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语句积累运用: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
(1)“月”,是诗人常用来抒发情感的物象。孟浩然借“月”抒发了孤苦之情“野旷天低树,___。”,而辛弃疾借“月”抒发了喜悦之情“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
(2)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正如李钢所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会迎来希望,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回答)
2、补写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②有所期诺,______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___。(《袁氏世范》)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嘲》)
④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喜雨》)
3、按要求写句子。
(1).读“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要千百遍地赞美它”,我想到了白居易写的“ , ”这两句诗。
(2).写一句霍金的名言: 。
(3).写一句关于修改习作的名言: 。
(4).读着《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怎么能舍得放下呢?(改成陈述句)
4、口语交际。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相信你一定知道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
他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
练习书法的益处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句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人类______________神创造的,___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结果。
2.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______________破坏了环境,______________将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3.______________飞出银河系的梦想能实现,______________是很遥远的事情。
6、古诗阅读。
【甲】 【乙】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天街小雨润如酥,
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色遥看近却无。
杨花榆荚无才思, 最是一年春好处,
惟解漫天作雪飞。 绝胜烟柳满皇( )。
【注释】 ①杨花:柳絮。 ②才思:才华和能力。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酥:酥油 ⑤绝胜:远远胜过。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对比
B.夸张
C.比喻
D.拟人
【2】从 可以看出 可以作为甲诗的题目( )
A.不久归 晚春
B.斗芳菲 新春
C.无才思 早春
D.作雪飞 立春
【3】按照押韵规律,乙诗末尾括号里的字和读音应选( )
A.宫 ɡōnɡ
B.都 dū
C.城 chénɡ
D.京 jīnɡ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中“草树”本属无情物,竟能“知”,能“斗”,想象之奇,实为诗中罕见;乙诗中早春淡淡的草色与晚春的满城烟柳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
B.甲诗中杨花榆荚虽缺少“才思”,但仍为春天增添一景,虽然不算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C.“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乙诗中非常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透过雨丝遥望春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D.乙诗最后一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想象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晚春景色,肯定比细雨蒙蒙的早春可爱。
【5】写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可适当添加自己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片段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补充文中词句。
【2】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____季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4】“路转溪桥忽见”一句让你想起《游山西村》里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加点词语。
任尔东西南北风。尔:___________
【2】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
A.立根/原在/破岩中
B.千磨/万击还/坚劲
【3】这首诗表面是在赞美____,其实是借此表达诗人_______的品格(精神),这种表达方法叫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世界名城--巴黎
在众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国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风采,誉满全球。巴黎位于法国盆地中央,城区横跨秀丽的塞纳河。它是以一个船形小岛--市岛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
雄伟壮丽的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市岛中心,它建于12世纪,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如果把巴黎圣母院作为其古老的象征,那么,矗立在塞纳河左岸的艾菲尔铁塔,便是她现代的标志。这座以法国工程师、世界铜铁混凝土建筑的奠基人艾菲尔命名的铁塔建于1889年,堪称现代铁塔之祖。铁塔高达320米,相当于80层大厦那么高,站在塔顶可俯瞰巴黎全市风光。除了巴黎圣母院和艾菲尔铁塔之外,巴黎还有巴士底广场、协和广场、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等历史遗迹和艺术建筑。凯旋门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对面就是协和广场。它是拿破仑为了炫耀胜利而下令建造的。工程从1806年开始,历时30年才完成。凯旋门高达49.54 米,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门,内外墙布满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尤以浪漫主义雕刻大师弗朗索·吕德的不朽的杰作《马赛曲》最为著名。
凯旋门前面的大街上的爱丽舍宫,也是法国的著名建筑。金碧辉煌的宫舍内,墙上挂着著名油画和名贵的挂毯,室中陈设着古色古香的镀金精雕家具,以及各式各样精致的座钟,宛如一座博物馆。从1873年开始,爱丽舍宫已成为法国总统府。
巴黎艺术氛围浓厚。这里拥有60多座博物馆,70多家图书馆,60个剧场,200家电影院,15个音乐厅。博物馆中最负盛名的当推卢浮宫。它曾是法国历代王朝的王宫,现已成为法国美术博物馆。全馆有藏品40万件,其中包括《胜利女神》、《岩间圣母》等名画和雕像。巴黎的“街头艺术”也历久不衰。这里既有名闻全球的露天画廊,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街头音乐会。许多青年学生和普通市民,常常自带乐器,到街头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的服装品牌名闻世界,领导着世界服装的潮流。全市有几千家服装店,各国富豪纷纷前来定制衣服。在巴黎街头,很难碰到服饰相同的妇女,她们也为这座世界名城增添了不少风采。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誉满全球:
历久不衰: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文化 ( )的风采
( )的象征 ( )的挂毯
( )的座钟 ( )的杰作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雄伟壮丽的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市岛中心。
(4)这篇短文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名城——( )。文章是从 、 、
和 四个方面来介绍的这城市。
(5)对于你所了解到的巴黎,你认为她还在哪些方面比较著名,也可以找一找资料,写在下面。
10、美文赏读
忆父亲
梁晓声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正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向我道歉。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 瞎 那是一句台词 父亲笑了笑说 昨天 我们导演指示给我一句台词 连台词都让我说了 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 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 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⑦……
⑧是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给文中5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对父亲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 )的神情。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嘴里说阴,脸上作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的横线上应当补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 )的心情。
【6】这篇短文写了父亲的两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⑥和第⑧自然段之间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题目是“忆父亲”,你认为作者是在忆父亲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海底两万里
梗概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有一只身长数十米的怪物,偶尔浮出水面,不少船只受其攻击而沉没。美国政府派出“林肯号”驱逐舰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加。一天晚上,教授发现这个庞然大物冒出了水面。“林肯号”随即向怪物驶去,船上的人和“海怪”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然而“海怪”未被除,“林肯号”反受重创,教授和他的仆人康赛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海怪”的俘虏。“海怪”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叫“鹦鹉螺号”。
“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强行让三人随“鹦鹉螺号”一起周游四海。他们在印度洋和鲨鱼展开过搏斗;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这些场面都异常惊心动魄。他们在海洋的黑流中前进,经过瓦尼科罗岛,穿过托雷斯海峡,从印度洋到红海,再从阿拉伯隧道出来到希腊群岛,然后再花费了四十八小时穿越了地中海到达维哥湾,看一看那消失在历史尘土中的大陆。最后,他们在南极经历了一场与缺氧进行生死搏斗的战争后才得以脱身。
十个月过去了,阿龙纳斯三人经历了两万里的海底航行之后,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回到家乡,并将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注)《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著作。
精彩片段
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个不幸的人被触须缠住,粘在吸盘上,让这条庞大卷筒随意在空中摇来摆去。他气喘,他窒息,他叫喊:“来!救我!来!救我!”他这话是用法语说的,引起我十分深刻的惊怪!那么我是有一个同胞在船上!或者有好几个!这个使人心碎的呼救声,我一生再未听到。
这个不幸的人眼看是完了。这时尼摩船长跳在章鱼身上,又是一斧子,他把章鱼的另一只胳膊砍下来了。他的副手奋勇狂怒地跟那些爬在“鹦鹉螺号”两边的其他章鱼进行战斗。船员们各人挥动斧头,乱砍乱杀。加拿大人、康赛尔和我,我们也把我们的武器穿进这大团肉块中去,一种强烈的麝香臭味散在空中,真是令人害怕。
在一瞬间,我以为那个不幸的人可以获救了,因为章鱼的八只胳膊有七只都被砍下了。但是,它剩下的一只胳膊把那个人像一支笔般挥动,在空中转来转去。当尼摩船长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我们的视线被遮住了。当这团浓黑雾气消散的时候,枪乌贼不见了,跟它一起,我的不幸的同胞也不见了!
那时我们是何等愤怒地来跟这些章鱼拼命呀!我们一点不能自主了。有十条或十二条章鱼侵到平台上和“鹦鹉螺号”两边来。我们在平台上,在血泊和墨水中跳动着的一条一条的肉段中间滚来滚去,这些粘性的触须就像多头蛇的头一样,一会儿又生出来了。
尼德·兰的叉每一下都刺入枪乌贼的黑色眼睛中,把眼珠挖出来。可是,我的勇敢同伴不可能躲开,突然被一条怪物的触须卷住掀倒在地。枪乌贼厉害可怕的嘴对着尼德·兰张开来。这个不幸的人要被咬为两段了。我急急跑去救他,但尼摩船长走在我的前面,先我动了手。他的斧子砍入两排巨大齿牙里面了,尼德·兰出人意料地得救了,他站起来,把整条叉刺人章鱼的三个心脏中。
“我应该有这次机会报答您啊!”尼摩船长对尼德·兰说。尼德·兰点点头,没有回答他的话。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1】读梗概捕捉信息。
(1)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的怪物是一艘___________,名叫“___________”。
(2)乘着这个庞然大物经历了两万里航行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梗概感受内容。
追击“怪物”——被俘困艇——___________——逃脱回还
【3】从梗概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怎样的海底航行之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节选的精彩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节选的精彩片段的搏斗中,作者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人物进行了详写,对其他人进行了略写,详略得当的写法突出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群体。
【6】把精彩片段中对倒数第二自然段理解错误( )
A.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尼德▪兰曾经救过尼摩船长。
B.尼德▪兰对尼摩船长置之不理,他是一个冷血、冷漠的人。
C.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温和、有礼的一面。
D.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12、阅读
一件小事
鲁迅
(1)我从乡下跑进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2)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3)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不一会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4)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一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5)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6)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7)车夫毫不理会,一一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8)“您怎么啦?
(9)“我摔坏了。”
(10)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11)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12)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13)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14)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15)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16)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17)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一件小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
【2】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再用“ ”在文中画出“我”认定“伊”装腔作势原因的句子。
装腔作势:
【3】《一件小事》以作为雇主的“我”与车夫形成_____,并且以“我”的前后思想变化从而突出车夫____的高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车夫的___________之情。
【4】请写句鲁迅的关于珍惜时间或勤奋努力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划出第16自然段环境描写的句子,然后说说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13、读短文,回答问题。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们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们,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头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要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带孩子挖笋子。
B.“我”带孩子挖笋子,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C.“我”给孩子讲述竹子和竹笋的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很多。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列诗句“(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胖”用得非常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 )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 )过来,被那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 ),“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你从这些字中体会到了什么?
【2】下面哪句话不能体现“我”和同学对玩竹节人的痴迷?( )
A.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
B.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
C.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3】画“ ”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从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
【4】简要概括该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宁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日,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18、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⑷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做成了好几样花生食品。(先改为“把”字句,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3.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改为反问句)
4.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5.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作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
21、造句。
(1)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门望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卑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羞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