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奔腾呼啸的( ) 惊心动魄的( ) 巨大的( )
雄伟壮观的( ) 整整齐齐的( ) 灿烂的( )
长长的( ) 神奇的( ) 翠绿的( )
2、根据句意,在括号里填上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荒凉的西部地区日渐(______)起来。
2.我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______)化。
3.写作文时重点部分要详细,次要部分要(______)。
4.父亲用他那粗糙的大手制作了一件(______)的工艺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锺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文中的古语“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的道理。
4、句子练习。
1.先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A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_____)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
C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恰当的关联词语,再任选一个造句。
A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____)大方,(____)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B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____)唱的是什么,听者(____)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C造句:_____________
5、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冷酷无情的人未必是真正的好汉,懂得爱的人更懂得担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3)人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中的“五谷”指稻、麦、黍、菽、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和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烈火焚烧若等闲( )
A. fén B. lín
【2】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粉骨碎身浑不怕( )
A. 全身 B. 全
【3】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A. 高尚的节操 B. 青色和白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古诗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1)“粉骨碎身浑不怕”这一句借石灰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
(2)“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追求,由此我想到了王冕《墨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石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诗人不怕“________”,不怕“________”的意志和节操。
8、阅读。
江南春
[唐]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啼”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这首诗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以某一个________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________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撞到一个人身上。“对不起!”我道了歉。抬头一看,那人后退了几步,扶住了墙才站稳。从他的眼睛看,啊,一个盲人。我伤心极了。“没关系。”他轻声说。“老伯伯,我扶您走吧。”我大声说。也许这样做能补偿一下我的过失。
天更加阴沉了,天空中出现了轰隆隆的雷声。我们不由地加快了脚步。突然我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身子向前倾,差点摔倒。低着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摔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这篇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叙述的。
A.“总—分—总” B.事件发展
C.时间 D.地点变换
【2】下面最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小姑娘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行为、好品质。
B.文章赞扬了盲人伯伯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C.文章赞扬了盲人伯伯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表达了小姑娘要像盲人伯伯那样做人的决心。
D.文章赞扬了小姑娘随身带手绢借给他人使用的好习惯。
【3】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用“ ”画出来。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包括( )。
A. 渲染气氛 B. 烘托人物形象
C. 象征暗示 D. 推动情节的发展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两个“引路人”分别是什么意思?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我理解。
少年闰土(节选)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biàn pián)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fú fó)面前许下心愿,用圈(juàn quān)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biàn pián)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biàn pián)熟识了。
【1】“ ”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色的圆脸”说明_____________,“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_______________“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写了____。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孩子。
【4】用“ ”画出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5】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6】这段话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的闰土。
【7】读了这段文字,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光饼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7厘米,中有小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州的传统名吃。 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制作时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略大,被被称为“征东饼”,无论“先鲜”还是“征东饼”,都与戚继光人国抗倭的故事有关。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做饭,戚继光下令烤制一种小饼,用麻绳穿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来,这种小饼流入民间。人们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
光饼深受福州地区人民的喜爱。现在福州人吃光饼有诸多花样:有将海苔菜夹在饼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饼,有将芥菜心夹在饼里的辣菜饼,还有将来粉肉夹在饼里的夹肉饼等等。以前光饼属于街头小吃,难登大雅之堂,如今福州人宴桌上也摆上了光饼。
【1】光饼的名称与下列哪位英雄人物的传说有关( )。
A.戚继光 B.霍去病 C.卫青 D.郑成功
【2】根据阅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用《福州府志》的相关记载,可以使光饼名称的来历更加充实具体,让传说更具说服力。
B.光饼属于街头小吃,难登大雅之堂。
C.光饼深受福建地区人民的喜爱。
【3】请你为光饼写则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 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 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 她紧张地问道 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你可以帮帮老师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
“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这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锈得连边都没有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
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给短文第3、4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2】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小樱在“浇花”这件事情中的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 )→( )→( )→豁然开朗
【3】“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句子中的“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中最有道理的一句话是什么?摘录下来,再写一写你的认识和理解。
_____________
【5】从小樱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老师。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抚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1)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语。
(2)用——画出写母亲表情的句子。
(3)母亲每一次开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你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什么吗?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4)试着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5)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边。
14、阅读与理解。
环保“新兵”——玉米
塑料曾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耗费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它能做瓶子、盒子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英国的一家公司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除此外,“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一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目前,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呢!
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
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1】第1自然段中“杰出”一词加引号,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传统塑料的缺点和“玉米塑料”的优点,填写表格。
传统塑料的缺点 | “玉米塑料”的优点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下列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内容结构上来说,第4自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一条不错的“后路”,这里的“后路”指“玉米手机”为手机报废后如何处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C.如果本文先谈“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再介绍“玉米塑料”的由来,这样会更加合理。
D.目前,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可以删除。
【4】短文的第5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介绍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主要表现在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6】“玉米塑料”除了短文中介绍的内容,还会运用在生活中的哪个领域?请你发挥想象,列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燕子从湖面掠过。(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两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不同。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任选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八月,天气极热。鸡套拉着翅膀,狗吐着舌头,蝉热得不停地叫。(热)
忙 冷 吵 辣 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习作要求:
以“________课堂”或“课堂_________”为题,写出自己在课堂上的独特体验。
习作指导:
1.课堂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回忆一下哪些课堂是你不能忘记的,选择其中最怀念的一堂课。
2.通过给课堂过“电影”,确定习作主题并补全题目。
3.理清写作思路,思考详略安排,列出习作大纲。
4.通过课堂再现来展现自我独特的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