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_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_____)
2、春 山 夜 月
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全副精神高度集中。________
②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________
③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余音( )( ) 妙笔( )( )
( )( )如生 ( )( )流水
画龙( )( ) 轻歌( )( )
(1)______觅知音,童老师的琴声赢得了评委的阵阵喝彩。
(2)展会上的泥塑作品真是______,令人惊叹。
(3)这篇作品真是______,精彩至极。
(4)妈妈说:“听完这场美妙的音乐会,真是______,三日不绝啊!”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由于伯牙和钟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__________”,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戴嵩画牛》一文中,“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这一道理。
3.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乐圣”,《月光曲》一文讲述了他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情,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善良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
6、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 词题)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词题)。(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上“____”
【2】把词的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8、读一读,做一做。
, 。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 。
, 。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 和 。“万水” 指的是 、 。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天际,我葛然忆起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wěng)郁(yù)①麦田里的孩子,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不是吹,我们男孩子却从手中飞出过巧夺天工的风筝。我们男孩子趁放学之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落制作风筝。因为家里的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枯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作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嗬!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yǐ)逦(lǐ)②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夜色朦陇。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有时候明明飞起来了,却偏偏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们绝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捡回那逐渐远去的记忆。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注释:①蓊郁:形容草木茂盛。②迤逦:弯曲连绵。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用“//”分成四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别写了( )和( )。第( )部分写得更详细些,从中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阅读目的运用恰当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制作风等的说明书。要完成这个阅读任务要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归纳出制作风筝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_______;第三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下面词语.
巧夺天工: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很生动,表达了“我”放风筝时喜悦的心情。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请你也找出一处在文中画上“ ”,简单写写你喜欢的理由。
【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题目“系在风筝上的童年”,你觉得怎样?写出你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句子并作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⑴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⑵这句话体现了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鲁迅
11、积累运用。
这真可笑,又是上又是下的,让人糊涂。上面,楼上住的是几个染了大胡子的波斯人,而地下室住了一个卖羊皮的黄皮肤卡尔梅老头。下楼梯可以从扶手上滑下去,要是摔倒的话就滚下去,这我一清二楚。可是这关水什么事?简直都乱套了。
【1】这段话选自 ___________ 的《童年》,小说的主人公是 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波斯人 ( )卡尔梅老头
【3】《童年》这本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
霍林郭勒位于科尔沁草原北端,近年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竟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霍林郭勒在蒙古语是“美食河”之意,意思是牛羊放牧畅饮之地,号称有“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相传1500年前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源于此和相邻的呼伦贝尔草原。记者抵过时正值严冬,当地冰天雪地,草原枯黄;加上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实在令人失望。
正当记者陷入沉思之时,猛见国道两旁出现成群的牛羊、成队的骆驼、昂首的骏马和美丽的鸵鸟。奇怪的是这些草原生灵在呼啸的北风中,竟一动不动,仿佛被冰雪冻僵般。下车走近才发现,原来那都是假的,是用石膏做的仿真品。远看美如画,近看却是假,记者一时不知该赞还是该骂。
【1】给文中横线的字注音。
风吹草低见牛羊(________)
【2】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要造假羊,假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当记者陷入沉思之时,猛见国道两旁出现成群的牛羊、成队的骆驼、昂首的骏马和美丽的鸵鸟。”记者在深思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看美如画,近看却是假,记者一时不知该赞还是该骂。”你认为是该赞还是该骂,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骑鹅旅行记(节选)
①小精灵开口讲话了,苦苦地哀求放掉他。他说他多年来一直为他们一家人做了许多好事,按理说应该受到更好的对待。倘若男孩子肯放掉他的话,他将会送给他一枚古银币、一个银勺子和一枚像他父亲的银挂表底盘那样大的金币。
②男孩子并不觉得这笔代价太大了,可是说来也奇怪,自从他可以任意摆布小精灵以后,他反而对他害怕起来了。他忽然觉得,他是同某些陌生而又可怕的妖怪在打交道,这些妖怪根本不属于他的这个世界,因此他倒很乐意赶快放掉这个妖怪算啦。
③所以,他马上就答应了那笔交易,把苍蝇罩抬起,好让小精灵爬出来。可是正当小精灵差一点儿就要爬出来的时候,男孩子忽然一转念,想到他本来应该要求得到一笔更大的财产和尽量多的好处。起码他应该提出这么一个条件,那就是小精灵要施展魔法把那些训言变进他的脑子里去。“唉,我真傻,居然要把他放跑!”他想道,随手又摇晃起那个纱罩想让小精灵再跌进去。
(二)
可是当他们把雄鹅带进屋里,把门关上的时候,男孩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像脱弦之箭一般冲过庭院,跳上房门前的槲木板,奔进了门廊。他习惯成自然地在那里把木鞋脱下来,光着脚走到门口。可是他实在不愿意让自己的这副小人儿怪模样在爸爸妈妈面前出乖露丑,所以他抬不起手臂来敲门。“这是雄鹅莫顿性命攸关的时刻呀,”他心头悚然一震,“自从你离开家门那一天起,难道他不就成了你最知心的朋友了吗?”他这样反躬自问。霎时间,雄鹅和他生死与共的经历全都涌现在他的脑际,他想起了雄鹅怎样在冰冻的湖面上,在暴风骤雨的大海上,还有在凶残的野兽中间舍命救他的情景。他的心里溢满了感激和疼爱之情,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不顾一切地用拳头拼命捶打屋门。
【1】为片段(二)取个小标题:___________
【2】尼尔斯为什么会变成小人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关系到人的生命。形容关系重大,极其重要。( )
(2)形容情谊很深。( )
(3)反过来问自己。指检讨、反省自身得失。( )
【4】片段(二)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请你也仿照着写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事体现了雄鹅莫顿和尼尔斯的情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节选,有删改)
布幕后边,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
……
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1】用“﹏﹏”从文中标出一句反问句,再给它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细读选文部分,思考:在布幕后边,“我”(____);在布幕前边,“我”(____)。(填序号)
A.欣赏灯影的表演 B.感叹灯影的神奇 C.观察张进绪主演灯影
【3】仔细品读画“ ”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你同意作者的想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9、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21、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请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革命英雄故事,写出故事梗概。做到故事完整、语句连贯。(11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