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菏泽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灯光》内容填空。

    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开头由____________写起,中间部分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写回到_____________。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这一成语出自《伯牙鼓琴》,文中最能表现伯牙和钟子期真挚友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名言“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即使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也要把“爱国”牢记心头。

    (3)田园风光令人向往。湖阴先生“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的庭院,洁净淡雅;孟浩然好友的田舍周围有“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的美景,恬静清新。

  • 3、填空。

    _____千里   襟飘带_____   硕大无______

    _____神往   顾影自_____   ______自赏

  • 4、探究靓舞台。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1当轩对尊酒,四面 开。 ·王维《临湖亭》

    (2)五月 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3)四月南风大麦黄,   未落桐荫长。 ·李欣《送陈章甫》

    (4)   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灵隐寺》

    我发现以上四句所填的都是有关 的诗句。

    (5)近乡情更怯,   。宋之文《渡汉江》

    (6)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7)露从今夜白,  

    (8)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我发现以上四句所填都是   的诗句。

     

  • 5、附加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

    3.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中国医学、中国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颜筋柳骨”中的“颜”指的是__________,“柳”指的是__________ 

    5.《七律·长征》中提到的两次惊心动魄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着“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_____ _______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诗中的一暖一寒,既表达了______,又表现了_______

  • 7、牛刀小试。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_______

    【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_______

  • 8、古诗阅读

    回乡偶书

    贺知章

    ______________

    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_

    笑问客从何处来。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_(a.回到家乡  b.路过家乡)时写的。

    3本诗通过诗人的变“_________________”和不变“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类文阅读。

    空山鸟语

    郭枫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它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心上引进阳光,在你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在奔放的欢乐里。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秋阳敛起耀眼的光彩,温柔地照进幽谷深林里。鸟儿们静默了。“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叫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加苍凉了哪!

    【1】短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鸟儿,它们鸣声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3】听到“咕——咕——”声,作者产生了什么幻觉?引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松树的遗书

    一棵老松树死了,动植物们都来(diào dào)念它,兔子妹妹发现树枝上有一封遗书,便大声读了起来: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棵活了九百年的树,大家一定认为我是老死的,其实我的死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首先,土(rǎng yǎng)遭到破坏。一千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大草原。但是近一二百年来,人类过度垦殖、放牧,使土壤沙化。有些地方还打上农药,肥沃土壤变成有害土壤,草原大片大片地在地球上消失。树啊,花啊,草啊都别想活了,我虽然生命力强,但是也招架不住土壤的污染。植物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远离有害土壤,不然就要送命了。

    其次,空气遭到污染。人类把废气、浓烟排放到天空,天空没有以前那样蓝了,天上的小鸟、大雁也少了许多。现在人们还用叫什么电冰箱的电器,里面的氟利昂,导致天空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到我们身上会使我们得病的,何况你们飞行的鸟类。鸟类朋友们,你们要到臭氧层没有(zāo zhāo)到破坏的地方去。

    最后,水质受到污染。人类的工业废水,没经处理就倒进河里,河水变浊、变臭,鱼、虾无法生存。鱼弟弟你要尽快告诉你的同伴,叫它们到河水清澈的地方去吧。

    你们快走吧!人类破坏环境的速度不断加快,你们再不逃,就会没命的。

    动植物们急忙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但是又有一个难题摆在它们面前——它们应该往哪儿搬呢?

    【1】把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

    【2】对“它们应该往哪儿搬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搬去的地方太多,它们不知道怎么选择。

    B.可以搬去的地方太远,它们不知道怎么去。

    C.环境污染太严重,它们已经没有可以搬去的地方了。

    【3】文章最后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老松树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想对还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A】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B】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了,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

    ⑤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⑥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阅读这篇短文时,你会选择(默读 朗读)(请在选择的阅读方式上打“√”),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怎样的阅读目的?

    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写出了一个很平常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请用你的语言表述。(15字以内)

    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我选【____】处.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鄰的海面上,霎时间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涵涌的大海。

    1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 D.舒缓→激越→突变

    2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

    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C.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3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参加升旗仪式,听着雄壮的国歌,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军乐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发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文中体现第一自然段中的“这一庄严时刻”的地方有哪些?试找出两处。

    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记叙顺序是:人们等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请分别找出一处描写“点”和“面”的句子,再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点:__________

    面: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

    【4】结尾处,人们为什么“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久久不愿离去”?

    __________

    【5】我会填写这些有关爱国的古诗文名句。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②__________,死而后己。

  • 14、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节选)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被困在“鹦鹉螺号”两个月了。          ,“鹦鹉螺号”航行了11340海里。        ,它正朝着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危险海域即珊瑚礁区缓缓前进。尼摩船长打算经由托列斯海峡前往印度洋。尼德·兰知道后十分高兴,因为这条航线比较接近欧洲的海域——看来,他是计划伺机逃跑了。

    托列斯海峡冋欧洲海域靠近,被视为最危险的地带,这里不仅暗礁丛生,而且常有土著居民出没。         ,海峡的宽度仅为34海里左右,船只几乎无法行驶。为了通过这个海峡,尼摩船长思虑再三,采取了一切必要的防范措施,这就使得“鹦鹉螺号”像被施过魔法一样,奇迹般地顺利通过了那些险恶的暗礁丛。

    下午3点时,浪花飞溅,海潮几乎满涨。“鹦鹉螺号”驶近了格波罗尔岛,我们沿着这个海岛行驶了至少两海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此外     ②在此期间     ③此时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伺机:________________

    【3】《海底两万里》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所著。是一部伟大的、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品。

    【4】读了短文,你觉得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扩句。(至少扩两处)

    桑娜站起来。

    浪花高。

     

  • 16、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 17、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1.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玲珑娇小。(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关于兴趣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围绕“忙”这个字,写一篇作文。

    要求和提示: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写;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注意书写工整,行款格式正确;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