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先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12分)

     (  )然失笑  (  )然开朗  (  )然如故

     (  )然大悟  (  )然不同  (   )然而止

    (  )然心动  (   )然有序  

    (1)尽管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俩的个性(        )。

    (2)听了妈妈的一番话,她( )。

    (3)虽然参加活动的人很多,但主办方安排的( )。

    (4)老师多次批评他的行为,但他(   ),仍不悔改。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瞻仰是什么意思?把瞻仰改为注视好不好?为什么?

    五星红旗在首都北京徐徐上升,这标志着什么?

     

  • 3、你知道下面这些分别是什么京剧行当吗?

    1.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

    2.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   )

    3.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

    4.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

     

  • 4、按要求写句子。

    (1)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并仿写一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举行了“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一名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帮他修改一下吧。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①跟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ǎi  dūn   hú  dié   bì  kōng  rú  xǐ   yùn  chuá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cí  pán shū  cài   tuō  wàn   cí  huā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文中的“远方“和“大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________,画线句子中,_______________(填两个词)表现了诗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2】写写你对“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寻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所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把五岭山比作_________,把乌蒙山比作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是指长征途中哪两个感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暖”和“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暖”字表达了_____,“寒”字表达了______

    A.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 大渡河的铁索桥令红军心惊胆寒

    C. 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 D. 红军有着像金沙江水一样的战斗热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②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④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⑤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语段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⑤句

    【2】下列三个词语描述了语段呈现的画面,其中,排列的先后顺序与语段叙述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

    A.微云遮月—微波荡漾—波涛汹涌

    B.微波荡漾—波涛汹涌—微云遮月

    C.微云遮月—波涛汹涌—微波荡漾

    D.微波荡漾—微云遮月—波涛汹涌

    【3】随着海上景象的变化,琴声也随之变化,其中符合语段中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

    A.舒缓柔和—轻松明快—高昂激越

    B.高昂激越—舒缓柔和—轻松明快

    C.轻松明快—高昂激越—舒缓柔和

    D.舒缓柔和—高昂激越—轻松明快

  • 10、课外阅读。

    园子·童年·外祖母

    外祖母家有一个很大的园子,我的童年就是在那儿度过的。

    园子里有一条长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藤,搭起了一座绿色帐篷,外祖母管它叫“凉棚廊”。一到春天,它们便争相抽出柔嫩的新藤,枝枝蔓蔓地往上爬呀绕呀,比赛似的。夏天,藤萝叶子更是疯长,重重叠叠,密不透风,整个长廊都郁都葱葱,浓阴蔽日。不光叶子长得热闹,花儿也赶来了。紫色豆荚般的藤萝花,一串串垂挂在藤萝架上;橙红色酒盅似的凌霄花高昂着头,绽放在藤萝架的最顶端。

    凌霄花的藤粗壮且柔韧,在廊柱间迂回盘旋,像一条游龙为我们编织着迷宫,我和小伙伴们能轻易地找到天然的秋千架。坐上去摇一摇,荡一荡,别提有多惬意了。“别担心藤条会断,它结实着呢,胳膊粗的麻绳也抵不过它。”真的,有时我像小猴一样从这根藤条荡到那根藤条上,藤条从来没有断过。

    除了藤萝,园子里还种了好多好多的树:梅子树、枇杷树、香樟树、梧桐树……

    外祖母忙完了地里的活,就会带我们到园子里四处去逛逛。走过草地,她会顺手摘下两根狗尾巴草,变戏法似的,将草头交叉,让我用嘴巴衔住,狗尾巴似的草头活像两撇小胡须支在我嘴边。她再用草梗的尾已撑起我的上眼皮,我立即就变成一只小胡子翘翘、眼睛圆圆的小猫了,你说是不是很有趣?

    每当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我就想起那园子,想起外祖母,想起我的童年。

    1找出文中AABB式的词语用“   ”画出来,并再仿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画“√”,不是的画“×”。

    (1)凌霄花的藤粗壮且柔韧,像一条游龙为我们编织着迷宫。   _______

    (2)一到春天,它们便争相抽出柔嫩的新藤,枝枝蔓蔓地往上爬呀绕呀,比赛似的。_______

    (3)我像小猴一样从这根藤条荡到那根藤条上,藤条从来没有断过。  _______

    (4)橙红色酒盅似的凌霄花高昂着头,绽放在藤萝架的最顶端。   _______

    3短文讲了作者童年时的哪几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为什么用“园子·童年·外祖母”做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 “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 “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       )家里捐献较多,(     )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 “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________(量力而为 尽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A

    ③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B

    ⑧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________(独一无二 独树一帜)的价值。

    【1】在本文第⑤段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文中两处横线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语句,应该放在文章的A处还是B处?( )

    【4】结合第⑥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

    2“居高临下”中的“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画。“临”在字典中的解释: A.靠近,对着; B.来到,到达; C.将要,快要; D.照着字画募仿 E.姓。“居高临下”应选______解释,“临别”应选____解释。

    3文中画横线的是比喻句,作者把____比作_____,说明石头砸下去_______。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五位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面对英勇献身的五位壮士,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3个(如例①)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①短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这幅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满分5 manfen5.com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长亭 、杨柳 、夕阳、日暮 、酒 、秋等。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1)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选择其中的一首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吧。

     

     

         

     

    (2)我们室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离开多年的师长,朝夕相伴的小伙伴,临别之际,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

    满分5 manfen5.com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添枝加叶(扩句)

    詹天佑是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枝剪叶(缩句)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地球同宇宙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病句。

    两个学校的乒乓球队正在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缩成8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是人们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照《花之歌》的表达方式描写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日常交流中,人们也会提到戏曲用语。请用“亮相”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改为感叹句)

     

    (2)邓小平提出构想。

    (扩句)  

    (3)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环境:冬日寒冷的清晨

    人物:勤劳的环卫工       充满爱心的少年李军       班主任王老师

    要求:(1)想象要丰富合理,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能够吸引人。

    (2)综合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