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_________,春使我_________,夏让我_________,秋令我_____________。
2.《丁香结》中的丁香白的_______,紫的________,散发出淡淡的________的甜香,_________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代词人____写的,“西江月”是______,这首词描写了_____(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快乐阅读吧
(1)《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________________。它围绕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经历,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比如给过他积极影响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让你记住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 沉着──(_____) 崎岖──(_____)
惊天动地──(_____) 英勇──(_____) 豪迈──(_____)
昂首挺胸──(_____) 斩钉截铁──(_____)
4、《好的故事》内容感知。
1.本文采用了__的结构,写了作者梦中的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
A.分— 总 B.总— 分 C.总— 分— 总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____—____—____。
3.文中“好的故事”指的是一幅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
5、根据本学期的学习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
(1)“月”常常被诗人写进诗中,借以表达内心的情感。辛弃疾的笔下这样写“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孟浩然的诗中这样写“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虽同样写月色,但二者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前者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后者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家国情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这是红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这是曹植的家国情怀——为了国家,视死如归;“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鲁迅的家国情怀——即使在暗夜里,也要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
(3)语文的美是丰富的。“在天底下,___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这是老舍笔下的自然之美;“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_________________”,这是贝多芬琴键之下的艺术之美;“____________若泰山”“___________若江河”,伯牙子期在用“高山流水”传递着世间的情谊之美。
6、课外类文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豪情,流露出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都写到了山,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8、诗文阅读。
春日
宋.朱熹
, 。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与诗句中“等闲”含义相同的选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诗文中最能反映春天特点的两个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走进留守儿童
【材料一】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日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材料二】
某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程度 | 没有 | 很少 | 有时 | 经常 |
百分比(约) | 7% | 35% | 52% | 6% |
解决方式 | 对父母说 | 对同学说 | 对老师说 | 不说 |
百分比(约) | 20% | 21% | 6% | 53% |
【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某省留守儿童情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_____
问题2:_____
【2】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拟写的活动主题,你认为( )个更贴切。
A.让世界充满爱
B.明天更美好
C.手拉手心连心
D.守望
【3】根据活动主题,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
①_____
②_____
【4】假如你是红领巾广播站的小记者,此刻话筒正对准留守儿童的父母,你最想采访他们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5】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问题,你想给当地政府部门提什么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沈钧儒是一位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毕生以救国为己任。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担任浙江起义的政治组织方面的设计准备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沈钧儒从事教育和法律的工作,以律师身份为人民群众争取权利。作为一名律师,他认真审核每一桩案件,务求受冤者获得胜诉:对于无力承担诉讼费的人,他义务办案,甚至倒贴资金。1954年,在年近八旬的沈钧儒的全身心投入下,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正式颁布。
【材料二】
沈钧儒纪念馆位于嘉兴环城南路南帮岸3号,在沈钧儒故居内。故居系清代建筑,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嘉兴人民政府对故居进行落架大修,1998年3月竣工。为了缅怀沈钧儒先生光辉一生,弘扬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质,嘉兴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修缮的故居于1998年6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沈钧儒纪念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粉墙黛瓦,古朴典雅。馆藏资料十分丰富,内设有沈钧儒先生铜像瞻仰大厅,沈钧儒先生生平史迹展览和沈钧儒先生遗物陈列等,充分体现了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内涵。
【材料三】
沈钧儒纪念馆全年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30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地址:嘉兴市环城南路与砖桥路交叉路口 |
图1:沈钧儒纪念馆参观须知 图2:沈钧儒纪念馆地图
【1】根据材料,完成以下填空。
(1)材料二是从______、修建过程、占地面积和______这四个方面来介绍沈钧儒纪念馆的。
(2)沈钧儒纪念馆的具体位置位于图2中的______点。(在A、B、C中选择一个位置。)
【2】判断题。
(1)小红想去沈钧儒纪念馆参观,她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买票才能进入。( )
(2)1998年3月,沈钧儒纪念馆修缮完成后即刻向公众正式开放了。( )
【3】说说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观点写了哪几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小长廊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
2.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
3.“我掩着面叹息。”这句话说明了( )
A.作者意志消沉。
B.作者对时间流失的无奈。
C.作者思想消极。
4.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 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 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逮捕(dǎi dài) 处决(chù chǔ) 挨枪(āi ái)
【2】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
(1)(敌人) 妄图吓唬他。(_______)(_______)
(2) 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_______)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_______)
(3)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_______)
【4】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坐在椅子上死了都倒不下去。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他宁可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6】读了短文后,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有关草莓的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草莓是“最脏的水果”吗?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上都难免有一些低毒、微毒农药残留,但农药残留是否危害人的健康跟摄入的量有关。国家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对上市的水果、蔬菜都规定了农药残留最低标准,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冲洗30秒以上,草莓上大部分的农药残留都会被清洗掉,所以草莓可以放心吃!
材料二:草莓能给身体带来的6种好处!补维生素C:草莓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47毫克/100克,一天吃10颗草莓就可以满足成年人一天的维C摄入需求;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坏血病、牙龈出血及骨质疏松。草莓的好处还有:护心脏,有助于糖尿病人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大脑早衰,保护眼睛,预防便秘。
材料三:如何清洗草莓?先用流动水冲洗30秒,用清水泡5分钟,摘掉草莓蒂。注意洗之前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因为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有害物质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污染。
【1】材料二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草莓______这个好处。
【2】读了这三则材料,你对草莓的整体印象是______。
【3】结合这三则材料,你对食用草莓最想提出的一条具体建议是______。
14、课内阅读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肖邦临死之前嘱托姐姐的事是 ,从此处可以体会到 。
2.“当时他才39岁。”对这句话中的“才”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才”字表现了作者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B.一个“才”字说明肖邦刚过了39岁生日,还很年轻
3.“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肖邦为什么“疲劳”?又为什么“忧愤”?
15、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
(1)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能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其变成比喻句)
(3)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21、作文
请以“快看,他(她、它)过来了!”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可以参考“讲个故事给你听”。2.格式规范,书写工整。3.字数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