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⑨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从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⑩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⑪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刷子李”这个称号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他和曹小三两人是________关系。
【2】“好好学本事吧”中“本事”的意思是________,刷子李值得曹小三学的“本事”是________。
【3】刷子李不愧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奇人,文中哪些方面写出了他的奇?请作简要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经过学徒头一天的看、听,他对师傅那手绝活由开始的________,终于变得________。文章的主角是刷子李,写曹小三的表现,作用是________
【5】“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你认为曹小三学徒头一天究竟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实用性阅读
阅读图文材料并作答。
图一: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作品。其楷书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
图二:行书名家赵子昂作品。其行书行笔灵动飘逸,字体外形俊美,清丽灵动,气韵典雅率真。
(1)以上两幅作品,你最欣赏哪一幅?写写你的理由。(只用材料中的词句不得分)
___________
(2)你认为练字有什么益处?请分点有条理地表达。
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当蟋蟀不再歌唱
叶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蟀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都去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1】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⑤段两个设问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末段画线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6、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宝玉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的了。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
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
21、习作与表达。
你想变形吗?如果想的话,你想变成什么呢?请你充分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成一篇文章吧。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注意一定要让读者对你的“世界”感兴趣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