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回顾。
(1)《桥》一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有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穷人》全文以桑娜的______为主线,围绕________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_________;__________。
(3)《回乡偶书》表现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
2、词语巧搭配。
( )的沙地 ( )的美
( )的塘面 ( )的夜晚
( )的水 ( )的恐惧感
3、成语接龙。
一____________金 今____________比
比____________是 事____________倍
背____________驰 持____________恒
4、课文传真。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描写月亮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前者表达_______,后者表达_______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这句是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重大战役。“暖”字暗示了_______,“寒”字暗示了_______。
3.陆游曾经说过“位卑_______”,爱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
4.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诵:_________,_________。
5.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_____,天空是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5、积累展示。
(1)我最喜欢与有学识的人交流,因为每次都会让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2)春天到了,温暖的阳光无私地照耀着大地,世间万物欣欣向荣,到处生机勃勃,这让我想到了汉乐府《长歌行》,老师也总是用《长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警告我们要不负韶华,一心学习。
(3)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经典名句是:“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 。
(4)《竹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质。
(5)清明节,我和同学去了周逸群故居,我们俩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为周逸群烈士献上了菊花,看着周逸群烈士的雕像,于谦的《石灰吟》顿闪脑海,“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后作答。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
【5】这首诗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7、按要求改写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请不改一个字,只动一动标点,将古诗改写成一个剧本。
(清明时节 。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不改一个字,只动标点,将古诗改成一首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每句删减一个字,不动标点,将这首七言诗改为六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童指杏花村。
8、阅读。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1】这两首小令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_,都押______韵。
【2】《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判断对错。
(1)《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写的是游子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愁,感情惆怅而落寞。全曲仅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
(2)《天净沙·秋》是由悲到喜,写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购票指南
一、普通票:30元 /人·次
二、享受半价门票优惠(15元 /人·次)
1.年满60周岁的老人;
2.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件;
3.凭厦门工会卡,并出示本人身份证(限持卡人本人使用);
4.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
三、享受免票优惠
1.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40米(含1.40米)以下的儿童;
2.年满70周岁的老人;
3.持厦门市老人优惠证的人士;
4.现役军人、武警官兵、离休干部、残障人士、市级以上劳模;
5.持有厦门“金鹭英才卡”“银鹭英才卡”的人士;
6.厦门市中学、小学、幼儿园组织的在校学生团体活动。
四、植物园开放时间:6:30—18:00
【1】状状一家来到植物园游玩,根据要求,妹妹身高不足1.40米,可以享受( )优惠。
A.半价 B.免票 C.普通票
【2】爸爸持有厦门工会卡,妈妈是普通市民,他们分别需要购买(______)和(______)
a.普通票b.半价门票c.免票
【3】以下不能享受门票优惠的是( )
A.6周岁儿童 B.80岁老人
C.武警官兵 D.刚毕业的大学生
【4】状状说:“这里太好玩了,我们玩到几点都可以。”他的说法对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内容我了解。
“母亲经常对家里人说:‘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文章要反映的主题“ ”表明了母亲对财富的态度。“财富”指的是
11、阅读理解
赞鲁迅
文人有鲁迅,节高余敬崇。
昂首投足间,自有盟主风。
横眉千夫指,俯首孺子牛。
空前呼救孩,先人孰敢啾。
手持革命笔,辛辣讥讽陡。
愤概出呐喊,狂人震宇宙。
高山岂可仰,徒此重奇文。
【1】结合全诗,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节高:______________
昂首投足:______________
【2】写出和“横眉千夫指,俯首孺子牛。”这一句意思一样鲁迅的原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愤概出呐喊,狂人震宇宙。”这一句中涉及的鲁迅的著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山岂可仰,徒此重奇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围绕一个“赞”字,描述了鲁迅先生在( )和( )方面的光荣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几句赞美鲁迅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地向前行进,全然不知道前方已经是危机四伏——六七头狮子正躲藏在草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到来。有两头野牛带着一头小野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欢快地奔跑着,它们离牛群越来越远,却离危险越来越近了。
②突然,埋伏的狮子纷纷跃起,扑向离群的三头野牛。野牛猝不及防,掉头就跑。狮群紧追不舍,其中一头狮子几个腾跃,就将落在最后的小野牛扑进河里。小野牛在河里拼命挣扎,其他的狮子赶来一起咬住它,想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就在狮群即将如愿以偿的时候,一条鳄鱼突然从河里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咬住了小野牛的尾巴。这时,狮群和鳄鱼在河里展开了一场jīng xīn dòng pò( )的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鳄鱼寡不敌众,小野牛被群狮拖上了岸。
③可怜的小野牛,也许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但就在这qiān jūn yí fà( )之际,奇迹发生了:数百头身强力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如风而至,把狮群和小野牛团团围在中间。原来,是离群的两头野牛搬来了救兵。救兵中,一头野牛开始挑战一头狮子,它nù mù yuán zhēng( ),踢跳腾跃,吼声如雷,被挑战的那头狮子先前的威风荡然无存,只能落荒而逃。但是,其他的狮子仍然紧紧地咬住小野牛,不肯松口。众野牛发怒了,它们排成战阵,缩小包围圈,一步步逼近狮子和小野牛。又有一头野牛,对准其中一头狮子猛冲过去,牛角用力一挑,那头狮子就被挑飞到空中,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它惩罚狮子的几个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使人很难相信它居然是一头食草的野牛!
④紧接着,群牛嘶鸣,声震旷野,野牛向狮子发起总攻了。面对群牛那雷霆的气势,剩下的几头狮子惶恐万状,只得松开口四散逃窜。那头可怜的小野牛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回到牛群中,被群牛紧紧地护卫在中间。逃跑的狮子,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凶悍和霸气。
⑤残阳如血。牛群浩浩荡荡,仍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犹如一头头黑色的精灵。它们用团结、勇敢和力量,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如愿以偿”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
“寡不敌众”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
【3】读第③~④自然段,把小野牛获救的过程补充完整。
野牛群包围了狮群和小野牛,吓跑了一头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表示时间的词,有人建议把短文中“残阳如血”换成“夕阳西下”,你同意吗?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上。
13、阅读。
垃圾分类
①我们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在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投资惊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非常高,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人民币不等。
②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③从国内外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我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1965年,北京二环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有2000多个。进入21世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开展全民垃圾分类行动。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④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纲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⑤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因为它们多数含有汞、铬、镉、铅等多种重金属,很难分解,在处理过程中,会进入土地或水源中,人体吸收后会发生各种重金属中毒。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⑥总而言之,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好处显而易见,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从国内外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都是根据垃圾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垃圾的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
【2】根据意思,从文中我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______
(2)(事情、道理等)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______
【3】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我国生活垃圾通常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______
(2)有害垃圾需要经过特殊安全处理,因为所有的都含有重金属。______
(3)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动物的环保意识
①兔子知道,“窝边草”再可口,自己再饥饿,这种身边的美味也万万动不得。其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保护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让“窝边”茂密的青草成为掩护自己的天然屏蔽,或者让低矮的灌木阻挡自己的天敌——老鼠的进攻。
②许多动物在死亡时要走到很远的地方把自己的尸体埋葬掉,比如大象、獾、大猩猩都这么做。长期以来,动物的这种做法的重要意义却被人忽略,而且给予了它们种种解释。比较能认同的一种解释是,动物有灵性,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不愿引起其他同伴的悲伤。
③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动物这种行为的最重要的本质却被淹没了。显然它既是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又是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最大保护,从而使自己所属的这个群体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近年来,环境生态学和公共卫生学研究结果的解释是:大象或其他动物自我埋葬或被同伴埋葬是为了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疾病的流行,因为即使只用泥土浅浅地掩埋或遮盖住尸体,也可以极大地减少尸体的腐烂和苍蝇传播疾病的机会。
④另一种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一些动物利用自己环境的独特物质,在自己死后为群体创造较好的公关卫生条件,使得整个群体能健康地生活。蜜蜂死亡如同人一样喜欢“寿终正寝”,即死在自己的巢穴里。但是众所周知,如果动物死后不做任何处理,其尸体就会腐烂,病菌丛生,从而造成其他动物的生病和死亡。
⑤事实上,尽管每天蜂巢里都有很多蜜蜂死亡,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死亡蜜蜂的腐烂现象和传染病在蜂群中大流行。原来,蜜蜂死后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生产的蜂蜡中,这样做是涂了一层极好的防腐材料,可以防止尸体腐烂而把病菌传染给其他蜜蜂。
⑥如果人类能从动物那里借得一些智慧,其自身环境和其他生物相处的环境会得到极大改善,而且疾病的防治也会容易一些。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兔子 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生产的蜂蜡中 目的是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疾病的流行
大象 不吃“窝边草” 目的是保护生存环境,阻挡天敌进攻
蜜蜂 自我埋葬或被同伴埋葬 目的是防止尸体腐败把病菌传染给其他同类
(2)“长期以来,动物的这种做法的重要意义却被人忽略,而且给予了它们种种解释。”“这种做法”指什么?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_____
(3)选择一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从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好处这个角度,写写你的阅读批注。
_____
15、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台北问路,发现记者是从大陆来的。
马上显露出惊喜的表情。(用关联词语来连接)。
(2)学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怎能不爱科学呢?(改为陈述句)
(3)人类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我们怎能不保护地球呢?
(改为感叹句)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改为感叹句)
(2)这些松石也有挺拔之感,这些松石总显得有些朦胧。(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目的提高了。(改病句)
(4)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8、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6)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21、习作。
有时,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一首歌……都会使我们受到启发,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 的启发”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