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孝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文《好的故事》中有些词语,现在已经用另一个词语来替代它原来的意思,请你写一写。

    石油(__________  鞭爆(__________

    烟草(__________  膝髁(__________

  • 2、日积月累。

    1.辛弃疾闻到稻花的香气,听到阵阵蛙声,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故人庄》描写和朋友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春》中描写江南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志士,他们心中所想的。始终是“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

    5.五行:金、__________、水、火、土;五谷:稻、麦、__________、菽、稷。

    6.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8.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 3、照样子,写词语。

    咔嚓咔嚓(ABAB式拟声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根据字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组成词语。

    yōu          ( )          ( )                 养尊处( )

    fèi           ( )            ( )       ( )物利用

  • 5、课文精彩回顾。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___国著名音乐家_______弹琴,有感于_______而即兴创作出《________》的传奇故事。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长廊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        

    1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句补充完整。

    3从所填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兵的心情是(  )

    A. 悲哀、凄凉   B. 愉快   C. 无奈、无措

  •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

    B.从“只等闲”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困难的藐视及乐观的精神。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可以感受到红军因最后胜利即将到来而喜悦的心情。

    【4】“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形成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________,“寒”字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6】本诗主要围绕“________”这个“面”,通过腾越五岭、疾跨________、巧渡________、飞夺________、喜踏________这五个具体的“点”,表现了红军________形象和________精神。

    【7】“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中体现的节日是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市井街巷的风光。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是因为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

    C.诗的主旨是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从这句话中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______

    (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雕像

    ①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②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③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④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⑤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⑥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⑦“娘!娘——”少年哭喊道。

    ⑧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⑨后来少年chuò  zhuì)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⑩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yān yè)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mù mò)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着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音chàn zhàn)动着,眼睛里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

    (1)有名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洪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简要介绍文中的三个人物。

    企业家:_______________

    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2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这句话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从哪三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②我在原野上摇曳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_____我在清风中呼吸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_____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_____我醒来时_____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③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_____歌唱_____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_____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在文中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②我在原野上摇曳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________我在清风中呼吸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________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________我醒来时________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③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________歌唱________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________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找近义词:柔美——________    浓郁——________

    (2)找反义词:俯视——________    妄自尊大——________

    【3】①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________,“硕大无朋的独眼”指________。

    【5】片段最后一句“哲理”指“________。”

    【6】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从“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

    B.③揭示出花的精神: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C.“我在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既是对花儿的写照,也是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D.以上都正确。

    【7】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以花自喻,想象奇特。

    B.描写客观真实,准确地说明了花的相关科学知识。

    C.描画了一个和谐美妙的世界。

    D.在对花的诗意的描写中融入作者自己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 13、课外阅读。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来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猫和苜蓿的故事。他说在英国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此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看事物才能看得准些,做事情才能做得好些。

    11自然段中有两个奇怪”,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1)第一个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个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什么说看村子里的猫的多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  从文中画出说明相关道理的语句。  

    3假如你要了解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你应该读哪一个部分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用你在科学上学到的食物链的知识,画一个简易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城市对于人们,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传承文化基因的摇篮。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就提醒,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特色。③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弥足珍贵,不应被肤浅的标准、流俗的风格所淹没

    【1】用一句话概括该文段要表达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画“ ”的部分改为反问句。

    【3】下面的话最适合放在________句之后。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全球不少地方,昔日的街区、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逐渐被千篇一律的新面孔取代。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他学棋不够专心。(用关联词语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困难他_________,面对失败他________ ,面对欺辱他_________。(填写近义词)

    (5)在老师的教育下,王强端正了学习目的,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愉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联欢会上扮演了节目,有详有略的朗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外面的噪声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课文明显包含两组相对立的景象:一组是鲜花、绿草、果树、小鸟的歌唱;另一组是大雪、北风、冰雹。它们分别代表孩子的欢乐生活和巨人孤独冷漠的生活,这种形象的对比使作者在童话中所要阐明的哲理更为鲜明。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小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