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夜喜雨》一诗仅看诗题就能明白它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你能说说下面几首诗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吗?
《江雪》(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枫桥夜泊》( ) 《泊船瓜洲》 (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小池》( ) 《山行》(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开学来,我们随着文本阅读了几篇外国名著里的故事,认识了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的尼尔斯、________的汤姆索亚,他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2)《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_____,像针尖上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默写。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3)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用比喻的修辞把乌云比作墨汁、雨点比作珠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园生活是那样地令人向往,它不仅有《江南春》中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江南水乡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书湖阴先生壁》中绿水护田、青山环抱的清幽居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顾课本知识,重温精彩内容。
(1)老舍先生在内蒙古大草原见到羊群在小丘上漫步,觉得它们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____绣上了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不用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2)《桥》一课里,作者采用大量的_________描写来渲染紧张的气氛,侧面表现了老支书“把_________让给别人,把_________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用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5、填空。
1.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4.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附加题)
七律·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没”在这里读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草地: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过草地时,吃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来驱寒;睡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当枕头。
【4】比较《七律·长征》和本诗中的“暖”“寒”二字。
(1)《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过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写有关长征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诗词中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8、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西江月”是_____。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
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9、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1】下面哪一项能概括这两段话的内容( )
A.宁死不屈
B.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C.坚强不屈
D.歼敌成功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九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中的“五位壮上的决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选文中的词语。
(1)表示声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攻击敌人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10、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①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②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③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④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
⑤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
⑥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
⑦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丫,为我们点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
⑧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
⑨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1】联系上下文,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
袅袅:_____。
司空见惯:_____。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冬天一到,火炉就被_______了,它就像冬夜的_______一样。“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这句中“姗姗来临”,让我感到_______。
(2)第⑦自然段中,“跳跃”一词表达了作者此时_______的心情。作者认为“那画面格外的美”的原因是______。
【4】关于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这表现了他生性乐观、风趣的特点。
B.父亲扛粗的风倒木,细的让“我”和姐姐扛,这表现了他对“我们”的关爱。
C.父亲常常嗔怪“我”又懒又馋,这表现了他对“我”偷偷带土豆的不满。
D.父亲让“我”在少年时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5】短文为什么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走进书的世界
金波
翻开书本的每一页,
都像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眼睛变得应接不暇,
心灵体验着发现的喜悦。
书像大海,我们像一条鱼,
书像蓝天,我们像一只鸟,
美丽的成长记忆,
就从这里开始闪耀。
书页里夹着白天的阳光,
书页里夹着夜晚的月光,
无论多久,每一次翻开,
生活都会在这里飘香。
日子因阅读变得丰满,
阅读像吸吮生命的甘泉,
知识让心灵长出了双翼,
我们从书的世界里飞起。
【1】诗句“书像大海,我们像一条鱼,书像蓝天,我们像一只鸟”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书比成了 和 ,把我们比成了 和 。
【2】为什么翻开书本的每一页,“眼睛变得应接不暇”?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的笔下,书是美好的。书的美好体现在哪些句子中?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阅读让人发生了许多变化,下面的哪句诗不能表现出来?( )
A. 日子因阅读变得丰满
B. 知识让心灵长出了双翼
C. 美丽的成长记忆,就从这里开始闪耀
D. 书页里夹着白天的阳光
12、课内阅读。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中所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不能再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对选文主要观点概括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很难形成,现在已灭绝
B.地球跟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的资源是很有限的
C.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类资源
D.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请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语,呼吁人们保护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下列断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D.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5】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6】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用“______”比喻指引难觅或乐曲高妙。
13、阅读理解
火________风威,风________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________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1】按原文填空。
【2】选文第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的船队着火后火势蔓延快还是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几个词写出了火光亮?从哪句话可看出烟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给大家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倡议书,回答问题。
全民阅读倡议书
亲爱的读者朋友: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2016年寒假即将到来之际,沧州图书馆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让我们走进图书馆寻觅精神的食粮,让我们阅读经典书籍汲取成长的营养,让阅读伴随你度过休闲的时光,让尘封已久的经典书籍重新绽放光芒。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滋润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亲近图书,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品位,在阅读中成长成才。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城市如果形成了读书的风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和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亲爱的同学们,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6年寒假,沧州图书馆与你不见不散。
沧州图书馆
2016年11月19日
【1】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出两条阅读的益处。
益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4自然段的话句话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倡议书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沧州图书馆,迎面便是巨幅“全民阅读签名墙”。请你在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读书誓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进行扩句。
(1)他托父亲给我鸟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扫出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个人都有梦想。阅读完《给他们一个梦》这篇文章后,请你也来写一写自己的梦想吧。
提示:在你的心中,有个怎样的梦想?这个梦想是怎样来的?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又在做着怎样的努力呢?……围绕着你的梦想,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具体表达这个梦想形成的过程以及你的想法、感受等。题目自拟。分段表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