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我知道。
1.《七律·长征》一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分别是:①攀________;②越________;③渡金沙江;④夺泸定桥;⑤翻_________。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中的“红流”指的是东西两个方向的________。“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表面上是指灯笼火把__________,实际上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襟(_____)带(_____) 黑(_____)翻(_____)
顾(_____)自(_____) 孤(_____)自(_____)
(_____)驰(_____)往 斩(_____)截(______)
3、按要求补充诗句或格言警句。
⑴邓小平的爱国名言“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无限高尚的爱国情怀。
⑵“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 。”这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你知道的思念家乡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
⑶“诚者,天之道也;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人要讲诚信,要做到“________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⑷ 陆游希望死后儿子们在家祭时告知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xiù tǒng dǒu péng suō zhē gān zhe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qíng kuàng yàn yǔ rǎng zhe zuǐ chún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红楼梦》中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________;《西游记》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浒传》中外号为“花和尚”的是__________请写出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入白虎堂的是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你能从诗句中提炼出三个成语来概括石灰制造的过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石灰来表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2】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3】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我的心紧缩着”这句话写出了“我”的紧张,写出了“我”为________而焦急,为___________而担心的心情。
【2】“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____________。这是对“我”_________的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后又说是“伟大的战士”,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称其为“年轻的战士”,是因为邱少云还没有经过长期严峻的革命战斗的锻炼。
B.称其为“伟大的战士”,是因为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C.正因为邱少云的“年轻”,才更加突显其“伟大”。
D.因为“年轻”,所以没有经验,表明这个“伟大的战士”也是有缺点的。
10、阅读理解
______
清代有位青年拜书法家何绍基为师。这位青年自以为聪明,学了一年就认为学的很好了,便向老师告别。何绍基取出一个匣子说:“这只匣子里有我多年心血的结晶,送给你做一个纪念吧!”青年接过匣子,拜谢了老师,便踏上了归途。匣子真重,那个青年走不到三里路,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他觉得奇怪,便打开了匣子,啊,原来匣子里装的都是磨穿了的砚台。这使他恍然大悟,于是又回到老师身边。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2】“这只匣子里有我多年的心血的结晶”,这里的心血结晶是指( )
A.许多磨穿了的砚台 B.送给青年的纪念品。
C.老师练习书法的经验。 D.老师的练习书法的经历。
【3】这篇短文用了大量篇幅写“匣子”的原因是( )
A.匣子里装的东西很重 B.匣子里装的东西很奇怪
C.匣子里装这老师的砚台 D.匣子里装着老师的教诲
【4】这篇短文主要写青年拜师学书法一年后向老师告别,后来( )
A.老师送他纪念品,他很感动
B.老师送他纪念品,他很惭愧
C.受老师的纪念品启发,回到老师身边承认错误。
D.受老师纪念品启发,回到老师身边继续学习
【5】青年看了这些“磨穿了的砚台”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
11、开心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声道:“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1)“舍”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 shě shè; 字义有:
①舍弃 ②施舍 ③房屋 ④养家畜的圈
文中的“舍不得吃”的“舍”应取读音( ),应取字义( )。
(2)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将信将疑——( ) 肯定——( )
(3)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 ,“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文章加上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绿叶的梦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①高粱秆儿剥(bō bāo)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做船,荷叶当伞……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除了教(jiào jiāo)我们读书,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意外地发现鸟蛋,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毛栗子、酸枣棵的尖刺几(jǐ jī)乎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②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把树叶积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介绍这些叶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___除痰止渴___垂柳叶子长如丝___解酒毒___治皮癣___桑叶清热明目___治手脚麻木___薄荷叶医感冒头疼___祖辈传(zhuàn chuán)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
【1】用“___”为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汇拢”的“拢”,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___。“拢”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梳,用梳子整理头发;②凑起,总合;③收束使不松散;④靠近,船只靠岸;⑤合上,聚拢。这里应该选第___种解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和___的修辞手法。
【4】请在文中“___”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5】文章写了哪些令人愉快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给文章起名叫“绿叶的梦”,而不叫“童年的趣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物对话时使用提示语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根据要求,摘录课文中有关句子各一句。
(1)提示语在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语在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示语在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14、课外拓展。
可爱的地球
①我登上月球以后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的爱更深了。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金星被炽热的气体包裹着,火星周围则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②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也不会自行焚化。混合而成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
③地球的一大特点是它有斜轴。正是斜轴,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变化。人们可以毛衣之后穿夏装,绿叶之后赏红叶,避免生活单调。
④我们很幸运,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样的速度也刚好合适。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十小时自转一次,情形会怎么样?你就要不断地上床、起床了。
⑤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引力,说它太强,人从一两米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就会把腿摔断了。不过它也有一些很大的好处足以与此相抵,例如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
⑥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好。如果人们在月球上相遇,恐怕没有什么可寒暄的。也许只能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接下来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
⑦地球千秋万世运转不停,只要妥善维护,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
【1】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就会有所不同,如果给你下面的任务,你会优先选读哪部分内容?
任务一:短文中,作者列举了地球的哪些优点?
优先选读第___到第___自然段的内容。
读后,请作答,优点有:_________
任务二:小明要做一期关于地球季节和气候的手抄报,他可以优先选读第___自然段的内容。
【2】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18、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21、习作。
二题任选其一。要求:书写工整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在450左右。
(一)我为 点赞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点赞的原因,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更要有真情实感。
(二)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给老师或同学、母校、自己等写一封信,以书信的形式把自己内心想说的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书信格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