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济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综合学习

    (1)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下图为此届冬奥会的会徽,会徽名为”________”。观察可知,冬奥会会徽是以汉字_______为灵感设计。请写出两个成语表达你对冬奥会的热切期盼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因此以二十四节气串起了开幕式的倒计时,每一节气都配合一句经典诗词,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如:“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24节气之_________。除此之外,请你再写一句冬奥会开幕式上出现的诗词及对应的节气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仔细观察右图,谈一谈会徽设计的亮点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

  • 2、青山缭绕疑无路,______________ 

  • 3、补全四字词语,再选择合适的填到句子里。

    ( )( )     聚精( )( )   心平( )( )

    ( )( )     成群( )( )   五湖( )( )

    (1)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开满沃野,浓郁的花香引来__________的蜜蜂,真是太美了!

    (2)意见不统一没有关系,大家_____________地坐在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 4、拼音小关卡。给下面的读音标出声调,并根据读音组一个词。(至少写三个)

    xiu________  xiu________  xiu________

    fu________ fu________   fu________

    kua________   kua________  kua________

     

  • 5、规范书写词语。

    fú róng   wèi chéng   zhāo yǔ

    _____   _____   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美丽江南——《江南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填序号)

    【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5】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西江月”是_____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

    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

  • 8、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3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

    A. B. C. D.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购票指南

     

    一、普通票:30元 /人·次

    二、享受半价门票优惠(15元 /人·次)

    1.年满60周岁的老人;

    2.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件;

    3.凭厦门工会卡,并出示本人身份证(限持卡人本人使用);

    4.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

    三、享受免票优惠

    1.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40米(含1.40米)以下的儿童;

    2.年满70周岁的老人;

    3.持厦门市老人优惠证的人士;

    4.现役军人、武警官兵、离休干部、残障人士、市级以上劳模;

    5.持有厦门“金鹭英才卡”“银鹭英才卡”的人士;

    6.厦门市中学、小学、幼儿园组织的在校学生团体活动。

    四、植物园开放时间:6:30—18:00

     

    1状状一家来到植物园游玩,根据要求,妹妹身高不足1.40米,可以享受( )优惠。

    A.半价 B.免票 C.普通票

    2爸爸持有厦门工会卡,妈妈是普通市民,他们分别需要购买____________

    a.普通票b.半价门票c.免票

    3以下不能享受门票优惠的是(   )

    A.6周岁儿童 B.80岁老人

    C.武警官兵 D.刚毕业的大学生

    4状状说:“这里太好玩了,我们玩到几点都可以。”他的说法对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非文本性阅读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垃圾分类的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锦等有毒的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但分开就是资源。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材料二)(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2)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的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4)其他垃圾,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材料三)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我国推动垃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有居民说:“扔个垃圾,站在垃圾桶前想半天,分不清,真是麻烦!”也有人说: “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才能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1】我国垃圾分类的标准是(       

    A.问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玻璃垃圾

    B.可问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C.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玻璃垃圾

    【2】家里的灯管坏了,明明应该将它投放在(       

    A.厨余垃圾桶

    B.其他垃圾桶

    C.有害垃圾桶

    D.可回收垃圾桶

    【3】“1吨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最能表明垃圾分类的优点是(       

    A.减少占地

    B.减少污染

    C.减少危害

    D.变废为宝

    【4】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都包括哪几个环节,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我国推动垃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仍有困难,针对此种情况,请你为垃圾分类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原因可以促使夏天生物“飞快地长”?在下面相关的原因后面打“√”。

    (1)雨水充沛( )(2)气温适宜( )

    (3)施肥适当( )(4)阳光充足( )

    3对选文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三天时间即开花结果”来体现生物成长快速

    B. 夏天虽然生物成长速度快,但“三天时间即开花结果”显然不符合事实

    C. 句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指具体时间,形象地表现了生物成长的快速

    4请在选文最后再续写一句话,表现生物成长的快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飞进窗口的歌

    黎明拱破夜的土壤。这不是黎明的晨露,不是春的萌动么?歌,从这儿谱就,飞进窗口。

    朝晖发放千万组五线谱,把红的音符录于东隅偌大的红磁盘,用风的清嗓和鸟的啁啾、树的豪放、山的娴静来播放——包罗万象的柔情。

    这仅仅是歌头,太阳仅仅是一首歌过门的第一个音符。它被甩出上苍的指挥棒,溅满世界无穷无尽的歌声。这歌声给鸟儿一片霞红,给涓流一丝悠悠,给森林一抹殷绿,给山峦一帧隽永,给生态的种族以美质,剪裁出快乐和欢乐。

    窗口,像显像的屏。群像无声的歌,流动的生命!

    随着太阳掀开遮幕,白云淡雾,虫鸟花木,尽情地舞蹈着。小孩儿蹦跳于窗下,摘起一朵浸过寒霜的秋菊;男人担起水桶,去挑满一水缸透明的冰凉的生活;老人们轻缓地跨步出掌,用太极拳去打开垂暮的悠闲;姑娘们端起大盆小盆花花绿绿的衣服,去清洗积日以来的疲惫和尘埃;妇女们用针缝补着大块大块的破着口子的柔情和思念。

    工人、农民、学生、士兵,走过窗口,撒下一串串自信而高昂的笑声,如甜润的春雨,给人以希望和启示。

    这仅仅是开始,是序曲,新的计划、新的誓言在激越的、富有情趣的歌声中旋转。飞向窗口——幸福的召唤。

    (1)解释词语。

    孕育:________ 啁啾:________ 偌大:________

    娴静:________ 隽永:________ 垂暮:________

    涓流:________  

    (2)3自然段写出了阳光照射下,大地________的美。

    A.动态 B.静态 C.自然态

    用深情而舒缓的语调朗读第5自然段。

    这段文字写了阳光下________的活动,是采用的________描写方法。

    (3)把文章描绘的情景用一幅画表现出来。

     

  • 13、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遇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独有的天空。

    人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chuǎn),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至深陷乌台诗案几近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成千古名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执意回到家乡。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为了劝学,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至消沉,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1】“不自由”本来指受到约束与限制,在文中具体指(       

    A.喜欢守旧,不懂创新

    B.孤独寂寞,不会与人交往

    C.不能说出想说的话

    D.遭受挫折,陷入困境

    【2】“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本文表达的基本特点。本文的观点是(       

    A.为了达到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

    B.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勇敢面对。

    【3】如果要给本文再增加一个具体事例说明观点,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A.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但他坚持自学,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B.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成了盲聋哑人,凭着顽强的毅力,成了一位著名作家。

    C.刷子李一身绝活,凭借绰号奇、规矩奇、技艺奇,一举成为天津码头上的奇人。

    D.贝多芬在晚年听力完全丧失的情况下,坚持创作,谱写出许多伟大作品

    【4】仔细阅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将下面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人物

    “不自由”

    表现和成就

    苏轼

    _______

    乐观高歌,纵笔抒怀,留下千古绝唱。

    格桑德吉

    环境恶劣,条件落后

    成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疫情期间,我们也曾遭遇“不自由”。围绕这个话题,让我们来一次辩论。请你作为反方辩手,根据提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正方:遭遇“不自由”,是坏事。去年春季,疫情期间,“不自由”让我们的生活极其无趣,原本热闹的春节变得毫无生趣。不能旅游,不能串门。就连到了开学时间,我们都无法重返校园,整个春天让人闷得发狂!因此,我认为遭遇“不自由”,是坏事。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随后有时间,让你继续深入学习上边这篇文章,你会怎么做?(请你写出自己的简单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文章,完成练习。

    十人桥

    江苏省新沂县堰头镇,一座石头桥立在河水中,桥下挺拔结实的石柱如十名勇士,桥上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十人桥

    1948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黄百韬兵团逃跑,解放军各部队奉命分头追击。解放军华野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追击敌人到沂河时,被河水拦住了道路。一营的战士们迅速下河将两条梯子挂好,当作浮桥。但浮桥没有挢腿,无法让部队通过,而对岸的敌人已经开始逃跑。这时,副排长范学福一个箭步跳进河里:“同志们下来杠着!”二连一排三班的战士们在班长马选云的带领下,纷纷跳进激流,两人一组,用身体做桥桩,架起了浮桥。

    十名战士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肩膀托起梯子,架起浮桥。部队飞快上桥,十七八个全副武装的战士同时在桥上奔跑。突然桥身一歪,四五个战士掉下了河。这时,有人大喊:“拉开距离过桥!”部队分散通过,桥又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脚步声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机枪连的战友们觉得机枪太沉,怕桥下的同志们顶不住,所以停下了脚步。有人说:“走,趟越水过河。桥头的孙书贤顿时急了:“快过吧,打仗还心软什么!”于是一个又一个连队从桥上通过。

    堰头镇后面枪炮声越未越响,部队已和敌人交火。架桥的战士们被冻得嘴唇发紫,但仍然咬紧牙关支撑着。最后部队顺利渡河,全歼了敌人两个团。

    1为了让部队过河,二连一排三班的战士们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在浮桥上奔跑,为什么会掉下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枪连的战友们为什么停下了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赞颂了解放军战士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语文课上,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的教室里热得像蒸笼一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班同学都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 20、变魔术,改句子。

    1.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2.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写具体。

    一阵风吹过,枯黄的树叶就像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书面表达

    习作:

    2200年,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月球上建立了移民基地,你有幸成了第一批“月球新居民”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你在月球上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以“我是月球新居民”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