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人们( )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会越来越少。
②人们滥用化学品,( )使自然资源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③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 )实现了,( )是很遥远的事情。
2、重点突破
1.《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 (朝代)诗人 (谁)用 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告诉孩子学习需要毕生的努力:“ , 。”再告诉孩子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 。”
2.《观书有感》的作者是 时期著名理学家 。全诗描写了四种景物,分别是: 、 、 、 ;这首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读书体会的诗句是“ , ”。
3、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①(______)(______)罐罐 ②不(_____)不(_____)
③(_____)直(_____)壮 ④(______)(_____)翼翼
1.写出两个与①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②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3.写出两个与④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各国的科学家为了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进行了大量的lǐ lùn________分析和guān cè________研究。人们曾经cāi cè________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但在给它pāi shè________了大量照片,并进一步kăo chá________之后发现,火星上既没有cí chăng________,也没有dĭ yù________紫外线的臭氧层……这些yīn sù________都表明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
5、根据意思从课文《桥》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______
(2)来势迅猛,不可抵挡。______
(3)凶恶地笑。______
(4)拥护推戴。______
(5)(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______
(6)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文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响声。______
(7)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______
我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句子: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中体现的节日是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市井街巷的风光。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是因为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
C.诗的主旨是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加点词语。
任尔东西南北风。尔:___________
【2】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
A.立根/原在/破岩中
B.千磨/万击还/坚劲
【3】这首诗表面是在赞美____,其实是借此表达诗人_______的品格(精神),这种表达方法叫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 ),也谈不到(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 )而不在于(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两组恰当的反义词。
2.文段中“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一句的意思是: 。
3.读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请你以“努力学习”为话题,仿写句子。
我 ,我 ,我 。
10、阅读理解
(一)
①春天到了。一切都在成长,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
②桑桑瘦成了骨架。桑桑开始担心自己的病会突然之间让他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
③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
④一只黄雀站在一根刚刚露了绿芽的柳枝上。那柳枝太细弱了,不能让黄雀站立,几次弯曲下来。黄雀不时地拍着翅膀,以减轻对柳枝的压力。
⑤妹妹柳柳走来了。自从桑桑被宣布有病之后,柳柳变得异常乖巧,并总是不时地望着或跟着桑桑。
⑥桑桑突然想起,一次他要从柳柳手里拿走一根烧熟了的玉米,对她说:“你把玉米给我,过几天,我带你进城去玩。”柳柳望望手中的玉米,有点舍不得。他就向柳柳好好描绘了一通城里的好玩与热闹。柳柳就把玉米给了他。他拿过玉米就啃,还没等把柳柳的玉米啃掉一半,就忘记了自己的诺言。想到这里,桑桑的脸一下子红了。
⑦第二天,桑桑给家中留了一张纸条,带着柳柳离开了家。他要让柳柳看到城。
⑧到达县城时,已是下午三点。那时,桑桑又开始发烧了。他觉得浑身发冷,四肢无力。但他坚持拉着柳柳的手,慢慢地走在大街上。
⑨被春风吹拂着的县城,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迷人。城市的上空,一片纯净的蓝,太阳把城市照得十分明亮。街两旁的垂柳,仿佛飘着一街绿烟。一些细长的枝条飘到街的上空,不时拂着街上行人。满街的自行车,车铃声响成密密的一片。
⑩柳柳有点恐慌,紧紧抓住桑桑的手。桑桑将父亲和其他人给他的那些买东西吃的钱,全都拿了出来,给柳柳买了各式各样的食品和玩具。
⑪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桑桑仰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天的城墙,下定了决心。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上城墙顶上看风景,但柳柳走不动了。他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柳柳不肯。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
(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有改动)
【1】短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发生在______(什么季节),文中第①、第______、第______自然段进行了环境描写。
【3】“想到这里,桑桑的脸一下子红了。”这是因为( )
A.桑桑感到身体不舒服,又开始发烧了。
B.桑桑因为骗了妹妹的玉米而觉得非常内疚。
C.桑桑为自己的病给全家带来痛苦而难受。
D.好不容易骗来玉米,桑桑激动得红了脸。
【4】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第①自然段写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反衬出重病中桑桑的悲凉。 (______)
(2)第③自然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桑桑害怕、无所适从的心情。 (_____)
(3)第⑨自然段写县城春意盎然,热闹又温馨,这里的环境描写既能让人为兄妹俩高兴,又会让人感到有些心酸。 (______)
【5】从文中,你读出柳柳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简要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当宇航员从太空中俯瞰我们这颗云蒸霞蔚、生机勃勃的行星时,当月球上的摄影机拍下一轮巨大的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时,我们都会为眼前的景象怦然心动。这就是我们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这就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故乡。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地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
1.哪些词语写出了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
2.选文的最后一句话写出了 。
12、阅读。
钱被刮跑以后
12月20日,霍邱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东湖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liè)趄(qie),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落(sǎn sàn) 微颤(chàn zhàn)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从而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已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③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④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作,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
______
(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______
(3)选文第②段如果删去,直接写第①段和第③段,可以吗?
______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
(5)从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
(6)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你根据上面文段设计一道思考题。注意不要与前面的问题重复。
______
______
14、阅读小长廊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
2.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
3.“我掩着面叹息。”这句话说明了( )
A.作者意志消沉。
B.作者对时间流失的无奈。
C.作者思想消极。
4.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那碧绿的海洋,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变换句式。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变换成否定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得请你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仿写句子)
例: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升上六年级以来,你的哪一种情感体验最强烈呢?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当时的心情或情感的变化写清楚。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