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
“困”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困”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
A.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 B.穷苦、艰难
C.包围 D.疲乏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困”选择恰当的释义。(填序号)
困难_____ 困乏_____ 困守_____ 困窘_____
2、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协商——(________) 汇集——(________) 鼓舞——(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
肃静——(________) 选举——(________) 完毕——(________) 斩钉截铁——(________)
3、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浑浊——(________) 笨拙——(________) 遮掩——(________) 照耀——(________)
妩媚——(________) 模糊——(________) 顺心——(________) 沸腾——(________)
眺望——(________) 喜悦——(________) 豪迈——(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杰出人物,有身残志坚的英国科学家________,有被誉为“________”的钱学森,有“________”之称的________……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5、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而后又志在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先补全语段,再发挥想象仿写)
(2)因为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文中二人深厚的友谊让李白发出这样的感叹:锺期久已没,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蕴含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再写出一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人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精心选择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五个典型事例,表现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2】画线的诗句是围绕“_______”字来写的。读了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越岷山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的朗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放缓慢,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B.读第三、四句时要突出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第五句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六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
D.第七、八句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当时喜悦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要重读
8、先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朝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______(时间)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最后一句委婉地表达了_________。回忆你积累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出一句:_________。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1】文段中的“禀”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在“禀赋”一词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①赐人以谷。 ②授与;赐与。 ③承受;领受。 ④下对上的报告。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A.骤然zhòu B.拘束sù C.单薄bó D.入场券quàn ______
(2)A.纯熟shú B.爆发bào C.崎岖qí D.热血沸腾xuě ______
(3)A.俨然yǎn B.笨拙zhuó C.蜷缩quán D.惟妙惟肖xiào ______
(4)A.肆虐nüè B.供品ɡònɡ C.风靡mǐ D.窸窸窣窣suì ______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B.两山排闼送青来 排闼:推开门。
C.金沙水拍云崖暖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D.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郭:高山。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多好啊 他在自言自语 突然 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 记者 你见过电灯吗
②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③“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1】给第①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片段讲述的是郝副营长与“我”关于电灯的一番对话,主要运用了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从对话中我能真切地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写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中“瞳憬”一词的意思是_____。在选文中,他具体“憧憬”的是什么?请用“_____”画出来。
【4】“多好啊!”在片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能阅读下面的短文,按文后要求答题。
沼泽地里的水杉
一群孩子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一个摄影展。
(A)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孩子自卑地坐在轮椅上,玩弄着自己的指甲。别的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而他却不行,去哪儿都要摇着轮椅,他实在不想这样挤到同学们中间去。
摄影展里的一位志愿者注意到了他,她走过来推起孩子的轮椅,来到不远处的一幅照片前面。那是一幅摄于热带雨林的照片,照片上是一片水杉,它们全都长在水里,可树干却笔直地伸向天空。
孩子问志愿者说:“看上去水不是太深,但长期淹在水里,下面的淤泥应该很厚吧?”
志愿者说:“沼泽地的淤泥有好几米深也不奇怪。”
“这么深的淤泥,为什么这些树不会倒下呢?”孩子好奇地问。
志愿者回答他说:“因为这些水杉从小就生活在淤泥里,所以它们的根会不断往下扎,一棵5米高的水杉,它的根基甚至会达到10米,所以哪怕是生活在两米深的淤泥里,它同样能够屹立不倒!”
是的,树无法选择自己的生长环境,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B)所有的哀伤与叹息都无济于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就像那片生活在沼泽里的水杉,不能拨开淤泥,那就把根再扎深一些吧!
(C)孩子若有所思,他的脸上荡漾起浅浅的微笑。他摇着轮椅,饶有兴趣地欣赏起每一幅照片来。清晨的阳光从窗外照在轮椅上,原来冰冷的钢管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1.用“√”标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树干(gān gàn) 无济(jī jì)于事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屹立( ) 哀伤( )
反义词:自卑( ) 笔直( )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 )里。
(1)对事情不会有什么补益。表明不顶用,不能解决问题。( )
(2)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默深思的样子。( )
4.品读文中标横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读A、C处句子回答。孩子开始很自卑,是因为 可后来他的脸上却荡漾起浅浅的微笑,是因为
(2)读B处句子回答。“所有的哀伤与叹息都无济于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请根据例句特点,仿写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句子。
水杉的勇气是拨开淤泥挺拔生长;蝴蝶的勇气是冲破禁锢破茧而出;
海洋的勇气是越过石崖奔流不息; 的勇气是 。
12、课内阅读。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愿心—( ) 怕羞—( )
熟识—( ) 盼望—( )
【2】从“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从闰土的外貌和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
13、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zhá zá)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chuí cuí)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 漂)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chuì 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的时候,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曼 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选择文中合适的字或读音。
砸________(zhá zá)碎 捶________(chuí cuí)打
(飘 漂)________落 憔悴________(chuì cuì)
烂________(曼 漫)
【2】母亲一再坚持让我看菊花,她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将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相照应的句子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透过这些动作描写,你又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内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母亲最后说的那句话,再联系上下文,请你试着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两个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达机场!刚刚,杭州地铁4条新线一起开通!去机场怎么最方便?3路记者正在体验!
今天(12月30日)上午11点,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6号线一期、杭富线(与6号线贯通运营)、7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今天开通后,杭州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超300公里,杭州首次实现十城区地铁全覆盖,同时,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终于有了地铁。
去机场今后有了新选择,那么究竟怎么去最方便?我们三路记者从市中心的凤起路站、武林门,分别乘坐1号线、2号线转7号线、机场大巴前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到达厅,给大家先去坐一趟。
第一路记者体验:2号线换乘7号线去机场
上午11点,记者到杭州凤起路地铁站,从凤起路站无论是1号线还是2号线转7号线,到萧山国际机场站都为8元。11点10分,记者坐上2号线前往建设三路站,将转乘7号线前往机场。11点36分,记者到达建设三路站,从2号线走上站厅,2分钟不到转到7号线站台。7号线是紫色的,非常宽敞,速度也很快,每小时100公里。12点07分,记者到达机场站。丁先生从萧山明星路上7号线。今天他要坐飞机出差。“我以前都是打车去机场的,车费七八十元,昨天听同事说今天有地铁通了,就来体验一下,感觉还不错,时间可控,车费也便宜。”
第二路记者体验:1号线直接坐到机场
中午11点,记者坐上从凤起路出发,前往萧山国际机场的地铁一号线。从凤起路出发的到萧山国际机场的票价是8元。记者坐到了一号线下沙江滨站。停留约1分钟,地铁车厢里明显人少了很多,但还是能看到带着行李的乘客。12点06分,记者到达机场站。
第三路记者体验:武林门坐大巴去机场
中午11点10分,记者来到位于武林门的萧山机场大巴上车点。“一切正常的话,到机场一个小时左右。”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大巴11点15分准时发车。11点25分,大巴到了平海路停靠,2分钟左右继续前行。11点37,大巴到城战站,停车两分钟,经过两次停靠,大巴快坐满了客人。之后,大巴继续行驶,直达机场。11点45分,大巴经钱江三桥过江,准备上机场高速。机场高速路况不错,一路70码左右。12点01分,大巴抵达机场收费站。12点09分,大巴到达t1航站楼国内出发9号口。
(来源:2020.12.30《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燕 谢春晖 盛锐)
材料二
地铁1号线三期自下沙江滨站(不含)至萧山国际机场站,线路全长约11.2公里,共设车站5座,其中换乘车站1座。地铁1号线三期串联起萧山机场、杭州东站、杭州城站、杭州客运中心等多个交通枢纽一起,携手实现航空、高铁、长途汽车无缝换乘,让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真正成为“空轨联运”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提拱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保障,进一步提高杭州城市的国际形象。
【1】填空。
材料一中提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地铁线是通往萧山机场的。可是,晓冬同学家就在武林门,家人坐机场大巴去机场更方便,晓冬同学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___路的记者体验。
【2】材料一主要想告诉人们什么?( )
A.去杭州萧山机场乘坐地铁最方便
B.去杭州萧山机场可以有多种选择
C.去杭州萧山机场可以乘坐地铁了
D.杭州首次实现十城区地铁全覆盖
【3】以下关于“地铁7号线首通段”的信息,哪一条并不确切?( )
A.可以在凤起路站坐2号线换乘7号线首通段去机场。
B.2号线坐到建设三路站,再转乘7号线首通段就能到达机场。
C.从2号线转乘7号线首通段去机场,时间上比其它方式要耗费得更多。
D.7号线首通段速度很快,每小时可以达到100公里。
【4】以下关于“地铁1号线三期”的信息,哪一条并不确切?( )
A.1号线三期从下沙滨江站跨越钱塘江,再经过4站达到萧山机场。
B.1号线三期实现了航空、高铁、长途汽车的无缝换乘。
C.我家就在下沙区域,乘1号线三期去萧山机场最方便了。
D.1号线三期直达萧山机场,比其它任何一种方式都要省时间。
【5】你家住在杭州的哪个区域,如果一家人要去机场,你会选择哪一条线路,并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改成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18、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变换句式。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变换成否定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21、作文天地
题目:我最喜欢 (元旦、春节、中秋节等)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3.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