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①阅读古诗,我们仿佛穿越了四季,采撷美景:初春,“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雨后“渭城朝雨邑轻尘,________________。”盛夏有“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的喜悦;夜晚田间,享受着“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的惬意。秋风伴着落叶,顿生“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总会勾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寒冬时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的惊喜;也有“_____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_________,天空是___________,是我总想________,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根据语境,写词语。
我躲在pì jìnɡ( )的小屋里,看见闯进门来的mó ɡuǐ( )似的宪兵和受过kǔ xínɡ( )的工友阎振三。在法庭上,我们看到了仍旧穿着旧mián páo( )的父亲。后来,我们从报纸上得知父亲被zhí xínɡ( )了绞刑。
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积累与运用。
1.当朋友请你去郊外的农家乐游玩时,你看到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时,会不由自主吟道“_______,_________。” 当你进入农家小屋,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举杯欢饮,谈论今年庄稼的长势时,又会吟道“_________,________”。当依依惜别之时朋友热情挽留之际你还会引用《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预约相见之时。
2.观看电影《焦裕禄》后,你会引用诸葛亮的名言“_____, _________”为焦裕禄的奉献精神点赞。我们可以用“位卑_____”赞颂电影《小兵张嘎》中的老钟叔、老罗叔、小嘎子等爱国人物。看完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后,我们可以把三国时期曹植的名言“______,视死忽如归”送给五位壮士,还可以用“____,当以死守,______”与他们共勉。
5、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绣上了_____。
2.______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______,青山郭外斜。
4. 捐躯赴国难,______。
5.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
6.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
7.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_______
6、《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1】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十分驯服,完全忠实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的,习惯了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忍受,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2】诗的结尾“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3】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类文本阅读。
雪天里的暖
(1)几天的暴雪,小城银装素裹。往窗外看去,雪没完没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我蜷在家里,连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在大雪天订外卖,我认识了这位“骑士”。
(2)一股冷风呼啸着扑进门,送外卖的“骑士”顶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道:“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3)我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士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4)我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找出一个不用的头盔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你,另外两杯麻烦你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
(5)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的。我把一杯奶茶给了店门口扫雪的清洁工阿姨,另一杯奶茶给了路口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三杯奶茶给了铲雪的志愿者。”骑士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骑士喝完茶,戴上头盔,郑重说了声“谢谢”,便“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6)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7)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但这冰雪覆盖的城市,仿佛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暖意,其实,温暖的又何止他一个人。
【1】请用五字短语对短文情节进行简要概括(提示:从“我”的角度来梳理)。
雪天订外卖→____________→递毛巾擦脸→____________→听他讲故事
【2】第(2)段画线句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选项中,能突出题目中“暖”这个主题的选项是( )(多选)
A.骑士冒着风雪和寒冷给“我”送的外卖,对我是“暖”。
B.“我”给骑士擦雪的干毛巾,给骑士倒的热茶,对骑士是“暖”。
C.好人委托骑士快递给露天作业者的三杯奶茶,对他们是“暖”。
【4】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结尾均使用了环境描写,风雪天气给人惊喜,表现了“我”对风雪天气喜爱。
B.第(2)段中骑士“局促不安”的原因是:骑士因送外卖迟到而充满歉意,同时因摔坏了裤子、头盔,觉得窘迫。
C.第(4)段“三杯奶茶”的内容属于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彰显小城人的善良淳朴。
D.第(5)段加点的词语,准确地写出骑士对配送单的珍视,突出其内心之暖。
10、阅读下列公交站牌,判断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涂“√”,错的涂“×”。
【1】37路公交车是从宛城车辆检测中心开往杜诗路公交站,全程需要8分钟。_____
【2】37路公交车停靠宛城车辆检测中心、赵营南、赵营等31个站点,正常情况下军人可以优先上车。_____
【3】张果家住两相路明山路口。他在本站上车回家,坐5站就到了。_____
【4】张果和三个同学上车投纸币5元,司机不会找给他们1元。_____
【5】元旦那天下午,王阿姨19:00在赵营站坐37路车到市儿童医学中心,她能够赶上末班车。_____
11、阅读大舞台。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将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在渤海近岸的海湾和河口,出现了无大型物质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68%,油类超标率为63%。”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机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统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解体。”他强调说:“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渤海将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死海”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拯救渤海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长征中的炊事班(节选)》回答问题。
长征中的炊事班(节选)
谢方祠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辆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可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 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有的人死在 ,有的人死在 ,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 。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一个人因饥饿而栖牲。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结合时代背景,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2】“我”为什么不同意烧水烫脚?( )
A.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B.长征途中烧水不方便
C.不能加重炊事员负担。
D.炊事员要担米,送饭。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4】从炊事员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毀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填空。
第2、3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自然资源面临的危机。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3】导致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说说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要求语言新颖,发人深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中的“本来”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4、感悟课文精彩句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1)老狐狸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费力地睁开眼睛,蒙眬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1)老狐狸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此情此景,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反问句。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②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17、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桑娜站起来。
②浪花高。
18、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吸引我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21、我擅长……
要求:写一写你最擅长的事,注意详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