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龙岩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请按要求写出答案。

    (1)请写出一句关于月亮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两个带有动物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积累填空

    1.13岁称为豆蔻年华,30岁称为________________,40岁又称之为________,“古稀之年”指的是人________岁。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4.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5.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2.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4、解释古文《卫人束氏》中的词语。

    无所好 ____________   ② 唯畜狸猫   ____________

    ③ 畜百余 ____________   ④ 束氏市肉啖之  ____________  

    ⑤ 束氏日肉啖之 ____________   ⑥ 束氏日市肉之  ____________

    啖肉故 ____________   ⑧ 以啖肉故   ____________

    ⑨ 唪则肉食 ____________   ⑩ 南郭有士鼠   ____________

  • 5、读拼音,写同音字。

    yá   lán   làn gòng kāng

    ______ ______天 灿______   ______献   健______

    ______ ______球 泛______   ______同   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

    【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4】词中的“见”读____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____”相同。

    【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 _____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阅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

    (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 )

    (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 ( )

    (3)诗中“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 ( )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

    【3】“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诗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古诗阅读。

    七 夕①

    [唐]李商隐

    鸾扇②斜分凤幄③开,星桥④横过鹊飞回。

    争将⑤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⑥来。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②鸾(luán)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③凤幄(wò):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④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⑤争将:怎把。⑥一度:一次。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争世上无期别。(_____) (2)换得年年一来。(_____

    【2】“星桥横过鹊飞回”的意思是(  )

    A.喜鹊们从星桥上飞回来了

    B.天上的喜鹊为牛郎织女双星架桥回来了

    C.喜鹊看到星桥飞回来了

    D.搭长桥的喜鹊们还没有完工

    【3】这首古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本诗中表现他们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发出的沉痛感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的情景。按节日的顺序,给四首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第一部分雪莲喻指________,“海燕喻指________,“雏鹰喻指________,“山丹丹喻指________。

    2第二部分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中华少年的________

    3这短话主要写了________,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________

  •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青山不老》片段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一一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人_____之情。

    2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由此可见老人________________

    3老人是怎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请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写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浪费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绝对不可小觑。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国有14亿人口,每个人每个家庭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加在一起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促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风,十分必要。

    材料二: 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倒剩饭被知名外企辞退?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发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粮食供应充足,小范围浪费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B.粮食浪费会造成资源浪费,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依然需要节约粮食。

    【3】针对大学生浪费粮食被企业辞退这一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的行为。请你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开心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邀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给加点字注音。

    【2】地球在宇航员眼中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老木匠的笛声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街道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聂守信(聂耳)不由得出神了。

      每天日落时分,住在隔壁的老木匠做完了一天的活儿,就坐在作坊一角,用那双全是厚茧的手,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密。孩子看见:在灰暗的小作坊里,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夕阳的余辉照亮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就也怎样歌唱。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

      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他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师傅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顾不得休息。老人全神贯注,以致有人在门口定定地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

      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师傅忙得满头大汗,就把一件件工具递给他。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但是,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了笛子的吹奏法,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比美。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1这篇文章以______为线索,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对_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对__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叫作________

    2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从加点的词语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得非常精彩,这是聂守信听到笛声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作用是(  

    A.说明笛声美妙神奇。 B.衬托聂守信熟悉鸟叫。

    C.说明笛子犹如魔笛。 D.衬托老木匠教笛心切。

    4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中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省略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5莫逆之交是什么意思?聂守信和老木匠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开头写听,笛声又响起来了,结尾又写听,笛声又响起来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夜色渐浓,听,小小的作坊里又响起了悠扬的笛声!想象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今天,读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怒目少年》,看到许多“好老师”与“坏老师”的影子与影响,也看到王先生的一段话——

    “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

    我要把王鼎钧先生的这段金言送给每个学子,而且对大家说:

    如果你没遇上好老师,没关系!不要怨!你可以假设你自己是好老师,从自己的身上发现各种优点,然后发挥自己、鼓励自己、肯定自己、完成自己!

    你要相信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

    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对不对?

    1.写三个带“鼎”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老师”加双引号,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王鼎钧先生认为成才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人人都可以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那一刻,我_____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根据在生活中你的发现和感悟,将那一刻写具体,对你的感受写清楚,写明白。注意书写清楚、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