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缀__________ 案__________ 糊__________ 薄__________
辍__________ 按__________ 蝴__________ 簿__________
2、辨字组词。
薄( ) 誉( ) 遐( ) 燥( )
簿( ) 誊( ) 暇( ) 躁( )
3、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
(1)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_______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对于小麻雀来说,猎狗就是一个_______大物。
(3)一个寒冷的冬夜,太和殿西侧的御膳房_______起火,大火一路蔓延,两小时后烧着了太和殿。
(4)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_______不同。
4、默写
(1)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李凝幽居》贾岛)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吟》孟郊)
(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衣巷》刘禹锡)
(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张继)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6)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夜书怀》杜甫)
(7)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其一)杜甫)
(8)亲朋无一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杜甫)
(9)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杜甫)
(10)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庐山瀑布》李白)
(11)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李白)
(12)今人不见古时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问月》李白)
(13)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坐敬亭山》李白)
(14)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发白帝城》李白)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_______。
(2)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3)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
6、课外阅读我能行。
雨之歌(节选)
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装扮)。
我是颗颗(明亮 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消除 解除);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1】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描绘雨?(至少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
【4】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是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中抒发了作者郁闷彷徨、孤独失望的思想感情。
8、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9、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1】“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2】说说你从选文的画线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两个“多么”充分表达出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们的________之情,尽管如此,他却不能回家乡去看望孩子们,他为此感到深深的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布衣将军的硬脾气
冯玉祥戎马一生,平时没什么架子,关心爱护士兵,与士卒共甘苦,以带子弟的心肠去带兵,被人称作“布衣将军”。可对自己看不起的人,他也决不留情面。
1927年,因为汪精卫不守时,开会经常缺席、迟到,冯玉祥一怒之下,编成一副对联送给了他: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当年冯玉祥的军事顾问乌斯马诺夫特别喜欢打听西北军的事情,常常缠着冯玉祥问这问那。开始只是问些西北军的一般情况,渐渐涉及需要保密的行政人事安排,冯玉祥就不再答理。这天乌斯马诺夫又向冯玉祥问这些事,冯玉祥不悦地说:“顾问先生,你知道在我们中国,‘顾问’两个字当什么讲吗?”乌斯马诺夫不解其意,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冯玉祥盯住他的眼睛,一板一眼地告诉他:“顾者,看也。问者,问话也。顾问者,就是当我看着你,有话问你的时候,你答复就是了。”乌斯马诺夫顿时惭愧地低下了头。
抗战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这里住了好多军政长官,没人敢当保长,冯玉祥就应承了下来。有一天,一连士兵进驻该地,连长来找保长借用民房,借桌椅用具,稍不满意就横加指责。冯玉祥身穿蓝粗布裤褂,头上缠一块白布,一副四川农民的标准装束。他见连长发火,便弯腰深鞠一躬,道:“大人,辛苦了!这个地方住了许多当官的,差事实在不好办,临时驻防,将就一点就是了。”连长一听,大怒道:“要你来教训我!你这个保长架子可不小!”冯玉祥微笑着回答:“不敢,我从前也当过兵,从来不愿打扰老百姓。”连长问:“你还干过什么?”“排长、连长也干过,营长、团长也干过。”那位连长不由自主地起身而立,用略微客气些的口气问:“你还干过什么?”冯玉祥不慌不忙,仍然微笑着说:“师长、军长也干过,还干过几天总司令。”连长细看这个大块头,突然如梦初醒,双脚一并,“你是冯副委员长?部下该死,请副委员长处分!”冯玉祥再一鞠躬,“大人请坐!在军委会我是副委员长,在这里我是保长,理应侍候大人。”几句话说得这位连长诚惶诚恐,无地自容,只得匆匆退出。
1.查字典。
“顾”的部首是 ,去掉部首后还有 画。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A.回头看,泛指看。B.拜访。C.照管,注意。D.文言连词,但,但是。
在“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 );在“顾问”中“顾”的意思是( );在“环顾”中“顾”的意思是(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2)非常小心谨慎甚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
3.短文是按照“ ”结构来叙述的。
4.短文为表现中心运用的方法有( )。
A.典型事例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场面描写
5.短文通过哪几件事说明冯玉祥将军是个硬脾气?
11、阅读。
可爱的地球(节选)
[美国]鲁斯·坎贝尔
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 )有缺点,( )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和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人人称道的斜轴。这个轴形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应当承认,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以后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能抹杀。
【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爱之弥深: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秋万世: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围绕观点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自然段写金星、火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你来到太空中,回首地球家园,你一定感慨万千,你有什么话要对那个蓝色星球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同类说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小气中见大气
刚到荷兰的时候,导游就对我们说,荷兰人很“小气”。开始我们都不以为然,荷兰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怎么会小气呢?后来随着深入地了解,我们才真正见识了荷兰人的“小气”。
有一天我们去荷兰的白村——索恩参观,当天的温度高达三十六七度,我们一行人热得汗流浃背,这时看到路边有家咖啡馆,我们就想选到空调房里,喝点冷饮凉快凉快,没想到进去以后,屋里很是闷热,根本没有开空调。我们就问服务生怎么不开空调,服务生说,我们整个索恩都没有空调,不光是我们这家咖啡馆,所有的建筑都没有空调设施。
喝完冷饮出来,我们就沿街观察起这里的建筑,果真是所有的房屋都没有空调设备。于是,我们就问随行的荷兰导游,为什么这个旅游区不安空调呢?导游说,不光是这个旅游景点没有空凋,荷兰很多的城镇都没有空调,包括你们今晚要入住的酒店也没有空调,所以希望你们理解。晚上我们入住在荷兰音尔蒙德附近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果然没有空调,甚至连风扇都没有,房间闷热无比,整个晚上我们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于是在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向导游提出了抗议。
导游看着我们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吗?地球生病了,而让地球生病的却是我们人类,如果我们人类再不从自身做起,那么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子孙将无法在健康的地球上生存。她继续说到,我们荷兰人几乎连电扇都不会用,即使用,也是随用随关,只要人不在房间,就马上关掉电扇,即使免费用电的宾馆也同样如此。
我本人是个非常喜欢泡热水澡的人,平时在家里洗澡,总要把水温调得高高的,觉得那样洗澡才舒服。导游告诉大家,荷兰的热水温度是固定的,永远固定在45度,政府认为这样做比较环保。听了导游说的话,心里有点别扭,荷兰人也太小气了吧,洗个澡还不让人洗舒服了。到了宾馆以后,我先到浴室巡视一番,看洗澡设备的刻度果真是在45度,再往上调就调不动了。可是也不能不洗澡啊,无奈之下只好用这个温度的热水洗澡。开始觉得温吐吐的不太舒服,可是洗了几天以后也就习惯了。
我们还发现,在一些自助餐厅,很多当地的荷兰人都是用自己用过的盘子去继续盛莱,开始我们还觉得很别扭,觉得拿一个用过的盘子去盛莱不太干净。就问导游为什么他们不换一个干净的盘子盛莱?导游告诉我们,在荷兰,政府倡导大家“每次吃饭只用一个盘”的行动。因为洗洁精还有清洁剂这些东西对水和空气的污染是最大的,在荷兰很多污水都可以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回收再利用,但是混合了洗洁精和清洁剂的水却需要很复杂的程序才可以净化再利用,所以,荷兰倡导大家吃饭只用一个盘子,并尽量少用盘子。
听过导游的一番话之后,我们幡然醒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单靠一个人、一个国家去爱护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大家共同去维护这个家,地球才不会生病,我们也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小气的荷兰人,其实很大气。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幡然醒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标题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说明荷兰人具有高度的环保意识。
【4】荷兰人吃饭只用一个盘子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小气的荷兰人,其实很大气”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设计一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并未泯灭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琴弓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请你根据故事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恩重如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为什么多年之后,阿炳能从泉声里听出这么丰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5自然段,按已经划分好的层次,概括说说第一层和第三层的主要意思。
第一层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6】此刻,假若你的耳边响起了“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二泉映月》二胡曲,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文段阅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站起来”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17、这些哲理,人类怎么可能完全领悟?(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得请你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仿写句子)
例: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快乐、欣喜、委屈、悲伤……是什么事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体验?请选择其中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一篇55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自拟。注意不要使用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