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普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yàn

      zhuàng

    piāo  yáng

    luò  huāng  ér  táo

    ____

    ____

    ____

     

    huò  zhě

    lěng  dòng

    lián 

    chéng  xīn  shí 

    ____

    ____

    ____

     

     

     

  • 2、请结合积累的知识填空。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诗中有“画”:春雨绵绵,“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夏雨迅疾,“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诗中有“情”:乡愁弥漫,“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友情动人,“待到重阳日,_____”。诗中有“理”:“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是朱熹在泗水滨的所得所悟。像这样含有哲理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诗中更有“中国精神”:在“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中,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乐观豪迈。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正如宋代李纲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奋斗一生,以笔代枪唤醒民魂,因为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组词。

    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    ____    _____    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gē sòng   bǐshì xié zhù

       

    lí mǐ mǐn jié róng yù

         

    wán shuǎ xún huán féi wò

       

     

  • 5、我会按要求补充四字词语。

    (1)填写动物名称。

    笔走(_____)(_____   _____)背(_____)腰   _____)假(_____)威

    (2)填写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

    呆(_____)呆(_____   _____)惊(_____)跳   指(_____)画(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外阅读。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_____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 8、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_____出来,又____回去,____在心间,然后又_____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_____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_____,夏让我_____秋令我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三句话都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第一、二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在这里。

    B.花的样子很美,像大自然在说话,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4】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    )的自然现象。

    A.花的纯洁神圣

    B.花在自然界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第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篇端午日赛龙舟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___________,展开思路。

    A.端午日

    B.划龙舟

    C.赶鸭子

    【3】全文三段文字,按( )顺序来安排材料?

    A.事情发展

    B.时间

    C.倒叙

    【4】文章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凭着对________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

  • 10、窑洞里的读书人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赴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说:“当时我们村里人去把他的行李拉回来。有一个箱子很重,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习近平的,后来才知道他那个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从此,七年的日日夜夜,梁家河村多了一个秉烛夜读的身影。

    提起习近平的插队生涯,梁家河村村民武晖颇有感触:“你问我们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习近平插队期间最爱好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习近平最爱看书。”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他特意在一座山坡上驻足,追忆当年在山峁上读书的场景:“当时就把羊图在一个山峁儿上,然后我就坐在那儿看书、冥想了。”

    “出门的时候怀里揣一本书,我那时候揣字典,《成语词典》《简明哲学词典》,背一个词的意思就去锄地,再找休息的时候再背一个词。”习近平这样描述自己曾经手不释卷。

    曾任延川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回忆,“近平的房东曾经跟我说,每天早上起来,近平的脸鼻孔都是黑的.眼眶是黑的,被煤油灯的烟熏黑了。”

    “那个时候到处找书,到处看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自我要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出了当年给自己制定的读书座右铭

    书,还让习近平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青年”朋友圈。后来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北作家路遥,当年曾是习近平的书友。

    见证了习近平与路遥书友情谊的曹谷溪说,“路遥和北京知青的交往很多,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的闪光的东西。近平不爱说话,路遥也不爱说话,他俩有话说,都是爱好文学的青年,文学青年准确一点,有文学情结的青年。读书的问题的交流,对一些时政的看法,国家民族前途的事情都谈。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彻夜长谈。”

    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习近平送给他的笔记本和书。1971 年3月,作为村里爱读书的“文化人”,王宪平被招工到延川县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感慨道:“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各类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

    【1】窑洞里的读书人指的是谁?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王宪平”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习近平爷爷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练习。

    在维也纳寻找贝多芬

    那是一个时而晴朗,时而飘着雪花的三月,我去维也纳默默地寻找着贝多芬。即使在维也纳,贝多芬也是很难找到的。虽然他从1792年11月就到了德意志音乐的首都维也纳,在那里生活了35年,乔迁过30个寓所。而且,几乎他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1827年3月26日,他在大风雨中,在大风雪中,在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罗曼·罗兰《贝多芬传》)那所宅第就坐落在黑色西班牙街上,一百多年来,一直保留为贝多芬纪念馆。但我在黑色西班牙街听到的是最后一个低沉的音符,看到的是一个凝固了一百多年的悲剧的终场。却没看到贝多芬,没有!

    贝多芬的祭日那天,我走进维也纳森林的海伦娜山谷,过了一座湍急溪流上的小桥,就是人们说的贝多芬小路了。路两旁堆积着去年的黄叶……树枝上刚刚有些绿意。小路旁边竖有一块绿色的上、牌子,上面写了一段贝多芬1818年的日记:恍惚大地上的每一棵绿树都在向我述说。神圣啊!神圣!森林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把这一切用语言来表述?森林里的甜蜜和静谧……”罗曼·罗兰证实: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从1815年秋天起,他和人们只有笔上的往还。可他竟然还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是神明的语言。否则,人类的损失就太大、太大了!在离开地面约两米的粗糙的峭壁上,雕刻着青年贝多芬的半身像。路旁有一块贝多芬经常歇息的岩石。这时,我真正找到了贝多芬!听到和看到了他!我悄悄地坐在贝多芬的身边。他的右手轻轻地敲击了一下岩石,神秘的 IA-MI的和声从天而降。在他整修灵魂领域里,轰然出现一个D小调的动机。这个动机带着他回顾了自己痛苦的一生。我看见,阳光落在他那饱满的前额上,很快就移去了。留下的是淡淡的愁云。雪花落在他的眼窝里,很快就融化了,留下的是浅浅的泪痕。接着上,林中一只对春天最敏感的小鸟啭鸣起来,引出一段春天的牧歌。之后,殷切的和平祈求与无奈的人生惆怅交替出现,号角声像是渐近,又像是渐远。最后,美妙的合唱在提琴的带领下升起。唱的是什么?他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是席勒的《欢乐颂》!对!是的!拥抱吧,千万生民!把吻送给全球。欢乐和爱是一体的,是分裂着的人类的永恒的渴望。但在器乐和声中,不是理想地体现了人的融合么!――贝多芬一跃而起,一路看着、听着、欣赏着,携带着他所创造的美丽欢乐的新世界,回到自己的住所。当然他在谱纸上绘出了海伦娜山谷里的一个辉煌的白日梦――那就是伟大的《第九交响乐》。

    1.(1)贝多芬耳聋之后,仍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请问:文中大自然向贝多芬述说了什么?(至多不超过9个字)

    (2)为什么贝多芬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贝多芬在海伦娜山谷里所做的辉煌的白日梦,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超过5个字)

    3.作者在文中分阶段地提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旋律的含义,共分为三个阶段,将其具体内容按要求写在空格内。

    第一阶段内容是   。(最多不超过5个字)

    第二阶段内容是   。(最多不超过15个字)

    第三阶段内容是 。(最多不超过5个字)

    4. 促使作者真正找到贝多芬的因素,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   )

    A、在贝多芬逝世纪念日那天寻找贝多芬    B、维也纳森林的风光

    C 、峭壁上贝多芬的半身雕像         D、对春天最敏感的小鸟的啭鸣

    E、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  

     

  • 12、空中楼阁

    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1】为什么财主想要建楼?( )

    A.因为他喜欢住楼房。

    B.因为他想检验一下工匠的技术。

    C.因为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

    【2】你觉得财主想要只造第三层楼的想法在过去能实现吗?( )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

    B.富人是一个想象力丰富,有创新意识的人。

    C.工匠是一群无知的人,无法完成富人的要求。

  • 13、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按顺序应该是(     

    ①眺望     ②望望     ③矗立     ④屹立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④①②

    D.④②①

    【2】下列词语中与“壮士”中的“壮”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壮烈豪迈

    B.气壮山河

    C.身强体壮

    D.威武雄壮

  •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材料二】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1】阅读上面材料,在下面题目的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上面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碎片化阅读的两个明显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具体指什么?请梳理文本信息,填写下表。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

    碎片化阅读的“忧愁”

    得出的结论

    优点1:_______

    不足1:_______

    _______

    优点2:_______

    不足2: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句子。

    1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奔的列是祖国奋勇前的象征。(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先队员要用雷精神鞭策自己。(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一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 18、会场上响起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星期天,我们都在一起复习功课。我去他家。 他来我家。

    ___________________

  • 20、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好的故事能引人入胜,好的故事能启迪思考,好的故事能温暖人心……我们也来写一写故事吧。编写一个故事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尽可能把情节写得吸引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