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生字。

    1.当日kòu____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时,战士们lūn____起手liú____弹,痛击敌人。

    2.坚强不____的五位战士____立在狼牙山顶峰,脸上露出胜利的喜yuè____

  • 2、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①势不可____   ②____)(____撞撞   ③不____思索

    ____)(____不安   ⑤自________ ⑥天真____

    (1)词语①中所填字的读音是______。词语③中所填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用来描写人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形容“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的词语是_____。(填序号)

    (3)选词填空。(填序号)

    一群________的孩子们在碧绿的草地上愉快地玩耍。

  • 3、吴敬梓写的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小说《___________》讽刺了封建社会___________的读书人。

  • 4、比一比,再组词。

    揭(____________   竭(____________

    燥(____________   躁(____________

    斑(____________   班(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xiù tǒng___ dǒu peng___   zuǐ chún___   zhē gài___ suō xiǎo___

    jiàng yóu___   lóu tī___ dà suàn___ dùn cài___   shuǎi tóu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共____句,全诗是围绕“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2】诗中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用的词是“__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用的词是“________”,但是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只不过是“________”。

    【3】描写红军翻过了雪山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赞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扬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明豪迈的气概。

  • 7、读一读,做一做。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万水指的是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明月/ 别枝/ 惊鹊

    B. 七八个/星天外

    C. 听取/ 蛙声/ 一片

    D. 旧时/ 茅店/ 社林边

    2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年轮里的科学

    ①年轮是部天书。

    ②它告诉你历年气候变化的情况和规律。年轮的宽窄疏密,记录了气候变化的情况。气候温和,年轮则宽疏均匀;气候持续高温、多雨,年轮就特别宽疏;气候寒冷、少雨,年轮则狭窄;气候特别寒冷、干燥,年轮更为窄密。通过对年轮的分析,可以获得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气候变迁规律,依据它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作长期的气候预报。例如,通过对西藏高原树木年轮的分析,初步知道,上世纪20年代前后,西藏降雨量特别丰富,以后又显著下降,目前又稍有增加。通过对年轮的分析,还可以初步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变化周期,大约200年为一周期,110年、92年、72年、33年为不等的小周期变化,同时,它也汇报了太阳黑子活动的规律。

    ③当太阳出现黑子群时,对气候的影响很大,【A】可以使气候变化无常,【B】可以使无线电波中断,并常常有暴雨和飓风出现。

    ④太阳黑子活动急剧增强,辐射出的光和热比平时更多。树木受其影响,生长特别快,年轮就宽。我们可以从年轮宽窄的变化中推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⑤它又向你报告了大气污染的状况。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年轮里就贮藏了污染物质。例如在开采各种贵重金属矿时,大气中飞扬着的这种金属尘埃被树叶吸收,落到土壤中被树根吸收;有的金属冶炼厂或加工厂附近的大气中飞扬着的金属尘埃,也会被周围树木吸收。这些金属尘埃被树木吸收进去是跑不掉的,它被输送到年轮里积累起来。我们通过光谱分析,可以测知年轮里历年积累下来的金属的含量,就可以测知该矿厂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还有,硫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污染大气,被松树、杨树、夹竹桃吸收,年轮上也会留下被它腐蚀的痕迹。根据这些痕迹,人们可以测知空气的污染程度。

    ⑥年轮里大有学问,近年来发现年轮还能为冰川学、水文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资料呢。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年轮的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②段“上世纪20年代前后,西藏降雨量特别丰富,以后又显著下降,目前又稍有增加。”,我们可以推测出西藏地区一棵树年轮的形态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到现在会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③段【A】【B】两处中,如果要删去一处,你会删去哪一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⑤段列举实例,说明年轮可以报告大气污染的状况,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在这段中,作者问候了哪些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3你能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暖和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1  画出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2本文第一自然段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下面理解有误的是(  )

    A. 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B. 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 说明黄河流域广

    D. 说明黄河气势宏伟

    3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

    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虛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属于“写境”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假如你是班级的宣的委员,将要推出一期宣传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新板报,所会确立什么主题?开设哪些板块呢?(板块不少于3个)

    板报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曾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问候。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新课程标准的编写,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着。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又针对《新闻晨报》曾报道的“上海市小学一年级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的新闻,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无疑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的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在明显下降。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都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三)

    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网友溪山:当孩子旅游,感叹景色优美时,不是只会说:“哇,好酷哟,中国真美啊。”而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网友mupeng: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我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就长大了。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跟着爸妈去湖边玩,小舟在荷叶间穿过,知道了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凛冽,天空阴沉,到了家,围着炉子取暖,知道了什么是“红泥小火炉”……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诗,那句词。

    (选文有删改)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为完成“讲名人与经典的故事”这个任务,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_______

    (2)材料二中画“________”句子的意思是外语学好了就能提高母语水平。_______

    2材料二中主要谈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3结合语境,下面几句诗填到材料三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老树呈秋色

    b.红泥小火炉

    c.接天莲叶无穷碧

    4在“小学生该不该背诵古典诗文”的辩论会上,假如你是正方代表,请参照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三条理由。要求:用一段话写,先总说观点,再逐条简要说明理由,注意分号的正确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与欣赏

    杜小甫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准备从福州鼓西路到火车南站坐高铁。现在有几个出行方案可供选择:

    方式

    时间限制

    路程

    费用

    耗时

    乘公交车

    6:00~18:50

     

    家→鼓楼公交车站→白湖亭车站→火车南站

    2元/每人

    1小时20分钟

    坐地铁

    6:30~23:00

     

    家步行→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

    5元/每人

    50分钟

    打的

    随时

    家→火车南站

    80元(最多4人)

    30分钟

     

     

    1从上表中可知,费用最便宜的出行方式是_____, 每人的费用为__________;耗时最短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耗时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出行方式中最不受道路交通状况影响,能按照预估的时间到达的是_____________

    3杜小甫一家人订的高铁票是22 :30,杜小甫爸爸打算在高铁发车前30分钟进站,还希望选用的出行方式既省钱又省时。为此,你建议他们最迟____________(几点)出门,选择__________(方式)出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积极表达,畅所欲言。将你对“美好”的体验、理解或者畅想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写什么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