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音字组词
2、猜字谜。
1.半个月亮______________
2.手无寸铁______________
3.借才生财______________
4.没人偷车______________
5.日落西山______________
3、补充诗词句子。
①绿树村边合,________。(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4、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逶迤 w____ y____ 岷山 m____
磅礴 ____ánɡ ____ó
5、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1)人们发现,火星____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____也有四季更替。
(2)____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____它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3)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____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____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题。
【2】解释词语意思。
别枝: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 见: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8、古诗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窜入船中的情景。
【2】这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西湖边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景象。
【3】“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__心情。前两句诗还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苏轼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体验生活,乐逍遥。(观察下面公交站牌,回答问题)
【1】小雪目前站在右侧公交
站牌,这站是__________。
【2】小雪家住在宝丰路,她需要
乘坐_______路,坐_________站就到家了。
【3】就在她准备上车时,一位老爷爷问她:到麒麟路怎么乘 车?请你代小雪回答老爷爷的问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关于倡议书的内容,请你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叙述倡议的背景 ②写标题 ③日期 ④署名
⑤称呼接受倡议的对象 ⑥申述倡议的理由 ⑦分条提出具体建议
10、阅读理解
读《月光曲》选段,完成习题。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C.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D.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E.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F.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G.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H.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娴静 __________ 刹那间 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_ 惊涛骇浪____________
【2】看图,结合选文,完成练习。
图1 图2 图3
①上述图片描述的是选文中哪些句子的内容?(填字母)
图1: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
②结合图片和文字,体会旋律的变化。
A.音乐高昂激越 B.音乐气势逐渐增强 C.音乐轻柔、舒缓
图1:____________ → 图2:____________ → 图3:____________
③结合图片和文字,给每张图片拟个恰当的名称。
图1:_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联想到的内容。这样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材料一)
2018年8月4日,腾讯“守护者计划”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经济损失近50亿元,其中单笔案件最高金额达700万元。而这些只是针对报案数据的统计,据调研,被骗之后64%的人选择隐忍,所以实际损失金额要高于上面的数字。
(材料二)
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年龄分布统计表
年龄段 | 20—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岁以上 |
受骗者人群比例 | 8% | 15% | 37% | 40% |
诈骗者人群比例 | 80% | 10% | 6% | 4% |
(材料三)
近几年电信网络主要诈骗手段统计表
年代 | 90年代 | 2000年—2009年 | 2010年—2013年 | 2014年—2017年 | |||
诈骗手段 | 传统手段 | 电信 | 互联网 | 电信 | 互联网 | 电信 | 互联网 |
丢包、设圈套 | 电话+短信 | 发布中奖信息 | 电话,短信,虚拟号码400开头 | 伪基站、钓鱼网站 | 电话+短信,冒充公检法等 | “线上付”转移,“网购退款” | |
所占比例 | 85%以上 | 80% | 10% | 75% | 21% | 52% | 43% |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中,受骗者人群主要集中在( )
A.20-29岁 B.30-39岁 C.40-49岁 D.50岁以上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近年来诈骗手段比例呈大幅上升的是( )
A.电话 B.短信 C.传统手段 D.互联网
【4】小东的妈妈接到一则以400为开头的信息:小东在学校不小心摔倒了,情况严重急需治疗,请将五千块钱汇到入xx账号。小东的妈妈应该( )
A.直接汇款 B.打班主任电话 C.冲到医院 D.不理它
12、阅读并回答问题
收集阳光
我是午后在田野里闲逛时遇见那个小男孩的。他大约七八岁,拿一个玻璃瓶子在野地里来来回回地跑着。他单薄的衣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一张小帆。
他在做什么呢?按照我的常识,农村的孩子常捉蚂蚱甚至蜻蜓装到瓶子里玩的。见我看他,小男孩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用小手捂住瓶口。
瓶子里空无一物,他坏笑着说:“我要把太阳装进去。”然后,他一手捂住瓶子,一手从裤兜里掏出方便袋罩住瓶口,跑远了。这或许是乡下孩子特有的逗趣方式吧,毕竟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
几天后,我在朋友那儿遇见了小男孩,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光线灰暗的屋里,小男孩正用杯子往脸盆里不断地倒着水,他所学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他的奶奶。我注意到床头的盛满清水的罐头里插着一大把雏菊之类的野花,馥郁着一种泼辣的原野气息。还有那个敞口的玻璃瓶子——是小男孩在野外拿的那一只。
老人得的是老年偏瘫,常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阳光对身体有好处。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阳光最多的时候,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发明。
真的,说也奇怪,虽然阴暗的房间里有常年卧床的病人,可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相反,还有些许明快的调子。或许是因那用心收集的阳光吧。
听朋友说,小男孩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外出打工。他和一个长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可男孩还有那么响亮的笑声和那么美好纯真的愿望——收集阳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兴高采烈________ 阴暗________ 摇摇欲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摇摇欲坠”在文中的意思。
摇摇欲坠:________
馥郁:________
【3】“他兴高采烈地说着,仿佛自己实践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项发明。”这个句子中“一项发明”是指________
【4】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作者在田野里看到小男孩把阳光装进瓶子里,认为他是________的孩子;作者来到小男孩的家里,可发现他家并没有衰败腐烂的气味,认为他是________孩子。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什么呢?________
13、课文理解。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1】这段话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主要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嚼慢咽——( ) 对号入座——( )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伯父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这句话表面是写伯父自夸记性好,实际是写伯父委婉地批评“我”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先生_______的特点。
【3】读一读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
A.伯父只夸他自己而不夸“我”,“我”感到失落、不满。
B.“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了伯父对“我”的委婉批评。
C.“我”觉得伯父的记性好,而自己的记性差。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1.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曹操的儿子冲曹冲说:“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4.詹天佑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16、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缩句)
2. 平生还走过这么野的路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0、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开篇有一句话这样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出自何处?”同学们,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呢?请你写一件事,围绕你想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侧面写。写之前可以在演草纸上先列个提纲,写完读一读,并进行修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