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六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诗词古文填空

    1.“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分别是_____________的诗句。

    2.补全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2)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 2、补充古文名句。

    (1)鲁迅先生说过:“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2)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3)__________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

    (4)但存___________,留与___________。

    (5)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答题。

    (1)国粹京剧是大众_________的曲艺形式,人物分为_______四种,表演开始,________,演员们一个个________,在台上_______,演得_______。(成四字词)

    (2)老舍笔下的草原_______(填成语)羊群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草原》

    (3)大风起兮_______,威加海内兮_______,安得猛士兮_______。《大风歌》

    (4)后生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力地_______着,_______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______着你,_______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 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________、活跃和强盛。《安塞腰鼓》

  • 4、课内外积累与运用。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_____那样,到处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出自课文《_____》,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 

    2.杜牧的《江南春》中,既写出了江南景色的丰富多彩,又写出春天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朱熹在《春日》中赞美春天绚丽多彩的诗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____与人。

  • 5、查字典填空。

    “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_画,第六画的名称是________;“鼎”字的意思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③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④ 大;⑤ 正当,正在。“三足鼎立”的“鼎”应选_____种解释。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包含着(       )(多选)。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

    B.美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

    【4】诗人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他的深深爱国情让我们为之动容。我还积累的爱国有______

  • 7、阅读乐园。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画   句子概括了长征途中两大著名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   一词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 ” “   ”“   ” “ 等词语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精神。

  • 8、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吕氏春秋》:“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1】补齐注释。

    【2】这首诗写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并没有写弹奏的技巧和琴声,而是重点写了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将这个峨眉山上下来的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余响入霜钟”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D.“不觉碧山暮”是说音乐听着听着就到了早晨,与前一句中的“霜钟”呼应。

    【4】“客心洗流水”中的“客”是诗人自谓,由此联想到孟浩然的“日暮客愁新”,我猜李白的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感慨知音的同时,也寓有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竞有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在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__________、皮影制作、____________、广泛流传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作者详细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略写其他,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引用《汉书》记载的故事,既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B.皮影的绘画也有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水、草、云等纹样为图案。

    C.皮影的高度比较统一,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

    D.其他戏剧和皮影戏一样,在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 10、课外阅读

    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

    ①2018年5月14日6时26分,川航3U8633航班满载(zǎi zài)着119名乘客,由重庆飞往拉萨。40余分钟后,飞机进入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有着“空中禁(jìn jīn)区”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空。

    ②“嘣”,一声闷响,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伸手去检查,“内层玻璃裂了!”“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向管制台报告,同时示意副驾驶发出遇险信号。“砰”,一声巨响,这块玻璃突然破裂被吸出窗外。飞机开始剧烈抖动。严重失压下的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此时的驾驶舱内,自动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严重,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系!刘传健看到副驾驶员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驾驶舱,他试图把徐瑞辰拉回来,但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气流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抽打刘传健的脸。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瞬间(牢固 凝固)了整个驾驶舱,强大的气流让他根本无法戴上氧气面罩。他的耳朵里没有了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他突然想起了在空军当飞行员时的初教机教员刘牧(现空军一级飞行员)多年植根心田的叮嘱:“状态就是生命!”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

    ③7时许,地面航站指挥控制中心在发现“7700机械代码故障警告”和“报告!3U8633航班偏航”后,协同各方,为这条特殊航迹做应急处置机制,并立即启动。

    ④减速,下降高度……机长刘传健费力地操纵着飞机,这时的他很纠结。他想尽快下降又担心速度大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他(镇静 安静)了一下,回忆起当年在部队经历的模拟“座舱盖爆破”应急处置训练:将仪表蒙住,靠地标、罗盘领航飞行……此时,身着短袖衬衣的刘传健紧握操纵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的配合下戴好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看到跑道啦!”他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⑤7时42分,机长刘传健凭着沉着和“超能力”,再加上机组人员和地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他驾机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的生命安全。

    ⑥这场历时34分钟的手动备降过程,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刘传健是千千万万优秀飞行员中普通的一员,这次壮举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本色发挥!授予他“中国民航英雄机长”,他当之无愧!

    【1】用“√”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无能为力”的意思。

    无能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第②和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状态就是生命”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多角度分析机长刘传健成功备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年闰土》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草船借箭》是用_____作题目,《桥》是用___________作题目。如果用主要人物给这篇短文拟题,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侬我侬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

    【2】“我”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分条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⑧自然段中“我”回忆了什么。这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对“我”一家三代人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一定读很多书,向你的同学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并说说理由。

    书名: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

  • 12、快乐阅读。

    致孩子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们:

      也许我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也许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我想用我的一点点生活和人生经历告诉你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亲爱的孩子们,天真和善良是你们的本性,也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面。不要丢掉这些美好的东西,即使当你们长大后,遇到了很残酷的生存竞争的时候,你们依然要保存这种美好的本性,把天真与善良的人性永远保存在自己的身上。这是世界最伟大的最美好的东西,有时候,天真与善良能给你无限的力量,让你充满信心地迎接任何挑战。

      亲爱的孩子们,不要畏惧任何失败,失败是成功的基础,畏惧失败的人是永远都不能成功的,相信我,失败也是财富,比成功更珍贵的财富,拥有失败的财富,你才会享受成功。不要畏惧失败,当然也不要骄傲成功,一旦被成功的骄傲虚伪了自己,那就太不值得了。要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不畏惧失败,也不骄傲成功,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2017211

    一个喜欢孩子的人

    1从画线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不要丢掉天真和善良的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本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说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有一处书信格式上的错误,请你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白马湖

    朱自清

    ①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別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作西徐岙(ào),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②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miǎn)翁(夏丏尊)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侯。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儿;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③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別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chǎng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

    ④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yán)”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选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一清如故:_______________        (2)惝恍:_______________

    【2】聚焦第三自然段,用“ ”画出直接写白马湖景色的句子,用“﹏﹏﹏”画出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3】文中画“ ”中的“他”指的是谁?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我们不时上他家喝老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多年以后,朱自清再见丏翁一家,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请你结合短文,发挥想象,把当时的场景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下面有四份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19”是汉语“要要救”的谐音。因此,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消防宣传日。

    (材料二)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的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不同物质的火情,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材料三)发生火情,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牢记火警电话——“119”。

    (2)向接警中心,准确报出失火地址、着火物、火势大小及着火的范围。

    (3)将自己的姓名、电话戎手机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报警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及时扑救。

    (5)如果火情发生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进行部署。

    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更不能假报火警。

    (材料四)遇到火灾,怎样才能安全逃离呢?学会逃生自救技能,关键时刻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逃离危险,保全生命。

    火场逃生自救72字口诀,你看懂了吗?

    1这四份材料围绕着_____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内容选择恰当答案,把序号填进 里。

    ①小强一家外出旅游,住进宾馆首先应该做的是_____

    A.打听附近哪里有美食。

    B.观察“紧急出口”“疏散通道”等标志的位置及方向。

    C.打开电视机,观看节目。

    ②图书馆里有一个书架的图书起火了,小张选择_____灭火最合适。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下面的标志   表示的是安全出口。( )

    A. B. C.

    4判断下列做法的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①位于商场七层的电影院着火了,观众赶紧乘坐电梯下楼逃生。_____

    ②如果山林大火蔓延开来,这几种轻便的灭火器往往起不到太大作用了。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练习。

    1.大家都被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2.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教室里一片欢腾。(改为比喻句)

    3.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执著地研究着。   (改为夸张句)

    4.杨利伟自豪地说:“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改为转述句)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 20、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我想对您说”,作为儿女的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父母说,作为学生,你也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讲,你想说什么呢?是哪件事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当时场景是怎样的?赶快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要具体。

    3.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4.字数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