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燕子去了,有__________的时候;杨柳枯了,有___________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4)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借石灰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的情怀。又如李贺的《马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借马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及怀才不遇的感慨。
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中“探望”一词的意思是_____,可以说“探望病人”“探望_____”。由“望”字我能想到渴望、期望、失望、希望、盼望、愿望等词。结合下面的语境用含有“望”的词语填空。
①我(____)能拥有丰富的知识,早日实现自己的(____)。
②我们是家庭的(____),父母在我们身上寄托着殷切的(_____)。
2.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课内四字词语。
①他心里极为不安,深深地把头低了下去,生怕老师公布分数。(_____)
②谁让你贪小便宜,真是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倒霉。(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诗中有美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雨后景色;《过故人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春日》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3.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无数最美逆行者位卑_________________,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些医护人员不幸被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这让我对诸葛亮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新的思考。
4、附加题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_________,_________,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
2.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3.《根鸟》的作者是______,这部书的主人公的名字叫_____ ,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原文)
(2)“无足”一词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决绝态度。
(3)用现代汉语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赏析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主,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麟般整齐排列。
【1】了解诗人通过写哪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补全下列思维导图。
| 《江上渔者》 | 《陶者》 | 《农家望晴》 |
人物: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首诗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 |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首古诗。
(1)《江上渔者》一诗将______和______进行对比,反映了渔民______________。
(2)《陶者》一诗将“______”与“______”两句进行对比(用原诗句回答),写出了_________,体现了当时社会的________。
(3)《农家望晴》一诗中“白发老农如鹤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鹤立”一词比喻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__的心情。
【3】下列对三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君看一叶舟”中的“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很小。
B.“鳞鳞居大厦”一句中的“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C.《农家望晴》一诗中的“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喜悦的。
D.这三首诗都是悯农诗,写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生存的不易。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三首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七律▪长征》,做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是一首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
【2】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B.金沙:指金沙县城。
C.云崖:像云彩一样美丽的山崖。
D.三军:这里指解放军。
【3】请你分析一下“金沙水拍云崖暖。”中“暖”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检阅台
种树老人(节选)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我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来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枝剪叶,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破坏——( ) 顽皮——( ) 好像——( )
【2】用“——”画出文中写老人对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的语句。
【3】用“——”画出与文中画“——”的语句相照应的语句。
【4】“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是__________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的正确
含义是( )
A.老人爱树,死后也成了一棵树。
B.写出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C.老人种树就是为了让人们都记住他,他就像一棵参天的大树。
10、柳暗花明
南宋诗人陆游被朝廷免去官职后,闲居在家乡山阴。有一次,他去西山游玩,路过一个鲜花怒放、绿柳成荫的小村庄,美丽的景色激起了他的灵感,他写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游山西村》。诗中就是用“柳暗花明”一词来描绘这个小村庄的景色的。
【1】是什么激起了陆游的灵感让他写出了好诗《游山西村》?( )
A.热情的人们
B.被罢免官职的苦闷
C.美丽的景色
【2】现在通常用“柳暗花明”比喻什么?( )
A.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B.比喻才能被人发现。
C.比喻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3】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
A.人物描写
B.环境描写
C.场面描写
11、完成课内阅读。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
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该语段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 ,我还读过他的作品 。(填一文章名或一书名)
2.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表示很冷和很暖的词: 、 。
3.文中画横线句子里的“终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联系语境,将下面4个词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① ② ③ ④
5.用“ ”画出表示小女孩幻想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练习。
作者将小女孩的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生活形成 ,更衬托了小女孩
,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 。
12、 另起一行
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我就是。”
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bèi)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shi),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1】注音或写汉字
厌恶(______) 疲bèi (_____) 悲āi(_____) 钥shi(_____)
【2】造句
心不在焉:__________________
胡思乱想: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五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找出一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描写乡村风光的片段,谈谈逃遁到乡村的“我”,是否洗去了身心的创伤与疲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哀: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你认为“我”这样想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第⑧段中,大表哥所说的话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只有一个地球》选段,完成要求。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毀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上文说明中又有抒情。请联系上下文意思选择恰当的标点填进文中方框里。
【2】文中的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词语填入文中( )里。
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上文按“//”划分出的部分表达了哪三方面的观点,请概述要点。
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冋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 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请你用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16、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19、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把”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被”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20、按要求写句子。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将你写好的大作工整、完整、整洁地誊写在答题卡上的方格里。
题目:我不再 了
要求:
(1)先想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任性、拖延、莽撞、自卑、孤独、马虎、懒惰等);
(2)围绕所选词语,回顾相关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感变化写清楚;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