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连云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jǔ sàng péng pài líng lì kāng kǎi gē da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箱倒____ ____知非福 千____万凿

    ____知著 别出心____ 无独有____

  • 3、查字典。

    “隆”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在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隆”字的意思有:A.深厚,程度深。B.兴盛。C.凸出。D.盛大。E.姓。在“生意兴隆”这个词语中选择______。在“隆冬”这个词语可以选择_______。(填序号)

  • 4、选词填空。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1)一提到做游戏,同学们全都(    )。

    (2)星期天,(    )地跟妈妈到动物园去游玩。

     

  • 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老师________地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啊,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 

    (2)小草____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⑤团团:圆圆的样子。

    【1】这首诗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____”的____代诗人李白,他与____合称“大李杜”。还有一位被称为“诗鬼”的诗人,他是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和“____”,十分稚气可爱,语言简朴,比喻风趣。

    【3】写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的意思。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

  • 7、古诗赏析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

    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1】阅读两首诗,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点以及诗人认为春雨好的理由。

    《春夜喜雨》理由:_________

    《春雨》理由:_________

    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春雨,表达了对_________

    【2】体会诗人是如何写春雨的。

    《春夜喜雨》前两句写了_____,后六句则是集中在写______;《春雨》一诗的一、二句从侧面落笔,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因春雨而带来的春意。

    【3】从诗句中想象画面。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两句诗从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图。以“江船火独明”反衬“______”,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准能下一场透雨。

    (2)耕人扶来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的画面。

    【4】下列对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人杜甫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充满诗情画意。

    B.《春夜喜雨》中的“喜”字是全诗的诗眼。

    C.《春雨》中的“漫”字能够让人想象到雨量的充沛。

    D.两首诗都描绘的是春雨来时的情形。

  • 8、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描写的是(   )

    A.元旦节 B.除夕夜 C.元宵节

    3这首词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押的是“ou”韵。

    B.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今年元夜的情景,下阕写的是去年元夜的情景,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C.从“花市灯如昼”可以看出词中描写的节日有观灯的习俗。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神奇的电子书包

    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背脊,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有的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4个城市试用。

    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铅笔、钢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

    但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并非什么高尖产品。它唯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还难以在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

    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为子孙多留下一些绿色。

    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朝一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从第二、三段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运用抓住关键句理解文章的方法,归纳本文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是电子书包的设计者,结合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还想使电子书包具有什么功能?请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同牢房的同志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江姐则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即__________

    A. 是在自我激励:绝不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B.是在向特务宣告: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C.是在向反动派示威:我们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D.是在激励同志们: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4文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是对_____的描写,是对______的描写,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了江姐的形象。

    5从文中两处画   的部分中选一处以批注的形式写写你的感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光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7本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江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峡之秋

    ①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了一层青色的雾。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光,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作者是按 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季节)的景色变化的。请你在文中圈出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2】阅读③~⑤自然段,说说文中的加点字分别指代什么。

    “它”指:________ “这”指:__________

    “它们”指:______

    【3】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语句。

    【4】描写三峡的夜时,作者先写_________等景物,再重点写____,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三峡夜晚的朦胧。

    【5】“这一天,正是中秋。”这句话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我联想到李白在《____》中描写三峡的两句诗: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 12、赋得永久的悔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1)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

    清晰(   )      悲伤(   )      永远(   )

    2) 为什么母亲不笑,对”我”来说是”难解而又易解”的呢?(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一句中的”这个情况”是指_____ (3)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驱蚊产品

    夏季来临,蚊虫猖獗,小涵的妈妈准备购买驱蚊液。请你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帮助小涵的妈妈买到心仪的驱蚊液。

    美国环境保护署认证的驱蚊液安全成分

    成分

    效果

    持续时间

    使用限制

    避蚊胺

    目前为止最有效

    10%—20%浓度:2—4小时

    幼儿不可超过30%浓度

    驱蚊酯

    约避蚊胺10%效果

    1小时

    驱蚊效果差

    柠檬桉树油

    约避蚊胺10%效果

    2小时

    3岁不可使用

    派卡瑞丁

    约避蚊胺10%效果

    3—8小时

    1岁不可使用

    【链接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7年第3)《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规定:201781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用于预防、控制蚊蝇等有害生物的,应取得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

    【1】给小涵的妈妈推荐一款驱蚊效果最好的产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涵的妈妈还想给她刚刚满两周岁的二宝也买一款驱蚊液,店员推荐了A款和C款,你认为有合适的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夏洛的网(节选)

    一只叫威尔伯的小猪和一只叫夏洛的蜘蛛成为朋友。小猪未来的命运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让威尔伯心惊胆寒。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来帮你。”于是,就发生了奇迹。

    第二天有雾。农场里什么东西都湿哒哒的。草地看上去像一张魔毯。

    在雾天的早晨,夏洛的网真是一件美丽的东西,在阳光中闪闪烁烁,组成一个神秘可爱的图案。连对美不太感兴趣的勒维来给小猪送早饭时,也不由得注意到这张网:多么大,多么精细。他再看一眼时,不觉放下桶子。在网中央,整整齐齐地织着几个大字:王牌猪。

    “我看到了什么啦?”勒维用手擦擦眼睛,喃喃地说。接着忘了威尔伯的早饭,快步跑回屋里去叫朱克曼先生。

    朱克曼先生跟着雇工走到威尔伯的猪栏。朱克曼先生看着网上的字,接着他读出来“王牌猪”,接着他看勒维,接着他们两个开始发抖。夏洛干了一个通宵,瞌睡沉沉,看到这番情景微笑起来。威尔伯走过去,就站在网下。

    “王牌猪!”勒维低声嘟囔说。

    “王牌猪!”朱克曼先生悄悄地说。他们把威尔伯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看了半天,接着他们看夏洛。

    “不会是那蜘蛛……”朱克曼先生摇摇头。他庄重地回屋里去对他太太说了。“伊迪丝,”他拼命保持着平静,说,“我想,你必须得说,我们有一只极不寻常的小猪。”

    朱克曼太太脸上露出完全困惑不解的神情:“霍默·朱克曼,天啊,你到底在说什么啊?”

    “这个嘛,我还没真正弄明白,”朱克曼先生说,“不过已得到一个信号——这农场已经出现了一个奇迹。谷仓底的门口有个大蜘蛛网,就在猪圈上面,因为有雾,你也知道,在雾里蜘蛛网是很醒目的。就在网的正当中有三个大字:‘王牌猪’。这几个字是织在网上的,一点也错不了。一个奇迹已经出现,一个信号已经降落人间,就降落在这里,就降落在我们的农场,我们有一只非比寻常的猪。”

    “得了,”朱克曼太太说,“看来你有点不正常。我觉得我们这只小猪平平常常。反正我一定得去看看那只蜘蛛。”

    他们站起来,一起到威尔伯的猪栏去。“你看到了吗,伊迪丝?它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灰色蜘蛛。”

    威尔伯很高兴得到那么多关注。勒维还站在那里,加上朱克曼先生和太太,他们三个站在那里近一个小时了,翻来覆去读网上的字,看威尔伯。

    夏洛很高兴它的把戏奏效。它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这几个人说话。

    (节选自《夏洛的网》第11章《奇迹》)

    【1】关于故事中出现的人和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勒维和伊迪丝是夫妻。

    B.威尔伯是夏洛养的一只猪。

    C.勒维是朱克曼先生的雇工。

    【2】选文中“奇迹”的创造者是(  )

    A.威尔伯

    B.夏洛

    C.朱克曼先生

    D.维勒

    【3】“接着他看勒维,接着他们两个开始发抖。”他们发抖的原因是(  )

    A.为有这样神奇的事而震惊甚至恐惧。

    B.天气太冷了。

    C.看到“王牌猪”三个字感觉很可笑。

    D.以为有人来捣乱而害怕。

    【4】“农场里什么东西都湿哒哒的。草地看上去像一张魔毯。”这是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从文中的描写中我猜威尔伯的命运可能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尼克,过冬的粮食不是都收藏好了吗?你还在忙什么啊?其他老鼠问道。

    (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尼克回答:我在干活呀!

    (改为转述句)

     

    (3)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到四季的可贵。(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你已经表了决心。你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16、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书装进书包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漫步句子关。

    公象睁开眼睛。

    扩句:________

     

  • 19、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型转换

    1.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勇闯句子关。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缩句: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练笔

    小练笔。(选做)

    回忆小学生活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场面,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要求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