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2、品析诗句,回答问题。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这两句诗列举了长征途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次战斗。
(2)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
(3)“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寒”字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2)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3)《竹节人》回忆了童年时代“我”和伙伴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趣事。全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
(4)《宇宙生命之谜》介绍了人类探索地球之外____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说明至今为止,地球之外____________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桥》一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在洪水到来之际,沉着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被洪水冲走的故事,表现了他在危难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4、课文在线
1.《学弈》中对专心致志的学习者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心不在焉的学习者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代名臣于谦曾经在敌军来犯时带领军队保卫京师,他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宁愿战死决不投降。在他的名作《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是他志向的最好体现。
3.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用清代郑燮赞扬竹子的两句诗来勉励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
5、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____)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____)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____)
4.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____)
5.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做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____)
6.我们能让眼前的困难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____)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
6、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和“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 )
(2)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 )
(3)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 )
7、读《浪淘沙(其一)》,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想象前面两句描写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风簸”中“簸”的意思是“颠簸”。____
②“九曲黄河”中“曲”读“qǔ”。____
③这首诗表现了对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祝愿。____
④这首诗表现出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文,答题。
【材料一】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选自孟浩然《宿建德江》)
【材料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选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材料三】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材料四】)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选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材料五】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选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材料六】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止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选自韦庄的《暴雨》)
【1】补充【材料一、二、三、四、五】中空白处的诗句。
【2】阅读【材料一】,说说哪一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并简析其用得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两首诗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三】,诗中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的?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 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请你再写两句类似这种借古讽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四】,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且余味悠长,请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再写两句像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材料五、六】,同样是写雨,我更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作者:光未然,现代诗人,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本诗写于1939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万丈狂澜:________
浩浩荡荡: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________ 英雄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发源________
【3】填空。
①“啊,朋友!”在这里“朋友”指:________
②文中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赞美黄河是希望我们________。
④自古以来,赞美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两句:________
【4】问答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歌颂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扬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魔术师的铁钉
毕淑敏
①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魔术师,当记者问起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带着记者,来到他平时演出的宏大剧场门口。记者以为他会走进富丽堂皇的大门,没想到他领着记者来到了马路对面的一个下水道口。
② 你躺在这里 饥寒交迫 假设这是在冬天的夜晚 试试你能看到些什么 魔术师很和气地说
③记者屈身躺在地上,他闻到了下水道发出的恶臭,他看到了飘着香味的饭店和装饰华美的商场,还看到无数的人腿在向着剧场走动;另外,有一截突出的窗台就在头顶上方悬着,如同丑陋的屋檐。他边看边报告着,魔术师说:“很好,你看得很全面。只是,在窗台的水泥板上,请你看得再仔细一点。你还可以有所发现。”
④在魔术师的一再提示下,记者看到了窗台的下方,有一行模糊的字迹。他拼命瞪大眼睛,才辨识出那是魔术师的名字。
⑤魔术师说:“很多年前,我只是一个乡下来的孩子。冬天,我蜷着身子躺在这里。你知道下水道口( )充满恶臭,( )比较暖和,从来不会结冰的。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斗,知道明天更冷。( )我也看到了食品和衣物,( )我身无分文。我还看到了无数的人去对面的剧场看演出。我萌生了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也要到这座辉煌的剧院里去,( )去看演出,( )让别人看我的演出。这样想了之后,我就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用冻僵的手指,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窗台上了……你问我为什么会成功,就是这么简单。我用一根生锈的铁钉,把我的梦想刻在这里,每当我没有信心的时候,我就来到这里。当我离开的时候,勇气就重新灌满了我的胸膛。”
⑥分手的时候,记者对魔术师说:“能否让我看看您那神奇的铁钉?”魔术师说:“可以。”说完,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铁钉,说:“喏,就是它了。铁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手刻下你的名字。”
1.给第②自然段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很多年前,________只是一个乡下来的孩子,他萌生了一个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用____________把梦想刻在了__________。
4.那个孩子(现在的魔术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窗台的水泥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手刻下你的名字。”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峨眉山人
十月的峨眉,像一壶鼎沸多时的开水突然冷却下来。炎夏盛暑过去,秋意袭来。在阴雨蒙蒙的日子里,我们来到峨眉山脚下,抬头望去,似云,似雾,似烟,似气,模糊一片。这是个容易挑人思绪、引人遐想的所在。
从洪椿坪向上,是一路险途,能见到戏弄人甚至搞恶作剧的猴子。我和两位同伴,向前走一段,去迎迎将要从金顶胜利归返的伙伴。心想,说不定还能见到逗乐的猴子。在成都时为猴子准备的食物还不曾打发,一直放在手提包里。渐渐听到了脚步声,走近了,才知道不是我们的同伴,是两个背空篓筐的汉子,他们步履稳健轻快,使人想起家乡的樵夫。在洪椿坪庙子大门口,他们停下来小憩。一个年近六十,一个年近五十,额角都沁满汗珠。他们是山下的农民,每天背一百三十斤煤上金顶,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往返多年了。他们开玩笑说,几代猴子都认识他们了,从不向他们讨食。望着他们悠然抽烟的神情,我脱口问道:“每天这样上下,不累吗?”那位年纪大的漫不经心地说:“习惯了,跑熟了。”另一位补充说:“山上天天要烧煤。”
晚上,我们这些从山上下来的和从山下上来的全汇聚在庙子里,没有一个不感到疲劳。我们用热水烫脚,美美地躺在洁净的客房里休息、回味。
在未上山之前,我听去过峨眉山的人说,山上用水,尤其是热水很不方便。但此行我们住过的几处,食用水都很方便,因为山上有成堆的煤,有一个个老年、中年、青年的背煤人。
次日清晨下山,将近十点来到一线天,这是峨眉山中风景最秀丽奇特的地方。瀑布直泻而下,山涧泉水汩汩,两岸险峰不绝,游人无不在此驻足观赏。我不由拿起自带的相机。当我对准镜头,反复寻找角度时,从远处山下,稳健轻快地上来三个人。近了才看清,打头的两个,就是昨天傍晚分手的背夫,还是背着煤,多了一个年轻的,一点没少背。他们停步,用手棍支撑背篓,问我们累不累?我反问他们累不累,怎么这么早又上山?他们说:“睡一觉就缓过来了,天凉了,山上要储煤过冬。”说罢,又拾级而上。我突然强烈地感到,他们才是这如画风景里的主人。我迅疾拿起相机,顾不得对焦距,将他们的背影摄下。
前些天报载,上峨眉山的汽车正式通车了,这真好。不过这样,也许见不到那负重而行的背煤人,那令人怀念、崇敬的峨眉山人了,哪怕是见见他们模糊的背影也是好的。
【1】“十月的峨眉,像一壶鼎沸多时的开水突然冷却下来。”这句话中的一组反义词是_______和________,意思是峨眉山的天气由________转____________。
【2】“那位年纪大的漫不经心地说”,“漫不经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表明那位背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山上住的地方食用水之所以都很方便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出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目的是( )。
A.告诉我们峨眉山的交通比以前便利了
B.表示作者还想见见峨眉山背夫的背影
C.表达作者对峨眉山背夫的怀念、崇敬之情
D.告诉我们通车后就看不到峨眉山的背夫了
【6】读完文章你认为谁是峨眉山的主人?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在大连市,许多市民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黄志全。”他并不是什么名震中外的大人物,而是一名普通的司机。人们之所以能够记住他,是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事情。
1999年的一天,大连市公共汔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在行车途中心脏病突发,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做了如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车缓缓地开到路边,停下,然后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第二件事: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第三件事: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黄志全的头垂了下来,趴在方向盘上,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这件事传开之后,所有的人无不震惊,无不感动。
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司机,用他临终时的行为向人们诠释了“尽职尽责”。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在意的不是自己正在忍受的痛苦,不是死神降临的恐惧,而是作为一名司机应该顾虑的满车乘客的安危。所以,他用惊人的毅力支撑着自己完成了最后的使命,然后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用自己的话概括。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首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最后把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 人们为什么能够记住黄志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志全所做的三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最后的使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还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少年闺土(节选)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查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解释下列字词。
素: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第3自然段写了闰土向“我”讲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中“新鲜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述说了这些新鲜事,这几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①19 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②1830 年 11 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 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③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④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⑤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 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⑥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 39 岁。
【资料袋】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 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1】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原因,下面哪个描述错误?( )
A.列强瓜分,国土沦丧
B.人民被欺凌被压迫
C.目睹惨景,满怀悲愤
D.年轻富有音乐才华
【2】肖邦的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
A.祖国的泥土特别芳香。
B.要肖邦牢记自己的祖国,不要忘记生他养它的故土。
C.让肖邦记住老师和同学。
D.临时找不到送给肖邦的礼物,只好用“泥土”送别。
【3】肖邦谱写《革命练习曲》的目的是什么?( )
A.倾诉心中的苦闷
B.激发国人奋起抗争
C.打发无奈的时光
D.控诉侵略者的罪行
【4】肖邦在弥留之际,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
A.他的心脏很值钱,带回去可以卖给患了心脏病的人。
B.肖邦的心脏还是新的,带回祖国可以捐赠给需要的人。
C.肖邦遵照老师的叮嘱,要把心脏带回祖国献给他的老师。
D.表明肖邦虽然身在他乡,却时刻想念的自己的祖国,他的爱国之心至死不变。
【5】结合文章及资料袋,在读第⑤小节肖邦临终前对姐姐的话语时,我们应该采用( )的语气来朗读。(1 分)
A.无奈
B.害羞
C.坚定
D.哀求
【6】结合资料袋的内容,你可以感受到肖邦怎样的丰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那里常有被工人遗弃的装钉子的麻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尽量吧 店主微笑着说 保留一段时间——估计没问题 (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他虔诚地把两枚硬币放在里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本对工人说:“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漫步句子关。
公象睁开眼睛。
扩句: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一滴小小的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句温情的话语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抚慰,一个善意的眼神可以给人增添力量,催人奋进。在你的生活中,可曾有令你心动的话语,善意的眼神?请以“_______的爱让我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以一两件事突出人物的言行,表现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自己要工整,书写要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