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积累
1.我们可以从古诗中寻觅四季的足迹。从朱熹“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知道了春的容颜;从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知道了秋的绚烂。
2. 郭沫若曾说过:“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你能写出鲁迅的一句诗词或名言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是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请你也仿写这样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文填空。
(1)《七律·长征》 这是一首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
红军( ),( )。五岭( ),乌蒙( )。
金沙( ),( )。( ),( )。
“云崖”指的是:( ),“三军”指的是:( )
表现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五位壮士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理解填空。
(1)写文章要善于运用方法。朱自清感叹“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___________,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______”,时间的流逝原本是极为平常的现象,但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引用了“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这样写______。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______,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短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______。
(3)诗词总是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表达了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4、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根据句子意思,画线词语还可以换成( )、( )等。
5、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出诗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克服艰难险阻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国难当头,曹植说:“捐躯赴国难,_________。”
(4)《回乡偶书》一诗中,“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孩童的笑写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
6、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8、诗歌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原文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喜踏岷山。
【3】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9、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 ”画出来。
【4】最后一句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10、拓展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治疗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居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治病,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为什么要研读“苦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声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1】《穷人》是俄国作家____________写的。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是____________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画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4】“他现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这是描写人物______的句子。
【5】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是哪些地方处处透出了“穷”?
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桑娜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夏天的傍晚是羊吃草吃得最欢的时候,瞧,那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没有事能使它分心似的。它把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鲜嫩的青草根接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歪歪的,永不怠倦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是要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呀!我们的学校不正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样专心致志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文章第三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我们的学校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草茎”“草根”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翻草”比作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讲要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其实要我们分清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1)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______
(2)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____
【5】你从“羊吃草”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之歌(节选)
纪伯伦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题目“花之歌”中的“花”指的是( )
A.大自然的话语
B.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
C.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以上三项都是
【2】对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偶 排比 拟人 B.比喻 对偶 拟人
C.比喻 排比 拟人 D.比喻 排比 对偶
【3】对“花”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B.花儿是一个沉思者,它把话语藏在心间,不说出来。
C.花儿是一个舞蹈家,它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D.花儿是一个劳动者,它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4】对本文的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想象奇特。
B.描写客观真实,准确地说明了花的相关科学知识。
C.描画了一个和谐美妙的世界。
D.在对花的描写中融入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14、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知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不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究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古人发明丁香结的说法,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写出哪些关于“丁香”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结,是解不完的。”这里的“结”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你从“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见人很害怕。闰土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①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
②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③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
17、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20、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小练笔场。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他们会说点什么?请续写他们之间的对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