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2.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3.《回乡偶书》中通过儿童淡淡的一问,引出诗人无限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对未来的人生感到迷惘的时候,想起鲁迅《故乡》里的这句“_____________”,内心便又充满了动力。

  • 2、填空。

    天气真zāo ɡāo________,风扯着sǎnɡ zi________呼啸而过。雨měnɡ liè________地拍打着窗户。真是让人xīn jīnɡ ròu tiào_________,我坐在yīn lěnɡ________的房间里,想着还没有到家的妈妈,心中一由得yōu lù_________了起来。

  • 3、填空,去感受主人公深厚的情谊。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后,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从此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从这句话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__________

  • 4、拓展提升。(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填在横线上,每空填一个字)

    1934年10月,红军战士_____着理想,从江西金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途中,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来到铁索桥。桥下水流_____急,桥上铁链闪着寒光,让人胆战心惊。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冲破封锁线,顺利渡河;战士们_____不安地通过随时都会吞噬生命的草地,_____着粗气,翻过皑皑雪山……克服艰难险阻,红军于1936年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 5、补充成语。

    惟妙惟_____   妙笔生_____ 约定_____ 余音_____

    ____大吕 轻歌____   _____流水 _____点睛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古诗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就体裁而言,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______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了寥寥七个字形象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

    B.第二句描写更加别致,用七个名词构织了一幅江南美景。

    C.第三、四句描写了烟雨中的寺院楼台,给人一种神秘美。

    D.这首诗以疑问作结,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

  • 7、课内外积累。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冬夜读书示子聿》讲了读书的心得,其中最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的意思。

    2读书全在自用心, 。初读好书,   ;重读好书,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   成就了一片绿阴。由这株柳树,你想到了 (谁),还想到这样一句话:

    4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   。这句话是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的。他的代表作品有   。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8、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1)后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

    (3)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

    【3】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4】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5】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只要弯一弯腰》,回答问题。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密)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棵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既 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常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   是糊涂   而耻于弯腰者   肯定是傻子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获得丰收吗?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2】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A.昨晚我没有多捡些石子。      

    B.昨晚我应该多捡些石子。      

    C.昨晚我为什么没多捡些石子呢?

    【3】给第六自然段标上标点符号。

    【4】读文章填空。   

    第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在横线上给短文拟题,并说说这样拟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将括号里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想联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连先生的做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听过哪首令你印象深刻的乐曲呢?能否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听到这首乐曲时想到的情景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A科学幻想故事        B.童话故事

    C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  D.记叙文

    2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接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卡通人物中的手指》,完成练习。

    卡通人物中的手指

    ①长大后才发现,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迷思。其中一个是:为什么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大部分只有4根手指头?这种现象可真不少,《猫和老鼠》《海绵宝宝》,甚至《辛普森一家》,竟然也还是只有4根手指……

    ②难道动画片制作人们集体“失忆”,把第五根手指头忘掉了?

    ③原因跟恐怖谷理论有关(恐怖谷理论是指人形玩具或者机器人和人类越相似,人们对它的好感度就越高,但是当这个好感度达到一个临界值后,就会迅速的降到谷底,甚至将喜好转变为恐惧)。动画片制作人可能考虑到5根手指的卡通人物过于接近我们的相貌,担心卡通片一不小心就变恐怖片……

    ④而且如果要画5根相对圆润的手指,那整只手看着就很臃肿,有点像香蕉。而3指又有点过于随意,看上去并不真实。4指就刚刚好,看上去非常和谐。

    ⑤迪士尼的4指米老鼠问世后,接下来经典卡通人物“菲力猫”的出现进一步巩固了卡通人物4指的形象。

    ⑥但在日本却并非如此,日本动漫人物基本都是5根手指。比如,《哆啦A梦》里,除了机器猫的小圆手,其他人都是5根手指。甚至是有些西方动画片在引进日本的时候,都会被要求更改,把原本4根手指的动画人物改成5根。这又是怎么回事?

    ⑦原来,这跟日本文化有关系。日语中4和“死”字发音相似,他们认为多少有些不太吉利,这跟西方人忌讳“13”一样,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规避。

    ⑧还有一个原因是,4指在日本有特殊含义,跟黑道有关。日本的黑帮极道团体里有个“断指”的风俗,让人觉得不好。

    ⑨如此看来,4指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日本动漫里的一个忌讳,所以有一些动画在引进日本市场时,也会被要求多加上一根手指,比如《建筑师巴布》《邮递员派特叔叔》等。

    ⑩日本自己制作的动漫里也有打破传统的,比如《铁臂阿童木》。

    早期的黑白阿童木形象就曾经出现4根手指,动画家手冢治虫说自己是照搬迪士尼的经验。但我随即又思考起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好多卡通人物都戴着手套?

    这也同样是个很普遍的困感。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省时省力。

    制作人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一个手套就要比细细描绘手指关节容易得多。他给出的另一个原因是,手套有别于身体颜色,方便人们看得更清楚。

    在黑白动画片的世界里,卡通人物一般身体都是黑色的,穿的衣服是白色的,这样如果手上戴个白色手套,就更容易区分开来,不然就成了黑乎乎一大片,那还怎么看呢?多影响我们的观感啊。后来虽然技术允许,卡通人物有了色彩,但依然保留了手套。

    总之,无论是4指迷思还是手套迷思,组建动画世界的想象力与脑洞本就是天马行空的,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大家开心就好啦!

    ——选自《中国漫画》2020.3,略有改动

    【1】作者在动画片里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问题,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请你把它们写出来。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A.铺垫

    B.总起

    C.总结

    D.过渡

    【3】文中的“失忆”指的是(       

    A.忘了画手

    B.忘了画手指

    C.忘了画第5指

    D.忘了画手套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基本”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回答时,注意引用文中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也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问题,试着举1个与大家分享。如果这个问题你已经找到答案,那么就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暂时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找到答案?

    生活中我发现有意思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找到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穷人》片段,完成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摘录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2)摘录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

    (3)摘录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 14、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1.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上天空,( )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   )在心头。

    这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甜蜜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按给出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这种修辞仿写句子)

    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认真改正并及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我承认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题目:那些温暖的时光

    要求:回忆一下,你生活中有哪些温暖的时光?它们带给你哪些快乐的回忆?选择恰当的事例,围绕“温暖”来写,写出你内心的感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