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中描绘黄河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壮丽图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江南很多的寺院,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烟雨中的迷离美景。
(3)鲁迅,原名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课文《好的故事》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昏沉的夜”,从表面看指________________,其另有深意,暗指________________。鲁迅不但有“横眉冷对”的一面,也有其柔情的一面,他曾在《答客诮》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看到了_________笔下的《草原》;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闰土;学习了《伯牙鼓琴》。我们知道了,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和“伯牙鼓琴”意思相近。
2、课文回顾。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刻画_________的诗,以_________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____代文学家、书法家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__。他与其父______,其弟______,并称为“_________”。诗中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代词人___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人称“__________”与______合称“苏辛”,与________并称“济南二安”。这首词中描写人们谈论丰收年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回顾。
1.《桥》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____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_____________的心灵,《金色的鱼钩》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鬓毛衰。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一诗中的“客”指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__,诗题是__________。
3.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深人地理解人物形象。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气冲( )( ) 惊叹( )( ) 变幻( )( )
( )的韵味 ( )的黄山松 ( )的大海
( )的湖水 ( )的黄山 ( )的云海
5、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中秋夜,仰望圆月,人们常想“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呢?
(2)对一个人的品行不要过早下定论,因为“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告诉我们在艰苦环境中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4)“月亮”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如《宿建德江》一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夜时诗人的寂寞惆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鹊惊蝉鸣的月夜之景。
(5)六年来老师的精心教导就像春雨滋润幼苗,“随风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____和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______,表现了石灰的_________。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所体现的石灰形象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精彩阅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的“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它们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三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后两句诗可以看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__;“尽开颜”一词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
【5】有人曾经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写过一副对联,请你试着写出下联。
上联:过草地红军历经艰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烈火焚烧若等闲( )
A. fén B. lín
【2】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粉骨碎身浑不怕( )
A. 全身 B. 全
【3】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A. 高尚的节操 B. 青色和白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古诗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1)“粉骨碎身浑不怕”这一句借石灰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
(2)“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追求,由此我想到了王冕《墨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石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诗人不怕“________”,不怕“________”的意志和节操。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_____
在南美洲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蹿 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蚂蚁烧(得 地)劈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象 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临危不惧 团结一心 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是否给人们一些启示呢
【1】给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给短文拟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3】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掉。
【4】用下列词语造句。
(1)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
(2)临危不惧: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所写的小蚂蚁有怎样的壮举?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 ”标出来。
【6】读了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西游记》里最有品位的妖怪是谁
《西游记》中的妖怪多到难以计数,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黑熊精。他没有大鹏金翅雕般的高贵出身,只是个土生土长的凡间精怪,但是他并非穷凶极恶、俗不可耐。如果仔细品读原著,你会发现,他的生活精致,有着超出一般精怪的文化品位。
《西游记》中,共对黑风洞进行了四次精彩描写。从作者的描写可以大致看出,黑风洞松青柏翠、竹修木丽,可谓洞天福地之所在。连观音菩萨看了,都忍不住暗喜:“这孽(niè)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更不可思议的是,作者竟然还用“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无边垂恻隐”这样两个句子来赞美黑风洞。黑风洞不像是凡间精怪的妖洞,活脱脱一个出尘绝俗的文人隐居之所。黑熊怪只是一个占山为王的精怪,却花费大量精力把居室装扮得如此淡雅超俗,着实出人意料。
黑熊精十分注重生活品质,绝不会为了其他的事情而影响自身生活作息安排。他曾两次与孙悟空交手。他神通广大,与孙悟空实力相当,难分胜负,却两次提出休战,并不是说他怕了孙悟空,而是因为一次是红日当午,到了用膳时间;一次是天色已晚,到了睡眠时间。
黑熊精面相丑陋,可是他的着装却是搭配合理,不入俗流。他的面容黝黑如炭,可谓先天不足,想要耍帅扮嫩已无可能。他索性全身着黑色服饰,手执黑缨枪,脚踏乌皮靴。浑身上下,无处不黑的服装,再配上他魁梧高大的身材,却也显得酷酷的。极具视觉冲击力。
黑熊精也十分重视文化修养。他注重交流,平时经常与观音寺住持及其他妖仙谈经论道;得了唐僧的锦斓袈裟之后,他举办了佛衣会,邀请妖友一同欣赏。他的请帖写得言辞恳切、滴水不漏且颇富文采,如此深厚的写作功底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另外,他的洞府中还有一副对联:“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对仗工整、文采飞扬,不由得令人叹服。
黑熊精虽是凡间精怪,但是他不断追求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高品质,虽身处凡间,却也自有其超凡之处。所以,他最终能被菩萨收服修成正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1】文章采用__________结构,围绕“最有品位”这一关键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文化修养这四个方面来说明黑熊精是《西游记》里最有品位的妖怪。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引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评价“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说明了黑熊精十分重视文化修养。(____)
(2)作者对黑熊精这一人物形象有独到的理解,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____)
(3)本文用大量事实说明在《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心目中黑熊精最有品位。(____)
(4)黑熊精两次与孙悟空交手都提出休战,是为了保存实力。(____)
【3】文章以“《西游记》里最有品位的妖怪是谁”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本文语言风格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朴实自然
B.幽默风趣
C.委婉含蓄
D.雄浑豪放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园林之一,她名为山庄,规模很宏大,那随着山势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当你走进山庄的正门,从玲珑精巧的宫殿区开始,而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景色明丽的湖区。漫游山庄诸胜时,你就会亲身领略到,那以山林野趣为特色的塞外风光,远比挂在墙上的名画更有生命力。
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在我看来,她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她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塞湖是山庄上、下湖、澄湖、银湖、镜湖、如意湖六湖的总称。那喷珠吐玉的热河泉,就活跃在澄湖的东北隅。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睛。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它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泛,当人们被这湖上的奇观深深吸引,一时竟闹不清究竟是湖水飞上了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塞湖的时候,朝日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直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
【1】写出文中两个描写景物的成语或四字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用“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但是,奇妙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写完整)
【5】用“_____”画出文中一处动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文中一处静态描写的句子。
【6】短文按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的写作顺序,描写承德避暑山庄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
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儿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太阳还没有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的。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声。
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一瞬间 阳光穿过树丝 透过晨雾 斜斜地 密密地洒满了大地 拖拉机 突突地下地了 ||
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给第⑥自然段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一瞬间□阳光穿过树林□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A.,,,、。“”……
B.,,,、。“”。。
C.,,,,,“”。。
D.,,,,。“”……
【2】为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A.日出
B.奇妙的仙境
C.早晨的田野
D.美丽的田野
【3】短文是没有从哪些方面来写秋天早晨的美景的?( )
A.日出
B.田野
C.雾气
D.空气
【4】选择正确的句式。
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 )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D.拟人句
E.排比句
F.比喻句
【5】选择正确的句式。
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 )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D.拟人句
E.排比句
F.比喻句
【6】选择正确的句式。( )
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D.拟人句
E.排比句
F.比喻句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树丛
A.chónɡ
B.cónɡ
【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一缕
A.liǚ
B.lǚ
【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一束
A.shù
B.sù
【10】短文已用“||”线分为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16分)
①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②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才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但是却很喜欢和我说话。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叶老师。
②叶老师喜欢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常可以看到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见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树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不否,却给我讲敢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常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多病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安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刀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④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你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
⑤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叶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 )的,果实的事业是( )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 )的。
⑥ 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着叶老师的一片心。
(1)给文章选择恰当的题目,在括号里打“√”(2分)
绿叶的故事( )一片绿叶的回忆( )引路人( )
(2)选择文中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①不说喜欢,也不说不喜欢( )
②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
③指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
④没有顾虑,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
(3)请给第 ⑤自然段的一段名言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3分)
甜美 谦逊 尊贵
(4)阅读第③自然段,说说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幅什么图,其寓意是什么?(5)文章叙述了一个与绿叶有关的故事,读后你认为“一片绿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14、阅读梁容若的《夏天里的成长》回答问题: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谈谈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是成长的季节,写了许多事物的成长,从文中找一下动物、植物以及没有生命的事物的成长过程,各写两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了许多农谚,根据课文谈谈作者使用“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富有哲理的短文,结合最末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6、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1)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鲜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2)金钱能买来书本,但不一定能买来知识;金钱能买来 ,
但不一定能买来 ;金钱能买来 ,但不一定能买来 ;
17、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仿照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②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21、习作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将事情写清楚具体,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