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 2、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相对 ____枪舌剑   ____不让 深明大____

    生死____ 不可开____ 井然有____ ____然泪下

    1)看到慈祥的妈妈为了他们几个苍老了很多,张红_________

    2)这几天,爸爸忙得_________

    3)虽然楼梯口人很多,但是大家_________,没有人推挤。

    4)李奶奶和许叔叔吵起来了,他们俩_________,互相指责,谁也不让谁。

  • 3、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根据本学期学的古诗回答)

    我们看到黄河会吟诵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夏天的雷雨会吟诵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春天的美景会吟诵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启发我们要勇于开拓。

  • 4、古诗应用。

    我们下棋的时候,经常是在旁边看着的时候,思路特别清晰,而到自己下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走了。这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词语积累。

    ( )走龙蛇          囫囵( )     张冠李( )   ( )神往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______

    【2】这首词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从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3】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长廊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        

    1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句补充完整。

    3从所填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兵的心情是(  )

    A. 悲哀、凄凉   B. 愉快   C. 无奈、无措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由来是什么?用“﹏﹏”在选文中画出。

    【2】将画横线的部分改为陈述句,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中的“结”,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香美丽,被人们赋予愁怨。请你写两句由此联想到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暑假里的一天,萨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旅行。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救命啊!”萨沙大声呼救。但是风浪大大了,没有人听见他的喊声。绝望的萨沙紧紧抱住一个从船上掉下来的木箱,在大海上漂流着……

    ②不知过了多久,阵阵海风吹醒了萨沙。他睁眼四看,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也没有。天渐渐地黑了,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大雨。萨沙哭着跑进灌木丛中,度过了他来到荒岛的第一夜。

    ③第二天清早,萨沙沿着海边走着,搜寻可以吃的东西。忽然,他发现了一块大帆布和一个破气垫床。萨沙如获至宝,他把帆布搭在树权上,做成一个帐篷。又用树枝在帐篷下面围起一圈栅栏,那个气垫床就做了褥子。这样,他就有“房子”住了。

    ④吃什么呢?萨沙想起老师讲过,树林里的蘑菇是可以吃的。于是,他走进树林,摘回许多小雨滴状的蘑菇。后来他又用口袋里的别针和一段渔线做了一根钓鱼竿。刚把渔线甩进水里,就发觉有什么东西咬钩了。他猛地一挑渔竿,哈!钓上来一只碗口大的螃蟹。接着,他捡回许多蛤蜊。

    ⑤回到帐篷附近,他又想起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试着干起来。他在一个小石孔里塞满木渣,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在石孔里钻啊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石孔中冒烟了,他连忙吹了几口气,啊,火苗着起来啦!火越烧越旺,萨沙用树枝挑起螃蟹烧着。不一会儿,螃蟹烧熟了,萨沙美美地吃起来。

    ⑥四十天过去了。这一天,一艘军舰行驶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舰长看见岛上有火光,就派几名水兵乘着小船来岛土察看。于是,萨沙得救了,很快地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1】快速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填表格。

    流落荒岛的原因

    遇到困难

    解决困难的办法

    结果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选文主要是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选文中的萨沙是一个_____________孩子。

    【3】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鲁滨逊和萨沙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山上漫步

    徐志摩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傍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汽,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地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地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地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xià)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

    1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1)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 (   )

    (2)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   )

    (3)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   )

    (4)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 (   )

    2短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把去山上漫步比作去赴宴,请你列举出该自然段写到的三样“美味佳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短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把去山中漫步说成是赴一个美的宴会了吗?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文章,完成练习。

    月球之谜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科学家们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进行化验,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科学家们首先把月球尘土撤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撤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罗号”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来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科学家们把玉米种在月球尘土里,玉米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会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关于月球上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有一块从月球采回的岩石,据科学家测算它的年龄已有46亿岁,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还要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的还要早?这又是一个谜!

    著名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美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1】科学家用宇航员从太空带回来的尘土做了哪些试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殊的杀菌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中不断再生的意思是( )。

    A. 这些资源可以从自然界中自然而然地生长

    B. 这些资源在自然界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想一想:生物资源包括哪些内容?请简要列举出三条。

       

    3想一想:哪些生态灾难是人们人为制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年10月,中国(优良   优秀)青年钢琴家李云迪背负着祖国人民的(期望 愿望)来到了波兰首都华沙,(参加   参赛)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参赛的98位选手都是当今世界一流的高手。

    前两轮比赛,李云迪在恩师但昭义教授的鼓励下,都以(优异   优越)的成绩过关斩将进入下一轮比赛。

    第3轮比赛   李云迪演奏了肖邦的   马祖卡舞曲 等作品   他的琴声刚落 全场观众已情不自禁地站起来 热烈鼓掌   评委们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主动走上前去表示祝贺

    10月19日晚,李云迪满怀信心走进决赛。他演奏的是肖邦的一首钢琴协奏曲。在演奏中间,他激情四溢,完全沉浸在肖邦的情感世界里。兴之所至,他还边弹边指挥起乐队来。乐手们全情投入了,观众们全情投入了,评委们被李云迪的技艺征服了。李云迪的演奏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

    最后,评委们一致赞成,把李云迪请上了15年来一直空缺的冠军宝座。颁奖台上,挂上金牌的李云迪激动得热泪盈眶。

    注:世界最高级别肖邦钢琴大赛,有“钢琴奥运”的美誉。这个比赛的评委以严格著称,已经15年没有评出过金奖了。

    1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中的词哪个适用?请找出来打上“√”。

    2请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3结合上下文,给下边带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打“√”表示)

    (1)忘记了自己的身份:①完毕( );②从头到尾(   );③终于(   );④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

    (2)完全沉浸在肖邦的情感世界里:①齐全,不缺少什么;(   )②全部( )。

    4第四自然段有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请找出来,再画上“   ”。

    5请给本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请用两三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为直接引述句。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小蜜蜂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修筑铁路。(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大合唱》真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惨痛的相持阶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题目写)

    1.题目:《变形记》

    你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小学生,如果给你一个变形的机会,你还想变成什么人,什么动物,什么物件……想象你变化后会遇到什么,会发生什么……

    请以“一觉醒来,我变了……”为文章开头,写一篇作文。

    2.生活就像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请选择自己被冤枉的一次经历写下来。要求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