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提示将诗句补充完整。
(1)“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示儿》)。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春望》)。
(4)“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出塞》)。
(5)“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_________!”(《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写序号)
A、吃一堑,______。 B、不经一事,_______。
C、一年之计____,一生之计____。 D、__________,十根筷子坚如铁。
F、人心齐,______。
(1)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的:_________
(2)说人民群众团结力量大的:__________
(3)比喻做事要抓关键的:___________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戴”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戴”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b.头上顶着;承当着。c.拥护;尊敬。
爱戴( )戴领巾( )披星戴月( )
4、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矗立_______ 湛蓝_______ 蟠龙_______ 金銮殿_______
檀香_______ 鳌头_______ 鎏金_______ 矫健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bān diǎn gān zào chōu ti wēi fēng lĭn lĭn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xiàng pí cí chăng dĭ yù bié chū xīn cái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梅图题诗
(元) 王 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吾家洗砚池头树”是用( )的典故。
A. 王献之 B. 王羲之
C. 王冕 D. 柳公权
【2】这首诗中照应“墨梅”的词语有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厌恶当时的腐败风气,不媚世俗的气节和品性。
7、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下面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阿(ā)谁 冢(zhuó)累累
B.狗窦(doù ) 雉(zhì)
C.松柏(bǎi) 舂(chūn)
D.羹(gēng) 贻(yí)
【2】下面关于这首诗中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冢(zhǒng):山顶。
B.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C.贻(yí):送,赠送
D.雉:野鸡
【3】这是一首乐府诗,关于乐府诗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B.乐府初设于汉代,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C.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D.汉乐府诗常常是选取生活中典型的片断,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既避免过多的交代与铺陈,又能反映广阔背景,
【4】“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对仗 D.夸张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情景,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B.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C.诗的最后两句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D.《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6】下面关于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B.全诗写尽了人生苦难、社会遭遇,乃至更多人同样的遭遇,对社会发出强烈控诉。
C.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D.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8、阅读苏轼词两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蕭蕭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材料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解释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苏轼和这两首词,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材料一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萧萧暮雨,子规声声,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C.材料二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4】第二首词是苏轼流传最广的诗词之一,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试着从写法、意境、联想等任何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传真。(22分)
茶手短衣紧袄,( )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 )。忽而( ),忽而( ),忽而( ),忽而( ),嫩叶如同( ),煞是好看。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 ),( ),条索( ),蜷曲( )。这时一边( ),一边( ),待到茶叶( )之时,满屋子已( )。此时的茶叶( ),( ),( ),( ),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形象地描写了 了。
(3)用“ ”画出描写茶手一系列动作的词语。
(4)阅读文字,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跃然纸上,就请为这幅“画”起一个雅致动听的名字 。
10、非文本性阅读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垃圾分类的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锦等有毒的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但分开就是资源。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材料二)(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2)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的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4)其他垃圾,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材料三)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我国推动垃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有居民说:“扔个垃圾,站在垃圾桶前想半天,分不清,真是麻烦!”也有人说: “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才能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1】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是( )
A.问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玻璃垃圾
B.可问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C.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玻璃垃圾
【2】家里的灯管坏了,明明应该将它投放在( )
A.厨余垃圾桶
B.其他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D.可回收垃圾桶
【3】“1吨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最能表明垃圾分类的优点是( )
A.减少占地
B.减少污染
C.减少危害
D.变废为宝
【4】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都包括哪几个环节,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我国推动垃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仍有困难,针对此种情况,请你为垃圾分类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不敢愧对盛开的鲜花
初到澳大利亚,听当地朋友讲,这里是环境、动植物第一,人第二。心中颇感惊诧。
菲利浦岛上聚居着两千多只小企鹅。小企鹅每天日出之前就下海觅食,晚上才上岸。夜幕降临了,我们坐在海边静静地等候着。突然,一排海浪把小精灵们推上了沙滩。澳大利亚的企鹅只有鸽子那样大,走起路来慢慢腾腾,摇摇晃(huǎnɡ huànɡ)晃,活脱脱一位背着双手的“老太爷”。多想把这憨态可掬的形象拍下来啊!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取出相机。因为上岛之前游人已经被多次警告:为了防止闪光灯刺激企鹅的眼睛,不许照相!随行的朋友告诉我,去年两只企鹅迷失方向,漂(piāo piào)泊到了对岸的新西兰。它们身上都有标志,是新西兰政府专门派了一架飞机把它们送回来的。
在悉尼的玫瑰湾,绿茸茸的草坪上散落着一幢幢别墅。每幢别墅都有一个或五彩缤纷或别致精巧的小花园。澳大利亚朋友说,在澳大利亚,维护修整私家花园是对社会负责。因为用工昂贵,许多时候难以雇到工人,不管户主有多尊贵的身份,每周也得(dé děi)拿出半天时间在花园中精心照料、打理。不久前,有一位政府高级官员搬走了,这里的房子没卖,有一个多月没过来修整,导致花园杂草丛生,花木枯萎,结果被邻居告上法庭。他在交纳了罚款之后,还深表内疚,觉得愧对了那些盛开的鲜花,因为它们也有生命呀!
我渐渐领悟到,在这里人们对大自然、对环境的态度,已经由爱护升华到尊重。
【1】选择短文中正确的读音写下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惊诧:__________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 内疚: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老太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将其称为“老太爷”是因为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在澳大利亚,环境、动植物第一,人第二”的两个事例。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索桥的故事
巴金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像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响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1】《索桥的故事》重点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结尾“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具体指什么?用“ ”找出与它照应的语句。
【2】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说“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活动五:积极参与,共筑美好家园。
【1】同学们在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三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画,从画上的内容大家发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位同学发现宣传画上使用了很多数字,他不明白这些数!字起到什么作用,就来向你请教。你的回答是:这些数字特别能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例如,第________幅画的_________这个数字,就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准备发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倡议。请你根据宣传画中出现的问题,提几条建议,你会怎样写呢?请你分条目写,用序号标清楚。可以对每幅宣传画上出现的问题各提一条建议,也可以选择其中一幅提出几条建议。请你先做出选择,用“√”标在括号里,然后再把建议写下来。
(1)我根据三幅宣传画,分别提出建议。( )
(2)我选择第①( )②( )③( )幅宣传画提出建议。
【4】同学们绘制了一幅宣传画,用大树、土地、双手,还有文字表达着自己的心愿。同学们推选你作为班级代表,在学校组织的评选会上,围绕活动主题介绍宣传画,让更多的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好家园。你打算怎样做介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注意要和听众有交流,语言要简洁,字数在100字左右。
14、读课文,回答问题。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1)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作家 。
(2)文中最能体现桑娜当时心理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有一个歇后语的意思跟它的意思很接近,这个歇后语是 。
(3)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内容的省略
B.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C.表示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4)这段话通过对桑娜的 和 描写,表现了她 的品质。
2.按要求写句子。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15、运用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2)下了一夜大雪,到处都变白了。
改为排比句。
19、句子加工厂。
(1)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能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⑷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21、我写我心。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一定收到过各式各样的礼物,选一件你认为最珍贵的礼物,以“珍贵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 写真实的经历,感情真挚。② 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